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的馄饨摊散文
冬天又到了,每天下班回城的班车到市里时,天早已经黑了下来。我喜欢静静地坐在车窗边,看着夜色下车辆人流的来来往往,在拥堵的停停走走中享受一天忙碌后的一份清闲安逸。忽然,路口一个烧柴火的馄饨摊吸引了我,又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昏黄的路灯下,木柴燃烧的火苗正温柔的舔着锅底,铁锅里面热水翻腾,锅盖四周不停地冒着热气,锅灶旁边用木架撑起的面板上摆着馅子盆、馄饨皮和包好的馄饨,锅灶和面板中间立着一个高矮适中的杆子,上面挂着一盏马灯,地上摆着一个小长桌,旁边散放几个马扎,零散的客人正坐在小桌旁喝着馄饨,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在不停地忙碌着…这是二十三年前解放路与文化路交叉路口西北角夜晚的一副场景。那时候我第一次远离家人到枣庄上学,晚上无聊时喜欢一个人从学校出来到文化路上散步,不知道为什么就注意到了这个摊。也许是那简单的家什在苍凉夜色下显得尤为简陋;也许是那散发的热气让人温暖;也许是那飘荡的香味太诱人;也许是因为那女人的`年龄和母亲相仿,慈祥的面容让我不再感觉是身处他乡、离家遥远…
就这样,我经常在夜晚从那里走过,也会特别留意那个角落,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习惯。我想,如果哪位有心的丹青,注意到这个瞬间并特意画下它,也许是个挺有意境的画面;也许安徒生看到了此情此景后,构思成章将会有一个著名的童话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也许哪位作家看到这副场景,又会激发出创作的灵感…但,对我来说,总会让我想起当年生活的艰辛,求学的艰难,父母的不易,不由心生感叹…记得那年冬天,风特别大,天气也特别严寒,在这样的夜晚,每次走过那里我都是饥肠辘辘,口中垂涎,好想狠狠心坐下来,美美地喝上一碗。多少次我在徘徊犹豫,多少次没有勇气走到那个摊前,只能远远地观望,把自己内心的欲望收敛。那时候,父母亲在苏北农村老家种着十来亩地,家里养了一头猪,几只羊,一群鸡鸭,一年辛苦操劳,到头来也撇不下多少钱,还要供我上学,日子甚是窘迫。那时候,只有放假了才回家一次,每次从学校回到家,母亲总是买很多好吃的做给我吃,自己却是吃着辣椒豆,萝卜干。每次,看到父母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干裂的双手上沧桑的老茧,心情总是非常复杂,交集百感。那时候,家太穷我没有资格和城里的孩子比吃穿,看着他们那时尚的衣服,油亮的皮鞋,充足的零花钱,我只能形秽自惭。那时候好好学习,积极上进是灰不溜秋,土气十足的我的唯一信念。很多时候我不愿意参加同学们周末组织的出游活动,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教室里看书学习,累了时候趴在三楼北面的窗户旁,默默地想家、看远山…
习惯依然,我还是喜欢夜晚散步时走过,停足凝望,回眸情牵。那升腾的热气,让我不再感觉冬夜里的严寒,那古朴的马灯也如巴金老先生笔下的《灯》一样,给寒夜里的我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经过一段拮据的日子苦苦攒钱,终有一日晚间,我信心十足地来到馄饨摊前,要上了一大碗。不知为什么,坐到桌边等候的时候,身体却有点瑟瑟发抖,也许是饥饿、欲望、寒冷和第一次这么阔绰地花掉父母的血汗钱等因素共同做宠的缘故吧。眼巴巴地看着妇人熟练地把馄饨包好放入锅里,几分钟后捞进碗里,再加上几勺骨头汤,添些虾仁和切碎的香菜,那香喷喷的味道瞬间吸入肺里,又随血液遍布了全身。用小勺子轻轻舀起一个馅大皮薄的馄饨,慢慢放入口中那爽滑鲜香、酣畅淋漓的感觉,瞬间包围了全身,那霸道的香味刺激着我的味蕾,让我回味无穷,感觉从未吃过这么好的人间美味,最后竟然连汁带汤一起喝个精光。那种幸福和满足的感觉,就如阳光和细雨,温暖温润了我的心。想起来,那是我第一次那么奢侈的消费行为吧,也许就是因为那时候对“奢侈”生活的向往,让我从此在人生的路上学会了量入为出,节约勤俭,也在艰苦的生活中逐渐磨练了性格的不畏艰难,坚强果敢。
日升月沉,寒来暑往,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不觉间已是二十多年。我想,现在那个妇人也该到了古稀之年了吧,惜乎这些年人生的风雨飘摇,工作的忙忙碌碌,琐事的牵牵绊绊,再也没有去光顾过,渐渐把这一切遗忘在了脑边。直到今天,近乎相同的场景画面,又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过去,回到了从前。抚今追昔,我的生活蒸蒸日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漂泊的游子也已成家立业,年近不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只是偶尔也会在工作上有些烦恼,在前进的路上有些困惑,也会不知足,还想得到更多!但是,想想曾经的窘迫,想想从世代农耕到现在的跨越,比一比身边很多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我应该知足常乐,应该好好地把眼前的一切把握,放平心态,谦逊随和,广结善缘,宁静淡泊,不要再去好高骛远,患失患得,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那么,就应该对自己的苛求少一点,对物质的欲望轻一点,对别人的不满低一点,不再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再为爱恨情仇所扰,不再为悲欢离合所伤,丢掉生活中的碎片,该放下的放下,保持空杯心态,轻轻松松地上路,多一些时间看花开花谢,多一些时间观日升日落,细品生活最简单的味道,感受最纯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