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mo)诣(yi)
2.熟读课文,,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8226;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8226;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
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
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
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地描述,来表达作者及人民群众对和平安静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认识“世外桃源”的虚拟性;认识作者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配乐课文朗读,辅以动画演示。
2、师以《桃花源记》经百年苍桑而未衰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础回顾。
1、给学生3分钟重温
2、出示检测内容,a 古今异议 b 译句
三、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带着这些学习目标,齐背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师激发学生对陶及写作背景的求知欲。
2、出示陶渊明简介及写作背景。
3、师延伸引导学生回忆陶寄寓同样思想的其它作品:《饮酒》、《归园田居》等,以加深学生对陶的思想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完成目标1)
五、自主活动:了解故事情节及线索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讨论并概括回答。
2、师作积极性评价,并出示准确的情节概括(出示投影片)
3、引导学生从情节概括中,梳理总结线索——渔人行踪。
六、课文品析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感受桃花林之奇美,体会故事开端所笼罩的神秘色彩,
A忘路之远近——渔人已入迷离难辨之境
B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能让渔人忘鱼而只见桃花。——奇
C渔人甚异之——惊异
2、自主活动:品读第二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写桃花源内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2)写桃花源人风貌的句子是什么?
(3)作者在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注:在学生回答完第1、2题后,师有感情地范读“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学生闭目体会,达到身临其境,从而使其自己总结第(3)题答案——安乐祥和。
3、创新自主活动:拓开想象空间,以渔人身份丰满第三段,接受记者(老师)的采访(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感知桃花源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1)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补充。
(2)师将知识要点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采访语言”进行采访。
A 请问您在桃花源中都看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听说那些桃花源人也很健谈,你们都聊了些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C在这样一个新天异地的桃花源中生活数日,你感觉那里的人与您生活的东晋有何不同?
(3)师总结: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人,可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样一个安乐祥和的理想和社会真的会隐存于某一天地吗?
4、自主活动:体会“世外桃源”的理想性、神秘感和虚拟性;从而理解作者于此当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1)、自读第3段,并结合第1段,体会其神秘色彩。
(2)、小组之间讨论:“世外桃源”存在与否。
(3)、文章对于“世外桃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注:在发言中,只要能自圆其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上。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我们一样可以!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⑴ 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⑵ 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⑶ 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 ) 髫( )恰
诣( ) 骥( )津( )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⑴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⑵ 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⑶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 →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 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⑵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⑶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⑷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一、 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 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 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设计意图: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五)课堂作业(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 便舍( )船 屋舍( )俨然 间( )隔
2、解释词义: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七)布置作业
1、 翻译全文
2、 思考课后练习二
3、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翻译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背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思考题则是为下一课作准备。
课后说明: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和学生需要而逐步书写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篇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
《桃花源记》中有三个“外人”,即: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遂与外人间隔
3、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三个“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个“外人”如果也这样解释,则与后文《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相抵牾,因为时迁世异,秦代的衣制当然不可能和几百年后的晋代相同。
近日读到了《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5期顾月华先生的《也谈外人》一文,颇有感慨,遂将以前收集的资料略作整理,汇集成文。
一、“外人”诸说
据我们所见,对“外人”的解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至于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为最常见之解释,今人论之已详,故不赘述)。
(一)“陌生说”
此说包括两种大同小异的见解:1、“外人”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个世界的人”2、“外人”为“外国人”。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思路和结论并无大异,他们都从桃花源中人与外界的服饰差异切入,试图解决《记》《诗》差异和衣制变迁这一矛盾。他们的结论也相似,即:在渔人眼里,桃花源中人绝不应与外界人相似,他们应该是渔人眼中的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国度”的衣着奇异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统称为“陌生说”。
(二)“纪实说”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陈先生以为,《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之“秦”,不是“赢秦”,而是“苻秦”;所谓的桃花源不是人间仙境,而是北方人民为了躲避“苻秦”的战乱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坞堡。因此,陈先生说:“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坚之亡国至宋武之人关,其间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陈先生这篇发表于1936年的论文是我们所见的最早提出“外人”问题的文章。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发展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认为桃花源不应该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带:桃源中人“避乱”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赋税。他还搜索到了陶渊明同时代与《桃花源记》相似的多种版本的民间传说,及饱受官府剥削奴役、社会动乱之苦的乡民逃入溪峒蛮族的山泽中的史料,进而作出论断:“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刘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记)旁证的旁证》赞同陈先生之论,他从语言变迁、衣制变迁两个角度加以佐证,并提出“陶渊明在作此文时,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
以上三位所论,都是从桃花源记故事的来源和作者创作方法角度切入,又都主张《桃花源记》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模型,并从这一角度解释“外人”问题,因此。可以统称为“纪实说”
二、评议与讨论
第一种解说,是至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广泛的一种思路和观点,而且在教学中很有可操作性,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了。但是,我们对此有以下三点疑问:
(1)“外人”解为“世外人”或“外国人”,古书中例证不多。持“世外人”说者没有举例子。“外国人”说虽免于单文孤证,可例子既少,又并非“外人”一词的常见用法,难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渊明作品中,未见类似用法。
(2)从情理上说,东晋战乱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几人见过外国人实不可知,而世外人更是渺茫难寻。在地处偏僻的武陵郡渔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国人”。他们如何能一见面便以衣冠而知其为“外国人”或“世外之人”呢?
(3)从文义和时代背景而言,渔人对桃花源的奇异感,不是因为服饰的不同带来的陌生和恐惧,而是在战争不休、赋役苛重的乱世里,发现了一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且“秋熟靡王税”的人间乐土而油然而生羡慕和向往,这或者就是桃花源记本文的“寓意”所在,而这与强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处。
我们赞同第二种思路,即陶渊明这篇文章当是根据某些地方的民间故事或传闻所作,只不过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对和平世界的向往,或者还掺有老子“鸡犬之声相闻”那样“小国寡民”的道家思想因素,这才将一个避乱的坞堡或者逃避赋役的蛮族山寨美化成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并且将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秦乱的遗民。
《桃花源记》是万古一梦,属于每个人的美丽之梦。它借助一个充满神秘离奇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幸福自由美满生活的追求。短短尺幅之内,作者用饱蘸着绚丽憧憬的妙笔,极富诱惑力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绮丽风光之美,恬静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可以说,每一处都洋溢着理想化的意境,每一处都吸引着读者渴求美的目光。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平淡表述背后的强烈情感,挖掘每一处所展现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走入桃花源,感悟桃花源。
本文是初中最后一篇文言文,有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翻译上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诸如翻译的策略、翻译的角度等。再加上本文以故事叙述为主,难理解的词句不多,所以在翻译理解上,可以多放手给学生,以此来检验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但本文蕴含的中华文化深厚,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美好生活的心灵之 源,学习它,不能仅仅停在表面去分析作者的追求和惆怅,而要让学生的心灵之美做一次深呼吸。走入桃花源,学生要爱上本文,更爱上这个永远不会褪色的梦想。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特别要关注他生活的时代和他的隐士风格。
2、 复习他的《饮酒》。
教学目标
1、检验并提高学生独自翻译能力,掌握诸如“妻子”一类的重要文言词。
2、在品读中,能够体会出桃花源的美,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追求。
评价设计
1、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独自翻译文章,并及时积累重要词语。
2、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想象的方法展现桃花源的美,并结合课前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文本主旨。
3、学生能够联系现实,个性化地谈谈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万古一梦桃花源
用中国人远古之梦导入。《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的论述,孟子所畅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逐渐引出“世外桃源”。
(让本文站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走入课堂,让学生在追梦的神圣氛围中走入文本)
二、翻译--走近桃花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分任务,串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让学生自由发言。抓住“一位渔人,一次偶遇,一个地方,一段传奇”来理解。
(一是检查学生在没有翻译情况下,能不能借助读就感受到基本脉络。二是为下面的翻译做好铺垫。)
4、教师读“开首至欲穷其林”,学生不看注释口头翻译,并交流难懂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里,要引导学生考虑“翻译方法--留,调,删,换等,翻译角度--直译和意译”
5、学生独自翻译全文。首先,不看注释,不交流。然后查阅注释,检验翻译准确度。接着小组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难点。
6、班内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重要词:古今意不同的字。
7、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议。
(第二步,要以学生自己翻译为主,甚至可以加大难度,比如不看注释先猜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语感)
三、品读--走进桃花源
1、听老师读本文,同学思考: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你对桃花源的印象,你会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引导出“神奇”“美丽”“幸福”等词。老师提议:桃花源真美!
3、小组合作交流:从文章哪里你读出了桃花源的美?
要求:交流后组内分任务,一人读原文,一人说美的原因。
4:班内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抓两个点:一是不同的美--景色的美,前者是神奇的美,后者为富饶的美;生活的美,有精神的愉悦,也有物资的富裕;人性的美,有热情好客的真,也有宽以待人的善。
二是激发想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每一处是如何的美?可以想象一副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每一个人是如何的乐?可以想象一种境。让学生进行口头描绘。
(此处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之处,不能仅仅从文字表层点几处美,而要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层,理解人性美,生活美,还要借助想象,把更丰富的景象幻化为最幸福最优美的感觉。观察学生,如果他们脸上没有愉悦,目光里没有羡慕,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环节是失败的。)
4、提问:陶渊明为什么描绘出这样美丽的地方?他那个时候真的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吗?
小组结合课前查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从《天上的街市》来做辅助点拨,从而更准确地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5、带一份情感再读课文。
发现桃花源:惊奇--初入桃花源:惊叹--做客桃花源:赞赏--离开桃花源:担忧--难寻桃花源:惆怅
(理解了课文,再融入自己的情感,老师要做这样的朗读指导:读出味道。)
四、感悟--神往桃花源
1、今天很多地方牵强附会称作桃花源,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向往的梦就在这里,也是美的享受。倘若今年五一假期,你到了桃花源,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尝试做个比较:今天的生活状况和桃花源相比,哪个更让你喜欢?
(两个问题,课堂上只需要用一个则可,根据前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生理解深刻了,用第一个问题。学生理解还需要加深,用第二个问题。)
五、作业
1、积累重要词,背诵课文。
2、给“桃花源之行”拟出一段解说词。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桃花源记》,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我们这次优质大赛的主题是“高效课堂”。何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大程度上的效果。如何能做到,我认为要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学生能做的,老师绝对不包办,老师能不插手的绝不插手。这便是我这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先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又是我们安徽省语文中考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文章的美点。
(3)品评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二、说教法
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1、品读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 特别是合作探究法,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体现“高效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 课堂导入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这一课时的导入就设计为:检查上节课作业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美读课文,设计问题: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这样学生在找线索的同时,就把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以及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情形,贯串了起来。
(二)赏读课文、品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1、问学生:这篇课文美吗?学生肯定说:“美!”
你知道它美在何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为这篇文章寻找美点。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桃花林很美,桃花源中的环境很美的句子。这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咸来问讯”,“皆出酒食”,“各复延至其家”热情,好客,慷慨,这不都能体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吗?接下来继续引导学生从情节的曲折是一种美,语言的流畅也是一种美,叙事的简明也是一种美。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欣赏文章的美,不要拘限于文章的语言,人物的行为。
2、接下来让找出表现桃花源人心情的句子。哪个字是重点?明确:乐。继续追问:乐在何处?
些处我设计一个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成记者,穿越到晋朝,来到桃花源,进行采访,以“你快乐吗?”采访桃花源中不同身份的人,老人,小孩子,妇女,等,让他们学出他们的快乐。然后再采访一下渔人,让渔人说出他在桃花源外的痛苦,与桃花源中的人的快乐形成对比。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的黑暗。
3、读过此文,同学们肯定觉得其中有很多神奇之处吧?那你觉得奇在何处呢?引导学生找出景物之奇,山洞之奇,桃花源中的人之奇,故事的结局之奇。
为什么“处处志之”,又“不复得路”呢?这就为下面的环节作了引子。
(三)评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有批判地阅读,以拓展思维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题意在引导学生明桃花源胜境只是虚构的,是作者的理想。
用多媒体展示桃花源的人生活图片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图,形成对比,让学生知道,虚构的桃花源再美,也美不过我们的现在人的生活,应辨证地看待桃花源的美。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以此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品味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美景,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如今的中国与东晋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五)布置作业
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是消极避世,你怎样评价?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应直观,简洁明白,能体现了文章的主要脉络。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美”“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