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创作背景及哲理

秦风学

《题西林壁》创作背景及哲理

  引导语: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这首诗的哲理是什么?创作背景具体是怎样的?

  题西林壁的哲理

  这诗中的哲理,既可以理解为世事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欲见真相,需要脱出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的时空观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宋诗好说理是普遍的现象,很有些作品因此而变得干硬枯燥,但苏轼的诗较少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像上述一类优秀之作,则既有深厚的内涵,又不乏诗意情趣。

  这主要是因为苏轼常常从一个具体环境、具体经历、具体景物中触发思考,善于把哲理与抒情写景熔为一体,善于通过亲切妥帖、富于才思的比喻表现哲理,使人读起来饶有兴味。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能够这样写哲理诗的人为数并不多。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告诉人们看待事物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说明人在置身某一环境中时往往不能了解大局,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意.

  题西林壁读后感

  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为什么同样是的一座山,横着看是山岭,侧着看就成了山峰呢?

  我想答案很简单:因为视角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不同。对!人生也是这样,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会不同。在我看来,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实际就是一种人生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前些天心理导师为我们演讲的内容,其中就有一段既令人感动,又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尼克胡哲——一个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的人,却活的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精彩。我都不敢想象这样可怕的事实他是怎样接受的。

  如果我们现在进行假设:我们是个没有四肢的人,那你会游泳吗?会踢足球吗?会打高尔夫球吗?且不说这些高难度的动作,那你会刷牙洗脸,自己做饭吗?你会不需要别人的照顾就能吃饭,就能很好地活下来吗?

  那我再来问你:如果你没有四肢,能像尼克胡哲一样精彩地活着么?我想,能做出肯定回答的肯定没有几个。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尼克胡哲能精彩地活下来?我认为,他正是因为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去看待他的人生,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才得以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才得以赢得无比的尊重与敬佩。

  所以,我想告诉每个人的是:不论你面对的是什么,都要选择一个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所有一切。当你经历苦痛的时候,你要想到“苦尽才能甘来”;当你遭受非议的时候,你要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你屡次失败的时候,你要谨记“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你觉得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的时候,你要看到他为你留得那扇窗。

  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我却要说“选好角度造人生”。选择一种最好的角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你的人生吧!那样,你的人生才会像尼克胡哲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