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教学目标 :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 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详见《学海导航》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x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七七),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唐时已无楼兰之称。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还:归,回家。
五、总体感知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六、重难点分析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答:“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七、比较鉴赏
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一、说教材
《从军行》是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的内容。《从军行》其一刻画了戍边战士 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前三句描写环境,第四句直接抒发战士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抒情如画龙点睛,使全诗深入人心。同样是写军队生活,其五和其一的格调截然不同。第二首诗描述的是唐军将士一次出奇制胜的战斗。这一次大胜仗,诗人只写了一个出发场面和一份捷报,就将唐军的旺盛气和强大威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洋溢着鼓舞人心的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两首,感受边塞诗的意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边塞诗。
3.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诗的意境并熟读成诵。
四、说教法学法
1、教学中,采用抓关键字、想象画面、音乐渲染、教师点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2、经典诵读课,是以“读”串起整个课堂的。课堂上,用多种方式地读使学生感悟诗意,熟读成诵,其中有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听录音跟读、小老师带读等等。
五、说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以“边塞”一词导入,引导学生复习本学期学过的 王维的边塞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接着欣赏独具特色的边塞图片,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边塞诗的兴趣以后,引出诗人名字,并揭示课题《从军行》。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没学过边塞诗,对边塞诗了解不多,所以在揭示课题后,又出示唐朝疆域图,简要介绍《从军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边塞这个地方的位置,并且为理解诗中人物的情感做铺垫。淘课件网
2、初读古诗,感知诗境
同时出示两首边塞诗,让学生自由读、反复读这两首诗,在自由读中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译文,理解两首诗的诗意,感知两首诗的诗情。
在学生充分自由读之后,指两名学生分别读诗,检查学生是否能在初读之后,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接着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情感。接下来我们就细细品味这两首诗的情感。
3、抓关键字,品思乡之“愁”
《从军行》其一中有两个字特别能传达人物的情感,一个是“愁”,一个是“独”。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字,细细体会人物情感。
一开始,师生多种方式合作读诗,读出诗的节奏后,让学生找出抒情的诗句,了解战士的愁,然后读出战士的愁。紧接着对比学过的有关乡愁的诗句,李白的《静夜思》和孟郊的《游子吟》,在对比中,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身在边塞、九死一生的战士,他们的乡愁更多了一份凄凉。在深深体会愁后,我就用深情的语言引读全诗,这时候,学生的情感就融入到了诗里。
接着抓住“独”字再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带有独字的诗句,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时候,学生的情感又得到了提升,更理解了边塞战士的孤独、寂寞。此时,再读诗,学生更多了一份深情。
4、入情入境,悟杀敌之“勇”
《从军行》其五不再是低沉的忧愁的,而是昂扬的奋进的。这首诗,容易借助注释来理解内容,但不容易体会其中的情感。
所以在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听录音,感受方明老师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后再跟读、练读、展示读。让学生逐步感受诗的激昂格调。这两首诗写了两个场面,一个是出发场面一个是收到捷报的场面。出发场面中,我抓住“大漠风尘日色昏”这一写景的诗句,引导学生读出战士们的不畏艰苦和沙场豪情。后两句的收到捷报场面,引导学生体会打了胜仗的喜悦心情,从而把诗中人物的自豪感读出来。这首诗中令人振奋,学生很喜欢,也读得很有感觉。
5、小结诗情,背诵经典
细细品味完两首诗,又回归整体,同时出示两首诗,引导学生小结两首诗的不同情感。并选自己最喜欢一首进行背诵、积累。
6、拓展学习,积累经典
在学习两首经典边塞诗后,又出示《从军行》其三、其四中的边塞名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边塞名作《从军行》每首有每一首的风格和情感。进而又引出《出塞》,再读后,小结王昌龄的诗作特点。再过渡到其他诗人的边塞名句,充分读和背诵积累后,小结唐朝边塞诗的特点。
这个环节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多读边塞名句和边塞名诗,通过选读和选背,更了解唐朝边塞诗的特点,并积累经典诗句,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