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成就了韦应物

王明刚

  友谊是唐诗中一个很重要的题材,想朋友了,或者舍不得离开,随手来一首诗,表达思念和不舍,一不小心就成了名诗。例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有一个空间的转换,将友情兑换成水的深度。

  而韦应物也是一位“空间挪移”大师。话说,韦应物在凉爽初寒的秋夜散步,走着走着就怀念起朋友,这个时候,韦应物出现了幻觉,听到了空旷的山中,落下一颗颗松子,愈发显得山野幽寂。一句“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节选自《秋夜寄丘员外》),在想念朋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空间挪移了。

  韦应物(737-792),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体”,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韦应物出身于显赫的世家大族,但至其父辈已渐式微。天宝十年(752),约十五岁时,韦应物因门荫得辅三卫,成为玄宗的`御前侍卫,陪侍从游宴,后来进入太学读书。代宗广德中为洛阳丞。韦应物本性向往自然,喜欢宁静淡泊的生活,特别是对自己的故乡杜陵,更是一往情深,在洛阳丞任上。他就写下—首《任洛阳丞请告一首》: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

  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

  家园杜陵下,千岁心氛氳。

  ……

  著书复何为,当去东皋耘。

  永泰元年(765)左右,韦应物因事去官,闲居于洛阳同德寺,不久归长安探家,重游长安,写下《温泉行》: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

  温泉是指唐代温泉胜地华清池,是玄宗和杨贵妃常去沐浴之所,诗人曾为玄宗御前侍卫,常陪同前往。此时诗人回到长安,重游故地,一时感慨万干,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杜陵。

  大历四年(769),诗人南游扬州,不久为河南兵曹参军,大历八年,因病去官。大历九年,为京兆府功曹参军,摄高陵令,又回到长安。韦应物的诗不仅恬淡自然,而且表达了对山林和佛门的向往,这类诗作在韦应物的创作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慈恩寺是当时长安名胜,有时高僧云集之处,诗人在任功曹参军期间,多次游览慈恩寺,留下不少佳作。如《慈恩精舍南池作》《慈恩伽蓝清会》《慈恩寺南池秋荷咏》等不仅为我们生动的描述了慈恩寺清净如禅的优雅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对恬淡生活的向往,被后世誉为诗中上品。

  诗人在长安任官不久,又因事获罪改坐为栎阳令,不久辞官。建中三年(782),又出任滁州刺史。出外观不是诗人心意,且在异乡倍感孤独。《寒食日寄诸弟》便表达了作者的此种心意:

  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

  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

  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

  不久,罢任。贞元元年(785)起,又辗转为江州刺史和左司郎中,贞元七年又罢任,居于苏州永定寺。此后不久,卒于苏州。

  拓展阅读:韦应物诗选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