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孙小飞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篇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结尾,功力十足地玩了一招惊天动地的“乾坤大挪移”,高妙地把桃花源隐匿起来,消失于大家眼前——“处处志之”的渔人找不到桃花源,高尚士刘子骥找不到桃花源,其他人也找不到桃花源。

  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呢?陶渊明对桃花源的神秘化处理,有趣有味,魅力非凡,引人深思。

  第一,从“外人”的角度来思考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

  首先,“外人”迷失了寻找桃花源的路道。渔人是见证过桃花源的唯一的“外人”,他有关通往桃花源路道的记号,是“外人”进入桃花源的关键线索。然而,当渔人报告了太守之后,兴冲冲地带着其他人企图重返桃花源时,却意外地发现所有的记号都不见了,再怎么样都找不到进入桃花源的路道了。好端端的记号哪里去了呢?这个奇怪现象完全可以这样来解决。笔者认为,是桃花源人破坏了渔人的记号。渔人离开桃花源的时候,对“外人”戒备心很强的桃花源人,不大放心渔人,就悄悄地跟踪渔人,不但毁灭了渔人所作的记号,而且在某些重要的地段采取了保护措施,做手脚迷惑“外人”,拒“外人”于桃花源之外。

  为什么离开渔人的“记号”就找不到进入桃花源的路道呢?这与桃花源的地理环境有关。桃花源位置偏远,路道复杂。渔人在发现桃花源之前的“忘路之远近”,暗示桃花源与外界的距离,远到让渔人无法算计。渔人离开桃花源时的“处处志之”,暗示桃花源的路道极难辨认,沿途山水错综交织,凌乱到让渔人无法识记。桃花源特殊的地理形势,进一步阻堵了“外人”迈向桃花源的脚步。

  其次,“外人”削弱了寻找桃花源的热情。言辞凿凿的渔人最终找不到桃花源,决心寻找桃花源的刘子骥不久“未果”而死,这两件事如果联系起来想想,不难发现一种可怕的事实:桃花源好像有“神力”保护,寻找桃花源是没有结果的,甚至是没有好下场的(渔人找不到桃花源可能受到太守处罚,刘子骥不久就死了)。可以这样说,这两件事有效地渲染了一种玄乎其玄的神奇力量,极大地震慑了“外人”对桃花源的兴趣。此外,渔人找不到桃花源,在别人看来,渔人有说谎的嫌疑,这也能够有效淡灭“外人”寻找桃花源的兴趣。

  第二,从陶渊明的角度来思考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

  首先,陶渊明认为桃花源外面的人灵魂丑陋,不配得到桃花源。课文以渔人作例子,以点带面批判了“外人”的'丑陋灵魂。渔人离开桃花源的时候,桃花源人郑重地请求渔人不要跟其他人说起桃花源,可是,渔人出来后,马上就把桃花源的情况报告给太守,并带上其他人重返桃花源,完全不顾桃花源人先前的深情嘱托和热情招待,可见,渔人是一个没有信用的小人,是一个没有情义的小人,是一个没有感恩心的小人。同时,渔人一下子就把桃花源的情况报告到官府,搞得很大场,暴露了渔人企图捞到官府奖赏的不良居心,表现了渔人自私贪婪的恶性。渔人的丑陋折射了“外人”的丑陋,那么,由这些严重“缺德”的小人组凑而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尔虞我诈、争斗不断的黑暗社会,广大无权无势的老百姓一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生活的痛苦,抒发了陶渊明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其次,陶渊明热爱桃花源,保护桃花源。桃花源是人间天堂,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陶渊明极其珍爱,满心追求。桃花源作为美好社会的象征,其美好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美好。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翠绿的桑竹,祥和的气氛,展示了桃花源的迷人环境。二是生活美好。昌盛的禽畜,怡乐的老幼,丰足的衣食,分明的作息,展示了桃花源的幸福生活。三是人性美好。对耕作的辛勤,对客人的热情,对邻里的和睦,对不幸的同情,对和平的珍爱,展示了桃花源的善良人性。陶渊明多方面描绘桃花源的美好,抒发了他对美好社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

  综合上面两点思考,可知陶渊明将桃花源神秘化,是有意而为的良苦用心——陶渊明不愿意丑陋的“外人”破坏他心中神圣的桃花源。这很好地强调了陶渊明心中的美好愿望,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真是匠心独运的精彩设计。

  浅析《桃花源记》的结尾之谜 篇2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陶渊明像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梅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读后感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 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