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5、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
6、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8、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9、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2、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7、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9、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2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22、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2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24、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25、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26、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27、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8、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30、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3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3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4、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35、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3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37、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38、雁自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古诗的文学格式简介:
其实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从《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所以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在《昭昧詹言》之中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这些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
虽然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举例来说,杜甫《寄韩谏议注》、卢仝《月蚀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李商隐《韩碑》等,只能是七言古诗;而王维《桃源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长恨歌》、韦庄《秦妇吟》只能是七言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