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对散文用力甚勤,咳唾成章,作品宏富,今存各体散文约四千余篇。体裁有赋铭、颂赞、论议、杂著、记叙、表状、书牌、碑传、笔记等多种,略可区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小品文、杂著几类。
议论文是苏文中的一个突出部分,它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
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记、亭台记等,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富有独创性。碑传文善用生活素材和日常细节刻划个性,以突现奇人异才的高风特操,《方山子传》、《石氏书苑记》等可作代表。游记文长于在写景记游、烘染意境中,寄寓识见,融入诗情雅趣,《石钟山记》、《雩泉记》、前后《赤壁赋》等,是这方面的名篇。
比之欧曾诸家,苏轼在散文艺术上有新的推进和开拓。
其一,由长于议论到精于思辨。苏文也以议论见长,它的议论具有一种雄辩的气势和化隐为显的形象状述力,如苏轼的史论、政论,大多立意新警,善于翻空出奇,推倒旧案;在论证中,上下古今,援据赅博,雄辩滔滔,一往无前;而笔力纵横捭阖,腾挪变化,使文章具有一种滚滚不穷,浑浩流转的气势。东坡的议论,不同于某些政治家一味平正的开陈正见,他善于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述复杂的道理。
其二,由重在传道义到重在写性灵。北宋古文运动从倡导尊韩崇道开始,初期古文家多主张宗经明道,至三苏强调了写胸达意。苏轼说:“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清波杂志》)苏轼写人耿介旷达,敢笑敢骂,曾自谓“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藏(《密州通判厅题名记》),故其文多写自我,见胸臆,显性灵。
其三,由容与闲易到灵动活脱,舒卷自如。欧文“修达疏畅”、“容与闲易”,是平易自然风格的典范。东坡沿着欧文的路子迈入了工巧与天然浑化统一的新境界。
苏轼散文不仅以议论见长,且贯于向思辩化的更高层次升华,不拘于明道议政,而尤长于写胸臆,见性灵,妙手生春,涉笔成趣;在手法和体制上,由单一化走向复合化,善于融众长于一炉,破旧格生新变,由此文风从自然平易一途,迈入了活脱灵动、仪态横生、出神入化、气韵天成的高境妙域。因此,我们说苏文集中体现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一代散文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
寒冷渐渐攀爬到我的脸上。哦,夜的黑色,它给了寒冷栖身之地,让我在这份孤独里,目光里寻找不到陪伴,还要在四处躲藏这寒风的呼啸。我走在路上,这里的夜晚是漆黑的影和闪耀的光的世界。声音也随着那份光亮传来,人群聚集的地方,似飞蛾扑火般的习性,谁又能躲得过哪?行道树,不似白天那般的金黄,撑起了一份遮盖的穹隆。
在夜里,被寂静所沉埋,矗立的像是阴森的士兵的,我抬头看去,更是一片幽暗神秘的,无法被知晓的。我疑问到,是不是有一双眼睛在上面躲闪。灯光和夜里降下来的薄雾作伴,淡黄色的灯光染上了一层纱一般的柔软,却也无法扫去夜里的寒冷。灯光像是越来越遥远的,不可触及。在灯光的后面是形形色色的人,我在灯光的前面。灯光里面的人或许并不知道灯光之外的寒冷,灯光以外的人,都在追求着灯光的绚烂。夜的黑色让更远处变得不可见,我被夜的黑色所围绕的是自己的`渺小,总想着探寻夜的面纱背后的容颜,迎接我的是更深,更加广阔的黑暗。对着黑暗里的无声,我也变得寂静,失落和许多不明白。越来越多的,再也没有人能给我说清的,语言是自己的纷扰。
回到了灯光处,洗涤了夜的黑色的碎片。夜在我的背后,夜也在我的心里,我的不明白处。夜晚是一个寂静的舞台,夜晚是我的独自思索,我在夜晚的沉沦里徘徊,我是夜晚里的客人。它的每一个客人,都是一个人的。
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郑重其事的年如约而至,又在喧闹声,鞭炮声中匆忙掠过。待安静下来,品一下年的味道,竟无法道出,自己都有点诧异了。是不是感觉有些迟钝了?要不然就是渐老的征兆?什么时候开始的,失却了对新年的祈盼和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感叹和伤感,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恐惧。追问自己,年轻的心态到哪里去了?也许什么也无法遮掩住岁月的脚步,莫名的惆怅在某一时刻会从心底窜出来。嗅觉,味觉都会失灵。
过年的人群中该是有我的吧,却似乎自己又是一个陪客,陪父母以敬孝;陪孩子以尽责,满脸的笑意,满心的欢喜都是给他们的吗?又似乎不全是,要不然怎么会心安理得的忙碌着,累着。或许只有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一个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的方,只一瞬间的神经触动,会觉得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一个不适合的时间,不适合的环境,品不出味道。
每年过年,我总会随老公,孩子们回乡下陪公公婆婆过年。农村的春节总是伴随着各种繁文缛节和林林总总的讲究,中原民俗在这里不但继承而且已发扬光大了。自己不受约束的个性从心里不情愿顺从,特别是大年初一的大拜年,初一一大早,全村年龄不太大,辈分不算高的所有成年人(我和老公在此行列)会挨家挨户拜年,给长辈问安,给孩子添岁(出门时压岁钱是要备好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是要讲的,全村三,四十户人家,等全部拜完,天已近黑。尽管每到一家都会有烟茶果子招待,也耐不住肚子还是咕咕叫了,脚也走的酸痛。踩着积雪,顶着寒风,心里有一千个不愿,嘴上是不会说了,已不似那些年孩子气了。会对自己默默说,一年就这么一次,忍着吧。有时候,容忍也是一种成熟,一种涵养,一种最无私的爱。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忍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年的氛围是不搭调的。其实也是有让人情感自然宣泄的时候,当村里90多岁的老太太很慈爱地望着我,叫出我名字的时候;当村里大嫂用粗糙的大手拉我上炕的时候。自己心里不是有一种温暖在流淌吗?为什么要用“忍”呢?感觉自己很可笑,告诉自己,既要学会享受一个人的安静,也应该融入那种热闹和喜悦。
年的味道,已无法清晰地道出,或喜,或忧;或甜,或涩……或者是五味杂陈,自己已然不能分辨得很清,已不似儿时的单纯,不似年少时的清爽,静下心来仔细的品,各种滋味会一起涌上心头。
年亦然是新年,味道已被时间发酵,只有自己才能品出最真实的味道吧!无法分享,收藏也好……
冬天如一个护着娇羞面容的女子,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出现在人们的眼睛里,谁觉察到她迈着轻轻的脚步来的轻捷如飞燕?宛若春姑娘叩开陶渊明的家门一样,自自然然,关于冬天的作文。虽然冷飕飕的风也被揣在冬的衣兜,一并带了来,但这才是冬天,属于冬天的冷艳的美并不需要被谁谁谁温暖着记得,而我突然想起,该是加厚衣的时候了,这样的想起,多是温暖着我对历年冬天的回忆,与冬天里降低的气温实在没有大的关系。或许是因为我喜欢冬天。
说到北国之冬的特产,风,是绝对不可忽略的。
风如狂飙过时,地面沙尘被高高拉在空中,扭曲,旋转,一阵狂舞。每一声风吼,都是一声豪情长啸,裹着一种干爽、一种果敢、一种勇猛,毫无半分虚浮和矫情,有着风过铁塔毁的壮观。迎风逆行,大大小小的沙砾劈头盖脸而来,不屑于灰鼻子土眼,也不屑于沙尘扑打过处很疼的感觉,最可体味的是猖狂肆虐的风带来的阻力,解释了“跋涉”的滋味,这时,不得不承认这样跋涉着也是在亲切感受自然的神威和力量,也是在与自然的另外一面对话。较之南方的柔宛之风,北方这样冲撞着来的风,何尝不是雕塑家手中那件鬼斧神工之武器?在高原和沙丘,在平地和沟壑的地貌演变中,竭力展现着它力量的壮美。这样的风摸过大西北广阔的戈壁滩,踏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到过内蒙古的风力电站,吻过每一个粗犷豪放的北国人,在北方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它的存在犹如精灵,因此,北国人的性格中沾染上了它的精气。
当然,冬风会见缝插针直捣路人竖起的衣领,也会吹裂鸡皮鹤首的老妪那结茧的双手。然而,所有的老妪所有的路人没有因为冬的属性而诅咒冬天,年年岁岁的冬天,所有的老妪所有的路人顶多一句“这鬼天气!”算做对冬天所有的漫骂,之后,相视一笑,“同是风中跋涉人”。
至于雪,更是宣扬北方冬天浪漫情调的特产了,当一团白笼罩时,整个世界呈现素洁的美丽,无与伦比。
看雪花簌簌而落,滋润的是一种心情,因为无声无息绽放在田间地头、村屋茅舍、大街小巷、楼宇客栈的雪花,装饰着每一块地盘上每一个人的梦,那样的梦,是淡泊的,清爽的,不龌龊,不媚俗,如地上逐渐丰厚的白色,宁静而安详,直觉心尘洗净,似乎拜谒过参禅的老僧,梳理过一头蓬乱的头发,圆满了一份生命体验,中学生作文《关于冬天的作文》。赏雪,能赏出一份好心境。
好多时候,雪刚住,太阳就急匆匆闪出,枝桠挑着白雪,瓦檐滴落融水,绝美的白色与水滴有规律的滴答声响谱就了一支恬适的乐曲,一缕柔曼悄然划过心海,扣击心灵窗棂,好象有琵琶女纤手扶琵琶,弹唱,而赏雪的人倒似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摇着一把蒲扇,闭目闲坐树阴下,听着琵琶曲,轻叹岁月在他眼里的落俗。这雪景,已经不得不叫人贪婪了。耳朵贴近雪地,紧些,再紧些,可以听到白雪之下,虫鸣蛙跃花草私语僵土蠕动。想来,它们全因了飘进这一季的安魂曲倒变的不安分起来的吧!拣一块小石轻轻丢入雪蒿,呼啦啦惊飞好一群伶俐的麻雀,唧唧喳喳,吟唱冬的富有。
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美,北国的冬天,真好。
每当冬爷爷来临之际,我都会拍手叫好。因为在这银装素裹的冬天里,我可以享受到冬爷爷带给我们的礼物——雪的乐趣。
“嘿!——快来看,下雪了!”每当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会兴奋得跳起来。随后马上开始“包装”:围上围巾,戴上手套,裹上棉袄,戴上口罩………接着飞奔到已被冬爷爷染成银色的草地上,打起雪仗来。你摸一把,我仍一下,一刹那,所有的孩子仿佛都变成了小雪人似的,只露出两只黑溜溜的眼睛在轱辘辘地转,随即爆发出一片欢笑声。
冬天不仅有趣,还是一些动物休息的好时光。黑熊、小松鼠吃得饱饱的都钻进了洞里,美美的睡上一觉,慢慢地等着春天的来临。大人们呢,则躲进了屋里,开着取暖器,享受着咖啡那浓郁的芳香。整个大地静悄悄的,除了几个孩子们的吵闹声,到处都是一片安然的景象。大家都休息了,积蓄着力量,准备在来年的春天里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冬天不仅是美丽的,是洁白无暇的,也是助人为乐的。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当雪花从天空纷纷扬扬地降落的时候,农民伯伯的脸上也乐开了花。麦苗盖上了暖和的“冬被”睡着了,一觉醒来,看到春天来了,伸一伸懒腰,高喊着:“我长大喽,谢谢你冬爷爷!”这真是“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啊!
冬天虽然寒冷,但低温可以杀死空气中的许多细菌,帮助人们摆脱疾病的困扰。北方冬天的室外简直就是一个天然大冰箱,许多食品放在外面都不会坏,省了很多电,冬天可帮了我们人类的大忙了。
我爱你,冬天!
挤点时间,找点空闲,拿起手机,上网上看看。
虽然退休了,可是一天到晚还挺忙。有时忙得连饭都吃不上。比如今天,别以为今天特殊,其实天天都这样,不是这事就是那事。
一大早发现上不去网,打电话一问,手机欠费了。我使的是老伴的手机,是和宽带绑定的,手机欠费宽带停止。现在是网络时代,不像过去,写封信来回最快也得三天,啥事都耽误了,现在,一分钟没网也不行,特别是手机。我要是开机,可能一天没电话,我要是关机,开机后短信一个接一个地提醒我,张三来电话了,有李四的未接来电。所以我急匆匆地去营业厅,我得查查为什么欠费,上个月剩二百多话费呢,还有赠的分钟数呢!怎么就欠费了?
这会儿正是上班的时间,公交站点人很多。公交车来了,人们纷纷往公交车上挤,用东北话说,就像撞豆包。要是平时我可以等下趟车,可是今天我着急,也进入到装豆包的行列。
到了营业厅才八点,还没开门,得八点半开门。嗨!我还不如等下趟车了。我坐在台阶上,想像往常一样一边等待,一边上网。可是太阳晃得看不见手机屏幕,左右看看也没有背阴的地方,只好作罢。其实太阳不晃我也上不了网,我忘记停机了。
两个年轻人从我面前走过。“没气儿了,没气儿了。”他俩一边走一边说。我以为他俩在谈论什么事,由于无聊,我便猜测着他俩议论的内容。这时,一辆私家车的车门打开了,原来车里有位先生,原来是他的车没气儿了。他从车里钻出来,不慌不忙地打开后备箱,取出一个小盒子,打开车门,把盒子放在座位上,又打开盒子,取出一个小电器,把它放在瘪胎旁,拿出电线,把电器与驾驶室里某处连接,让发动机轰鸣。那先生蹲在瘪轮胎旁,我听到车胎洒气的声音,我猜测他是把电器上的充气口插在气门芯上。过了一会儿,轮胎不见鼓,貌似更瘪了。他关上发动机,拔出充气口,卸下,从小盒子里取出一物,安上,再次打开发动机,不见鼓也不见瘪。那人再次关上发动机,从驾驶室拿出那盒子看,蹲下拔下充气孔,拧紧又插上,轮胎更憋,开动汽车发动机,充气时间比刚才更长,还是充不上气儿。他不再关闭发动机,反复拔插了许多次,一会儿站起身,一会儿又蹲下。我在回忆刚才瘪胎到什么程度,觉得这胎肯定是见鼓。另一先生凑了过去,猫腰看了两眼,说,“慢”。他也没说了句“慢”,也站起身来,等那轮胎鼓起来。营业厅门口人越来越多,卷帘门响,当卷到半人高的时候,有人迫不及待地猫腰钻进去,然后卷帘门又放下。原来是放工作人员进去。那先生也迫不及待了,他拔下充气装置,拧上气门芯盖,把充气装置装进盒子里,放进驾驶室,关上车门,夹着钱包挤进等候的人堆里。原来他也手机欠费。
我交完话费,又向银行走去,还得交电费。孩子说网上能交电费话费,可我还是习惯于去营业厅,心里踏实。我像往常一样,一边等着叫号一边上空间写日记,我要把看他给轮胎打气的经过记录下来。今天人少,没写几个字就到号了。这倒是挺痛快。
走出银行,看到公交车刚好过去,等下趟还得二十分钟,溜达了,顺便上华联。走到华联车还没过来,庆幸自己没等车。走进华联,看到馒头特价六毛,买一袋。看到大米特价两块一毛九,买几斤尝尝好不好。一共六斤重,就当负重锻炼了,走回去,两站地。回到家好累呀!一共四站地啊!饭都没吃,躺在床上拿出手机,继续写日记,上网是最好的休息。
本以为没事儿了,静下心来写日记,看文章。不成想下午,自来水管的软连接漏水。老伴不在家,我也不能让它这么漏着啊,一地水。我关上总阀门,买来软连接自己安。其实很简单,拧下坏的,再把新的拧上,可是一比量,嘿嘿,短。还得去换个长的。
终于消停了,做饭吃饭吧。做饭时,得等开锅吧?打几个字。吃饭时,得等饭不烫最嘴吧?再打几个字。睡觉前,噢,谁能倒头就睡,匆匆忙忙再写了几笔。写东西怕忘了,明天再写心情就不一样了。哈哈!我就是这样挤时间写作文的,干活或者锻炼的时候,大脑别闲着,构思。休息时,手机别闲着,输入。
玩耍嬉戏,是童年,
打架斗殴,是童年,
无知天真,是童年,
花落叶落,永不回,
水流童心,永不回,
无花不美,无叶不美,
我的童年,还会有吗?
童年的友谊最真诚,
童年的笑最灿烂,
童年你还在吗?
春去冬来,永不停歇,
我的童年也在消逝,
。。。童年ed!
20xx年,我们因为相同的目的——上学,在济南相遇。也许是第一次见面是你的微微一笑,缓解了我的尴尬,是我对你印象深刻;也许是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在外地生活的人,使我对你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许有很多很多原因,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快乐的日子是短暂的,亦是永恒的。我们在一起学习、玩耍、恶作剧的一幅幅场景,都像是一张张的温馨的照片,永远的镶嵌在我的脑海里。每次因现实中的一句无意的话,似曾相识的动作而勾出了脑海中关于你的记忆,心中泛起了一圈圈涟漪,充满着谈谈的苦涩与甜蜜。那苦涩宛如一根根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细丝,缓缓的缠绕在我的心脏上,不紧不弛,压抑着我每一次细微的呼吸,总之,难以用言语描绘出那份感觉。也许,这正应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
曾记得,有一次歇周末,无聊的我们约好一起去新华书店看书。一大早,太阳刚刚从地平线爬出来,周围的云彩被镀上了一层浅浅的金箔。温柔的风缓缓拂过我们的黑眼圈,缓解了我们昨晚因兴奋而导致的疲倦。我们两个坐上公交车,倚在深蓝色塑料的椅子上,一前一后,兴奋地讨论中午干什么,看什么书,在哪吃饭……累了,我们就把头靠在车窗上,望着马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辆,但却依然觉得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