记周燕芬教授散文

刘莉莉

记周燕芬教授散文

  周燕芬是陕北米脂人,陕北有句世人都知道的话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其他的且不说,只是说这“米脂的婆姨”,它的渊源据说与貂蝉有关,因为貂蝉是米脂人,因而“米脂的婆姨”的基本内涵是说女子的漂亮,除了漂亮之外,还有聪明、贤惠、能干的意思在里边,而用这样的视觉去看周燕芬教授,其实是最恰当不过了。

  我在西北大学上学的时候,周教授讲的是当代文学课,用的课本是北大版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但她似乎并没有完全按照课本的内容走,而且她的课程总是安排在下午,她也总是习惯于站在讲桌的左边靠门的一侧,学生正好能够看见她全部的身影,而不为讲桌所遮掩,倚桌而立,偶尔也会去翻翻教案,面带微笑地讲她的课,讲完走人。她很美,同学们私下里都称她美女教授,又因为她是米脂婆姨,这称呼就很有些影响了。后来毕业的`考试,当代文学课,现在实在没有什么印象了,大致她都让过,倒是有几门课,老师要求严,确是费了些神,才勉强过去,因而印象深。不过现在还记得她留过的一个课后作业,你最喜欢现当代的哪几位作家,为什么?那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她要求学生上交书面答案的作业,我的答案是沈从文、孙犁、汪曾祺,并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后来她在讲评作业时笑着对大家说,我怎么觉得你们的答案很多人好像是从网上下载的?她的话说完,课堂上一片哄笑,她也笑,她的笑很美。

  毕业之后,就很少和学校有什么联系了,先生教授们也难能见上一面。二〇〇七年夏天,我在新浪网上开了博客,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偶然和周教授相遇,就觉亲切,说是她的学生,顺致问候,她的学生很多,当然不能记起我是哪一部分的了,但仍然不停地留言鼓励,这让我很是感动。我写了一篇《记费秉勋先生》的文章,她留言说,费先生是我的大学老师,你写的真是传神!像这样鼓励的话太多,能受到老师的赞许,内心是欢喜的。后来我看她的博客,比我早开了几个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文章的更新也算是频繁的;从内容上来说,也是五彩纷呈,有严肃的学术论文,亦有轻松的生活感悟,图片也不少,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

  后来终于有了偶然见面的机会,似乎都是在师友的聚餐会上,我仍然说,我是周老师的学生,她仍然记不起来我是哪一部分的,有次问我,你是省教院哪个班的?我说不是。再后来有一次,又说到了这样的话题,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和她有直接关系的事件,能让她想起我们那个班级,我说我们班有两位都姓陈的女孩,那年一位读了您的研究生,另一位读了刘炜评老师的研究生,刘老师是带他的第一届研究生。她终于记起我们那个班了,不过仍然记不起我是谁,但似乎也并不反对我以她的学生的身份称呼自己。

  关于周老师的书,有一年在西安美院附近的中山书城,这个书城现在已经不营业了,看到她的学术专著《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中华书局二〇〇三年八月出版,曾经买过一本,到了今年四月,又收到她惠赠的一册年初出版的《因缘际会---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现代文学社团研究》。她的研究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风格、社团流派研究,尤其是在胡风和七月派研究方面有独立建树,对陕西作家作品也有较大关注,当代文学批评方面有一定影响,总是能看到她发表在《光明日报》、《文学报》等报刊上的评论文字,在西大的导师介绍网页中,周老师的学术成果亦是相当的丰富。

  周教授的同班同学,《延河》杂志副主编张艳茜女士,在文章中是这样写她的,“每当与朋友谈起我们称呼小名为七毛的周燕芬,用处惊不乱或是处乱不惊来形容她最恰当不过。她在我们面前,就是稳重成熟的楷模形象,而且还有些深藏不露。七毛分配时遭遇不顺,被分配在延安大学执教四年。期间,我作为省委扶贫工作组在陕北榆林工作一年,途径延安时,总要去延大与七毛聚聚。做了妈妈的七毛,一个人在延大带着儿子大亮,既要教学,又要备考西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四年,是段艰难而漫长的岁月。但是,七毛凭着坚韧的意志和刻苦勤奋,考上西大中文系赵俊贤的研究生,之后又读华中师大的博士,然后是复旦大学的博士后,一步步成长为很有建树的西北大学文学院学科带头人。是班上最早就有著作出版的同学。七毛让我佩服的不仅是这些,这个真正的米脂婆姨的贤良还表现在,在忙碌的教学中,打理家务任劳任怨,乐此不疲。她的家常常是我们聚餐的好去处,每一次享受了她的特别厨艺,从她干净整洁的家回来,我都要自惭形秽地打扫整理一次我这混乱不堪的兔窝。”

  她们都是西大中文八一级,常常是形影不离,在不少的场合都会同时看到二人的身影,是知子莫若君的。今年是八一级入学三十周年,班长刘炜评为每位同学诗笔“素描”,写周燕芬的是这四句,“格局天生是大家,玉如才德两无瑕。夏州女史适光武,何逊南阳阴丽华?”最初看到这诗句是周老师发过来的短信,后来就在刘老师的博客中看到了,也同时看到了诗人的注解,“燕芬籍出米脂,古属夏州。其外子贺君,名光武。阴丽华,南阳新野人,才貌两美,适汉光武帝刘秀,为中国古代著名贤后。青年刘秀尝云:‘娶妻当得阴丽华。’”赞许的意绪是真切的。

  离校日久,总是想起上学时的情景,而后和周老师见面最多,每每看到她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沉稳的身影,有时就努力想象如果她疾步起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样地想来想去,就想把自己的一些印象记录下来,又恐状人功夫不济,遂大量抄录老师们的文字,只是为了能有一个真切的周燕芬教授的速写。我是抄书抄习惯了的人,能抄袭老师的文字,更觉是占了很大的便宜,虽然并不是在做在校时的论文,心里却是有着如莲般的喜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