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宋朝苏轼

王明刚

  水调歌头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望月时候创作的,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这首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让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我领悟到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用月喻人生动形象。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我很喜欢的句子,它表达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而且这句词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等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认为《水调歌头》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水调歌头 焦山

2.水调歌头说网恋

3.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赏析

4.水调歌头苏轼带拼音

5.《水调歌头》词牌名简介

6.除夕团圆的古诗:苏轼《水调歌头》

7.杨万里《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欣赏

8.水调歌头·游览

9.水调歌头·登多景楼赏析

10.水调歌头·追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