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张东东

  篇一: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金秋时节,晴空万里,苏轼与他的父亲、弟弟、妹妹一同去秋色宜人的庐山西林寺游玩。 苏轼与他的家人来到庐山。苏轼他们下了马车,迫不及待地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仿佛来到了天然氧吧一般。 苏轼举目四望,只见山峰一座挨着一座,连绵起伏:像一只只绿色的小绵羊;又像一条青绿色的蛟龙;更像一个个披着面纱的仙女,一阵风微微吹过,仙女就翩翩起舞。 苏轼牵着年迈的父亲,与弟弟妹妹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地前行。一中上参天古木,郁郁葱葱。银杏树似乎在扇动着金黄的叶子,枫树叶火红的`脸蛋,好像在欢迎苏轼与他家人的到来。小溪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叮咚——叮咚。”时而快,时而慢。 又走了一阵子,苏轼看了看庐山,突然奇迹出现了——苏轼看见了山峰的新面目!刚才连绵不断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直插云霄,有的山峰像把利剑,有的像嫩绿的竹笋……怪石嶙峋:有的怪石像一个桃子,有的像老人头,还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让苏轼觉得走进了梦幻一般的仙境。 苏轼诗兴大发,与家人快步来到西林寺,从包里拿出笔墨,在西林寺的壁上写下一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与家人游玩一日,尽兴而归。但这首吸引着许多人来庐山游玩,欣赏景色,诵读古诗……

  篇二: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夏姑娘悄悄地退到幕后,秋姑娘粉墨登场,苏轼带着他的老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妹妹苏小妹一起去庐山游玩。

  庐山的空气真是太新鲜了,苏轼深吸一下,真像进了天然氧吧一样。苏轼举目四望,周围的山岭一座挨着一座,像一只只绵羊,又像一条条青绿色的蛟龙,它们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半山腰轻轻地笼着一层薄雾,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披着面纱在舞动……庐山真是名不虚传!

  苏轼一边牵着老父亲,一边喊弟弟妹妹跟紧了。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路旁许多参天的古木挺立着——银杏树拿着小扇子,枫树在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好像在展现它那优美的身材,展示它如火般的热情……

  沿着山峰前行,突然奇迹出现了——庐山的山岭改成了山峰的模样!山峰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把利剑……那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苏轼拿出毛笔,挥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此以后,《题西林壁》这首诗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慕名而来,想亲眼目睹庐山的神秘面目是否和苏轼写的一模一样。

  篇三: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啊,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是看不够的.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都会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而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经常如此啊.所以说,与苏轼同时代的文学家王安石先生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