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范文(精选六篇)

黄飞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 缘:沿。 鲜美:鲜艳美丽。 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延:请。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舍船从口入→复行→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

  “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 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

  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1.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①.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略)。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推荐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桃花源记》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

  ①生字词;

  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

  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桃花源记》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习:

  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1、展示几副图画,让学生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谈谈心中的世外桃源。

  2、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自然导人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商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疏通文意:学生提出的疑惑的字词、释义,师生共同解决。

  4、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2、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的印象。

  四、访谈练习

  设置情境,利用“时空在线”专访节目深化理解,研读课文。假设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对村民现场采访。

  采访问题:

  1、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2、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你们想出去吗?(渔人说是晋朝。想出去,因为外面世界很精彩;不想出去,因为外面兵荒马乱。)

  3、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真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4、你们为什么不让渔人向外人介绍桃花源呢?(不希望外人打扰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

  5、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6、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五,品位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桃花源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勾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虚幻的桃花源里欣赏风景,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由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用文言知识。

  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像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处,走进陶渊明的内心去理解他写作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也来创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

  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

  三、出示学习目标(2课时的总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诵读课文。

  (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同义词;

  (6)成语;

  (7)句子翻译;

  (8)故事内容等。

  五、课堂提高,优化练习

  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绘,不少于200字。

  六、总结得失,练习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