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
王昌龄将对戍边将士慷慨报国的爱国豪情的感动,对将士们艰苦寂寞的戍边生活的理解与同情等,融合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是具有盛唐特有气象的边塞诗创作。
边塞诗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如《东山》、《君子于役》、《采薇》等等都表达了戍边将士及其亲人间的思念之情,透露出边塞军旅的生活情态。到了唐代,国力强盛,时代精神激昂向上,激励着文人士子投身边疆,建功立业。从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边塞征战生活,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
王昌龄早年在故乡躬耕读书。开元十二年,即诗人二十七岁以及其后数年间,漫游西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州、临洮、玉门关一带,他的边塞诗都是这时期创作的成果。王昌龄的边塞诗存世的20余首,因其突出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成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一、展现边塞生活,寄予丰富情感
(一)抒发慷慨戍边、建功立业的卫国豪情
戍边卫国的豪情壮志是唐代边塞诗的共同主题,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歌颂边塞将士英勇杀敌的豪迈气概,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在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表现出来的卫国豪情悲壮豪迈,大气混成。体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感,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在《从军行》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从战争的频繁、艰苦和漫长,反衬戍边将士坚于金石的报国壮志,以雄健的笔势,赞颂将士们百战沙场、 不畏艰难、出生入死、夺取胜利的坚强意志,歌颂了广大将士为国献身的爱国热情。
这种激越昂扬的气量还体现在苍茫雄浑的意境,以及饱含悲壮情怀的意象中。如山、关、陇、沙漠等地理意象,雪、风、云、秋等天气意象,旗、刀、剑、 鼓、笛等特定的人文意象,都对边塞特有的豪情起到渲染作用。无不涵盖了大漠特有的情景意象,为诗歌奠定了慷慨豪迈、 苍凉壮阔的基调,苍凉中弥漫着壮阔的情思氛围,又与英雄气概相结合,壮烈情怀与胜慨英风合并而出。
(二)揭示军中黑暗和战争的残酷
王昌龄对边塞生活的体验能从一个文人士子的视角,对边塞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冷静的思考,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对边塞情况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映。其边塞诗的内容重点在揭露战争的残酷与军中的黑暗的方面,诗风峻洁古朴而有气骨。如《塞下曲》其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其三:“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等诗句中,都极其清晰地呈现出了战争带给将士和百姓的苦难,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战后万物凋败、毫无生机、白骨累累的气量画面,在《塞下曲》其三中“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一句又揭露玄宗宫中马厩马匹无数,奢靡无节,而边疆将士却因军资战马匮乏而导致战争失败的现实,极具讽刺意味,帝王的奢靡与前线将士的步履维艰形成强烈的对比。王昌龄在对边塞生活的切实体验过程中,还将他真切地看到边塞中将边将士之间,是非颠倒、赏罚不公等现象,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如《塞上曲》中“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三)表现征人思妇离别相思之苦
在边塞诗的主题当中,另一种受人关注的主题就是征人思妇离别相思之苦。连年的战争造成了将士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数载,亲人之间的离别之痛思念之苦是最主要的生活情思。这种主题的边塞诗风格上更多的是深长悠远,如《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以及《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深长的边愁,用“换新声”勾连,又被琵琶撩乱,托之以高天秋月照长城的苍凉景色,苍凉中又弥漫了壮阔。写景,又寓情于景,且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使抒情句格外峻拔有力,且写征人思妻却通过思妇思夫来表现,征人与思妇的情感完全交融,情与景也完全交融,极为婉曲深挚而又不失悲壮,构成了一曲催人泪下的.相思悲歌。
这与其后来的闺怨诗不同不是只有闺怨的凄婉哀转,而是不失边塞诗本身的悲壮深沉。王昌龄在极少表达相思之苦主题的诗歌中,将思妇的哀婉与边塞的苍茫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是诗歌的意象更加丰满,内涵更加丰富,思想更加饱满。
二、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一)恢弘肃杀的场景描写
在王昌龄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中,常常有意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景致。诗人多选取最能体现思想表达感情、传递心意的景色、事物,进行细致周到的描绘,并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表现。对迥别于中原的边塞异域风光的形象描写,不论是奇异瑰丽还是萧条凄凉,都让人从中领略到迥异于内地的景象色彩。在诗人笔下的边塞风光大都美丽壮阔、生机勃勃,形成一幅幅苍茫雄奇的边地山水幽卷。
如《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落,黯黯见临洮”。这些诗歌所展现的开阔雄浑、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博大辽阔、声势恢弘的意境见长。用极具塞外特色的景与情来烘托渲染边塞诗歌的苍茫氛围。着力刻划了部队旌旗 蔽日、路上尘土飞扬,显得暗淡无光的战场肃杀景象,营造出的一种紧张、沉重的杀伐之感迎面扑来。
(二)景与情相结合,意境浑融
王昌龄经历边塞生活,看到了边塞的大漠、雄关、孤城、长云、雪山、烽火、 羌笛等景象,因而在他的边塞诗中,组成了一幅非常壮美的自然景物的画卷。这些意象的上面附着了边塞将士的情与意,即自然的物与将士的情两相交触,诗人还借助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构成了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他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貌似再现边塞风光的纯客观写景,实则即景即情,境与意会。全诗四句虽然都是以白描手法作直陈所见式的写景,并没有写出诗人的形象,但吟诵这些犹如画外音般的诗句,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诗人展转塞外的仆仆身影和怠倦面容。诗人的内心世界,虽无一语专门道出,但细品某些附着有感情色彩诗句,仍使人顿感一种边疆塞外的沉闷的气氛,情不自禁地产生万千感慨,并感受到诗人对边塞戍卒的同情和悲悯之心。
(三)语言简洁凝练,概括力强,意蕴悠长
王昌龄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绝句的起句往往是骤响易彻,以雷鸣般的声势打开一个局面,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大漠风尘日色昏”、“青海长云暗雪山”、“琵琶起舞换新声”等等,都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又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就是十分精炼、高度概括的诗句。短短一句就把边地的荒凉,战场条件的恶劣,征战时间的漫长,战争的残酷与惨烈等等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
王昌龄以一个盛唐文人士子固有报国雄心,以一种悲悯同情的心境,通过对边塞征战生活种种的细致社活动地描绘,用肃杀苍茫的场景,浑融一体的情景,凝练隽永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塞外生活的真实情景。并且饱含了诗人自己的真实体会和感悟,真实再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也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时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