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读后感范文

秦风学

  滕王阁序读后感1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冠,【滕王阁序】也是千古名篇,此文文字优美,气势磅礴,词句捭阖之间,尽显山川锦绣与命运多桀,我作为一名末学上进,仰其学而幕其行,本不应妄自揣测,但既然老师有教,不敢不从,就勉为其难,从中道出自己的一些肤浅之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句词贬古褒今,有失君子之风,媚俗奉迎于当面,微感胸襟不够坦荡。此时的王勃,已是誉满天下,作为文坛领袖,其言行举止应当作为文人之楷模,各领风骚,必有各人不同之风骨,厚此薄彼,心胸未免偏颇。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感叹自己人生之颠簸,却把所有的因由归结于命运的定数,认为无形之中自有冥冥的安排,缺少了浪漫主义的主动性。“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词里行间尽是天威的不测,志向只是随奉于君王左右,缠绵于三纲五常的礼教观念,从这里看出其当时作序的动机仍是希望通过在座诸人言达于九庭之上,功利之心赫然于纸上。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里是希望报效国家;“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却又要尽孝于双亲。言行不一,采用的是欲擒故纵,心中想念的其实还是能够重回仕途,却又表白自己赤子之心,借此彰显自己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抬高自己,以求得好身价,略有伪君子之嫌。

  “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誉在座众人为伯乐,自恃才华而孤芳自赏,陷众人于两难之中,若不举荐,朝廷将错失千里驹,自己也无赏人之明。短短两句话,玩弄众人于鼓掌之中,不得不为其喉舌,可见文字之况味,老道犀利,心机之深沉,弥而久远。

  滕王阁序读后感2

  初唐杰出诗人王勃,年轻时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性格狂放。

  话说王勃在滕王阁的宴会中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在文章的结尾写了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诗的最后一句故意空了一个字不写,就把序文呈给阎都督,自己带着随从就离开了滕王阁。阎都督一看少了一个字,就让在座的学士们猜测是什么字?有的人说是“水”字,有的人认为应该是“独”字。阎都督看了,都觉得不够妥当,于是派人去追王勃,请王勃把最后一个字补上,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

  阎都督知道后说“人才难得,我愿意出千金买一个字”于是派人包了千两银子,自己送给王勃。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不是个空字吗?”王勃说:对呀!就是“空字呀!‘槛外长江空自流’吗!”众人恍然大悟,阎都督更是拍案叫好。

  滕王阁序读后感3

  《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美文,对于有一定文化积淀的人来说,美不胜收,但是对高一的学生来讲,恐怕就显得过于阳春白雪了,理解起来大有难度。语文版教材,仅仅选入全文的`三分之一篇幅,即开头的交代背景和写景部分,学习的重点也就落在了文中对景物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上。

  在教学设计上,把它设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导入课,介绍王勃及其相关的一些资料,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为重头戏,体会文章写景的表现手法及景物特点,咀嚼赏鉴文章的语言之美。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呢?刚好学习这篇文章期间,正是奥运圣火全球传递的途中,我由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口号中突发灵感,千年前的王勃不正是一位胸中涌动着澎湃激情的热血青年吗?面对祖国壮美的山河,他以如椽巨笔抒写了满腔热情,所以我决定由此引入。滕王阁以怎样的万千气象引发了王勃神采飞扬的文思,王勃以怎样的生花妙笔描绘了滕王阁气象万千的壮美。

  这一部分的景物描写,特别要注重诵读。要求学生酝酿好情感,投入的朗读,反复诵读中,走入王勃的笔下世界。提示学生,选择最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谈一谈王勃笔下的景如何美得令人如痴如醉,具体指导学生分析选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些景物通过什么角度,运用了什么手法,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就具体的句子来谈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又选取了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愈燃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做比较,来体会王勃诗句的特色.最后总结本文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景致为王勃提供了素材,反过来,才华横溢的王勃又以创造性的艺术手段把滕王阁美景永恒地定格在历史文化地坐标系中,通过这样的分析讲解,学生们深深地接受了一次美的艺术熏陶,最后要求学生们实战演练,设想旅游来到某处,用诗一般的语言,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描绘出自己喜爱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