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人口皆碑的五言律诗。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在京城长安沛王府任修撰之职。约作于乾封元年至总章元年(666—668)。豪气满怀、积极向上、努力求仕是王勃此时的思想核心。杜少府,王勃的好友,姓名不详。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唐代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助手),遂称少府。此时,杜即将赴任蜀州(亦称蜀川,今四川崇庆县。唐初本无“蜀州”,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始设蜀州,时王勃已死。故本诗亦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设宴为他送行,写了此诗,作为临别赠言。送亲朋好友出远门,即使对方是前程似锦,双方都是不好受的,其中有留恋、伤心、惆怅等。江淹《别赋》中说道:“黯(àn·难过的神色)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就是说人生只有因各种原因的离别,最能使人 产生凄清悲凉的情绪。柳永与红颜知己告别:“执手(拉着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泣不成声),就连王勃也曾在送好友时有:“穷途(送到最后了)唯有泪,还望独潸(shān)然”(还依依不舍望着对方,独自泪涟涟的样子)。而此时的王勃与这位杜姓好友,很可能都是一个正当新近科场的得意青年,锐意进取和强烈自信,加上春风得意的兴奋之情,冲淡了离别带来的失落感,因此,这首诗的主调一反常态,情绪开朗、精神振奋,以高屋建瓴的气度,志存高远的胸怀,与友人变临别黯然伤神为心心相印、互勉共进。鼓励朋友眼向前看,面向未来,去掉儿女情长,能以事业为重,敢于披荆斩棘,勇创锦绣前程。真是情深意切,友谊真挚感人,意境壮阔,心胸旷达,催人奋进。王勃真不愧“诗杰”的光荣称号,此诗的确是开创了千古送别诗的一个新的风范。实在是唐诗中千山独秀、五岳独尊之五律杰作。全诗音律抑扬顿挫,开合自如,韵味无穷,为人所称道。故能穿越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时空,流传至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去,到。“之任”,去上任。“蜀州”,如前所提到的亦称蜀川,今四川崇庆县。题目的完整意思是:送杜少府到蜀州(蜀川)上任。此题目概括地讲了本诗所写的事件、内容。“送”字点明了其诗属于送别诗的体裁。
全诗一、三单数联为对仗句,二、四双数联为散调,句子有整有散,灵活多变。一、二、四、六、八句又同押一韵,读起来音调铿锵,有节奏感,富于音乐之美感
总之,象古人常说的“文如看山不喜平”,一首诗就是一首动人的乐章,高亢、舒缓结合起来,才有错落有致的美感。王勃虽处初唐时期,尚不能完全脱尽六朝余风,但像“城阙辅三秦”一类的作品,融开怀抒情与慷慨议论于一炉;而且能以非凡的魄力化用典故、古为今用,创造出独具一格、只属于自己的艺术意境。既然是送别诗,其中必然有带有伤感色彩的词语出现,“宦游人”、“离别意”,以及“歧路”、“沾巾”等即是这种情绪的反应。但诗人总是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壮丽宏大的场景渲染壮别的气氛,以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气冲天的宏论把伤感的情调烘燃,以时代的最强音补而代之。使全诗音调爽朗,激情昂扬,清新高远;开合顿挫,意脉流通,意境旷达。而且语言壮美,气骨苍然,才情横溢。时而慷慨腾跃,时而舒缓顺畅,音韵多变而和谐严整,造成了一种跌宕有致的变化,犹如一首响彻云霄的昂扬乐章,使之能穿越历史的时空,代代相传,永远高唱。其青春的少年意气,大有“一洗凡尘万马空”的威势,再加上那种深厚而真挚的友情,以及诗文精当的剪裁,巧妙合理的布局谋篇,语句的锤炼,意韵的和谐,舒卷自如的变奏,足以使千万首满纸悲辛的同题之作黯然失色。其面临离别的豁达坦然,更是鼓舞了无数临岐之人。的确是独树高旗,为唐诗的健康发展,逐步摆脱齐梁余风,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是后人最爱引用的送别诗之一,这就是此首以及其它王诗的历史价值之所在,从而也铸就了王勃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在我们祖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席,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诗人高尚的志趣远远超出流俗的常情,诗人广阔的襟怀真的可以囊括世界;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象大鹏举起翅膀,挟着浑浑的旋风直冲霄汉,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欣赏古代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如此。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该诗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曾使那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五言律诗为例,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