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文要点分析

孙小飞

  本文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从少年起就经历了很多政治上的纷扰,后来由出任(当参军和县令这样的小官)到辞官归隐,更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是很不满的。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学习本文。这篇文章内容好理解,容易读懂,阅读时注意字的读音和古今词义的`区别。阅读过程中参照注释理解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并能口述或笔译全文。

  思考:

  1、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人物的?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2、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渔人来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如何对待渔人的?这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反映了纯朴、热情好客的社会风气。

  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不复出”?

  说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5、桃花源人与渔人交谈后,为什么“皆叹惋”?

  因为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6、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文章最后一段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7、在本文中作者怎样描写了自己所向往的社会?

  在本文中,作者以渔人游踪为线索,以有详有略、曲折回环的写法简洁凝练、通俗流畅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美好社会。

  深入探求:

  1、本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详略得当。举例说明哪详哪略,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②、③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作者把这一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加以详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

  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回答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①、④、⑤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2、作者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社会理想应该怎样评价。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积累:

  1、下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词古义

  今义

  交通交错相通指运输业等妻子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

  不要说

  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2、解释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A、豁然开朗B、世外桃源C、怡然自得D、无人问津3、将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参考答案:

  ①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村中人村中人

  ②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