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的教学实录
师:说起月亮,我们几乎很少会有人说不喜欢,中国古人尤其是,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拿起中国古人的一本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许多个“月”字来。于是乎,千里婵娟是月,小楼吹笙有月,芦花深处有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中国诗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可以让我们的诗人将自己的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旷世奇才的一生爱月咏月的词人苏轼,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美丽的词——《水调歌头》。
苏轼曾经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七分”,当时不是用在读诗上,但现在理解在读诗上却非常贴切。我们大家自由地读两遍。注意读时要做到(课标出示):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下面请同学们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一生吟读。
师:噢,太美了,不仅字正腔圆,而且有板有眼。同学们听出来没有,她哪处的停顿非常好?
生:“何事长向别时圆”。
师:你很会听。还有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出了祝愿的语气。
师:好。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要读好词就要读出感情来,要读出感情就要懂得词。读了这首词,谁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月亮又是怎样的?
生:这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这个月亮是十分美丽的。
师:是什么时候的月亮?
生:中秋节。
师:中秋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我们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你是从哪里发现这些的?
生:从序言中。
师:我们一般称它为“小序”,从小序中,还让我们知道什么?
生:苏轼写这首词是为了怀念子由。
生:苏轼喝到天亮,大醉。
生:这天晚上应该过得特别快乐。
师:从这里我们知道小序一般用来干什么?
生:交代背景、目的。
师:“怀子由”的情感在词中肯定会有较多的体现,你能从哪个句子中感受到?
生:(寻找交流)第二段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词应该说“上片”“下片”或者“上阙”“下阙”
生:下片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感受到苏轼怀念子由。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生:这句在赞美月亮还是在埋怨月亮?
师:他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朗月高照,不禁要质问月亮,为什么偏偏要在人离别的时候圆呢?其实“明月不知离恨苦”,此事实在是不关“月”的事,不是月亮惹的祸呀,月亮太冤枉了。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特别喜欢芭蕉的人,让妻子在院里栽了几棵芭蕉,接连下了几天雨,你说“一点芭蕉一点愁”,愁绪也在一点点增加,于是他就写下“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妻子听了心里想,不是你让我种的吗?于是续了一句:“是君心事太无聊,种也芭蕉,怨也芭蕉“。
作者苏轼爱月亮,又在怨月亮。我们替月亮说一句,到底是睡惹的祸让苏轼睡不着?
明月啊,你到底有什么怨恨,偏要在我和家人不能团圆的日子里朗月高照!
不关我月,是君____
生:不关我月,是君绵绵不绝愁。
生:不关我月,是君思弟情太深。
师:很好。我看咱们班朗读不错,那就让我们把这种怀子由的情感读出来。
(生读)师板书:怀子由 离愁别恨
师:苏轼借月亮还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因为他不只是“怀子由“,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兼
师:“兼”表示同时在怀子由,那他还有什么情思呢?
师朗读全篇(老师有句词掉了,请大家把它一起读出来。生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词后面作者在干什么?
生:作者想乘风归去,但相比之下有温暖有亲情的'人间生活更让词人留恋。
师:“清影”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会有“浊影”?
生:“清影”让我觉得词人很孤独。
生:“清影”指作者平凡的宁静生活。
师:那我又回到刚才这位同学的话题,作者他非常喜欢有亲情有温暖的人间,但又有一种孤单凄凉,这里是不是有点矛盾?
生:不会。因为除子由之外他还有其他亲人,他和子由的分别是暂时的,还会有相聚的时候。
师:哦,他觉得还是人间好是因为“怀子由”而来的吗?不是的。那是因为什么?
生:这里有一个背景:当时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所以自请外调。他觉得这个朝廷非常fubai,不适合他呆下去,他想像陶渊明一样过一种隐居的生活。就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着风到天上去,想逃离尘世,去过一种神话般的生活,但又感觉到人间比天上温暖,所以打消了他想避世的念头。
师:讲得非常好。但我对你的一句话中有疑问:“他想回到天上去”“回”从哪里看出来?
生:“归去”
师:对这个“归”字有什么看法?
生:他肯定想回到原来的生活。
师:原来的生活在哪里?
生:朝廷。
师:从哪里看出是朝廷?
生:“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因为朝廷中勾心斗角,让他觉得“高处不胜寒”。
师:“归去”,而不是“乘风归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哪两个字中有一种矛盾在里面?
生:“欲”“恐”
师:好,把这种矛盾的心理读出来。(生读)
师:在朝廷里很冷,是吧?你们怎么理解“寒”字
生:朝廷中勾心斗角,而且fubai,意见不被接纳……
师:据许多资料表明,苏轼是一个文章独步天下,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他曾说“治尧舜,此事何难?”他们两兄弟都是壮志满怀的人,但现在从开封到杭州。又到密州。密州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他很想知道朝廷内怎么样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所以说此词也是在感叹人生,特别失意矛盾。
板书:叹人生 失意矛盾
朗读上片,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师:借月亮,叹人生,怀子由,让我们的朗读也停留在低沉里面。其实苏轼是一个特别旷达的人。他没有让自己一直把着这种情绪郁结在心。你能从哪几句词中感受到?
生:上片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都不能十全十美,而他与子由的分别是自然的。
师:人生许多事情和自然一样,和月亮一样。他就想明白了。
生:我喜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从这句话中,我感觉到一种与亲人共享人间美景的心愿,而且还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师:除了对亲人,还会对什么人有这样的心愿?
生:更多分开的人,离别的人
师:是啊,天下离人,所有读到这首词的人。其实最后让我们觉得,他一步踩到了旷达之中。把一切问题都想明白了。不纠结于自己的进退得失。大家都喜欢这两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次要改变原来的语调了。
生:(集体朗读此句)
师:有一位“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人———李白,他就是特别爱月的人。我们一起看他的《把酒问月》和《月下独酌》。
(课件出示这两首诗,并出示对比的诗句)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师:在这样的比较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特别的相似。
师:对啊,周啸天在《诗词精品鉴赏》中写道:
课件出示:向上看一首诗的继承
可知推陈出新之妙
向下看一首诗的影响
则可见其衣被百代之力
好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给后世之人以启发。
————周啸天《诗词精品鉴赏》
师:大家在怎样的情况下会特别想起这首诗,会吟诵这首诗?
生:会在中秋节时。
生:会在特别失落的时候,对自己说“不应有恨”。
生:我会在跟友人离别时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你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会有流芳百世的魅力?
生:这几句诗表达了应该用高昂旺盛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去对待残缺的现实。让人在失落的时候拥有一种力量,想起这两句,会成为一种精神支柱。
师:这首词会触动每个人的心灵,在孤单月圆的时候就会想起这首词。
师:是啊,怪不得它有流芳百世的魅力。苏轼的很多词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我们的生命里。正如周啸天所说:好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给后世之人以启发。(课标出示)好的作品,我们都可以读出自己的东西。读出自己更好的更多的内化到自己吟诵在心的东西。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一个名句,试着读出自己的东西来。
生:不管是千里万里,只要我们健康常在,我们就可以共赏一轮明月。
师:今人不见古时月,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可能长久,那么什么东西是长久的呢?
生:人的精神
生;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
生:梦想 希望
生:亲情 友情 任何真挚的感情老
师:说得真好。老师脱化了余光中的一首诗:
(课件出示)千年后你的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
挑起回音袅袅…… 我明白
————————————
请同学们拿起笔来,用你自己喜欢的语言,散文化的、诗化的语言写下你的感受。
(生写作后交流)
生:我明白了,不管人和人之间分隔多么远,只要活着,总会有想见的一天。
师:是啊,只求我们的生命长久。
生:虽然相隔万里,依然能够共赏一轮明月,彼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
生;我明白了,人生不求长聚,只要求一颗牵挂的心,就能知道这一大千世界你并不孤单。
师:唔,心与心的牵挂让真情永久。大家化作自己的东西是生命里活着的东西,让它长久,美好的心灵可以让我们长属与超脱的灵魂,最后让我们在《水调歌头》的吟诵中结束这堂课。
生:集体吟诵
师: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让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