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详解: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北宋时期,四川有一个名叫苏序的人,从小不爱读书, 晚年却读起书来,还写了不少诗。苏序有三子,依序是苏澹、苏涣、苏洵。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澹和苏涣都以文学举进士,苏涣更是进士及第。
衰落的苏氏家族开始中兴,并为五代以 来的眉州贡举,破了天荒,读书风气为之一变,后来眉州出学者千余人,苏氏一家确实起了示范作用。
两个哥哥高中进士,对苏洵来说应该是一个有力的鞭策,但是 苏洵还是游荡四方,不用功读书。
十八岁上苏洵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十九岁结婚以后干脆就不再读书了。
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理事承程文应之女, 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颇有文化修养。
她对苏洵的所作所为,非常忧心,常常为此闷闷不乐,担心她的夫君会从此断送了前程。
苏洵也察觉到了妻子忧虑,开 始悔其少时不学之过。
二十七岁的时候,他终于幡然悔悟,终日端坐,奋发力学,不再出游。
苏洵在二十九岁时再度赴京考进士,尽管他为人聪慧,辩智过人,但因 其所学与科举考试要求的'章句、名数、声律之学不合,结果还是没有考上。
三十七岁时,宋仁宗举办特考,他再度赴试,还是没有考上。
就在此时,他在异乡接到父 亲苏序的死讯,急急赶回家中奔丧,心中非常难过。
常人受到这样的剌激,通常都会放弃读书,但是苏洵却由此领悟到,人不应该为了考试而读书,故 此绝意功名,不再走此科举之路,开始为读书而读书了。
苏洵毅然烧掉过去为考试而做的几百篇文章,重新阅读古书。
他忽然发现不为考试而读书,书中的精华反而 尽赴眼底,真正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了。
苏洵如此用功八年,前五年养精蓄锐,不写一文。
五年之后,方才动笔将心中的所积所感一吐为快。
他的文章文风古 朴、文理深邃、文意幽远,得到欧阳修等文坛领袖的赏识。
嘉佑元年,苏洵亲自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赴试,一举成功,双双及第。
两个儿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 父亲纯朴的文风。
苏洵与苏轼、苏辙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继“三曹”以后的“三苏”,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
可惜苏洵年寿不永,死时仅五十八岁。
苏洵的大儿子就是苏轼、苏东坡,号老泉山人,“苏老泉”实际上说的是苏东坡,后人张冠李戴、以讹传讹,把称谓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