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气势恢弘的庐山瀑布前,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云雾由白色变成了紫红色的了。远远望去,那瀑布就好像巨大的窗帘,挂在山川上。火红的枫叶,苍翠的松树,再加上那白链一般的瀑布,构成了动人的色调。瀑布飞一般地直泻而下,足有三千多尺。看着如此壮观的景象,我怀疑它可能是无边无际的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了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诗人李白乘着马车去景色秀丽的庐山游玩。
李白来到庐山脚下,远远望去,香炉峰上的云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就像是香炉里飘出的紫色的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如梦幻一般,让人迷惑。李白放眼远眺,只见瀑布像一条无比宽大的白色绸带挂在山前,又像一条白色的长龙从山上奔腾直下,哇!真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啊!好象有三千尺长呢!瀑布激起的水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扑打在李白的脸上。瀑布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响声越来越大,犹如千军万马在奔腾。李白顿时吓得目瞪口呆,以为是银河落到了人间呢!
李白来到山腰间,看到了嫩绿的小草,郁郁葱葱的树林,五颜六色的小花,还有小鸟在枝头鸣叫……李白如痴如醉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他感动了,陶醉了,这一切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啊!这时,美妙的诗句在他脑海中出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写的这篇[望庐山瀑布]成了千古传诵的名诗。
寒假期间,我游览了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庐山。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长江。
来到庐山通过检票口,顺着蜿蜒的环山公路向上,越过一个个山岗,从高处俯视山下,一切都变的那么小了。下了车我们便向山上走去,第一站来到了含鄱口,在这里可以俯视美丽的鄱阳湖,可是,今天的含鄱口风大雾浓,茫茫雾海如临仙境,雾一阵阵的随风飘过身旁,真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随后我们便向三叠泉的方向出发,走了一段山路才乘上缆车,下了缆车后还需由上而下再步行3000多个台阶才能到达瀑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终于到达了瀑布的脚下,我是又累又热,就在这时一阵山风带着瀑布的水珠向我扑来,扑面水珠似无数精灵在身边飞舞,为我消去一路的疲劳。站在观望台上仰视,瀑布真壮观呀!它从高高的山崖缺口飞泻而下,经过两处平地,把瀑布分成了三层,看着这壮观的景象、聆听着水流的轰鸣,我只能借用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这美景了!
美丽的庐山,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呀!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李白道谢后,急急去观庐山瀑布。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一天,举世闻名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庐山。
他戴着一顶造型精美的官帽,一张瓜子脸,腰佩晶莹剔透的古玉,手拿着一把造型精致的扇子,沿着古木参天、密密匝匝的小径登上了连绵起伏的庐山。抬头望去湛蓝如洗的天空,云轻如棉,周围的树木茂盛如蓬,树木仿佛给庐山支起了一个巨大的屏障。瀑布的水花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轰然而下、珠玉四溅,清爽怡人。
看到这里李白忍不住吟诗几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传为千古绝唱!
一天,大诗人李白的一个朋友对他说:“我刚从江西的庐山回来,那儿的景色可美了。特别是那儿的瀑布,更是壮观的无法形容!许多人一到那儿就被迷住了。”要知道,李白最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而这两天他正愁着没地方玩呢!听到有庐山这么个好地方,就马上收拾好行李出发了。
李白和他的一个仆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不久之后到达了庐山。
到了庐山后,李白看见了庐山的优美景色:当时正是春天,庐山的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争奇斗艳。李白心想:庐山果然名不虚传呀!李白走了一会儿,忽然听见了清晰可辨的“哗哗”的水流声。李白循声找去,就看见了一条壮观的瀑布,还隐隐约约地看见了瀑布下有许多游人。李白走到瀑布脚下。瀑布就像一条竖着的河流,从山顶飞泻而下,李白不禁赞叹道:瀑布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
李白看者看着,为美丽的瀑布所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吟诵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就这样,《望庐山瀑布》这首千古流传的诗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