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正气歌的注音

黄飞

  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tiāndìyǒuzhngqì,杂然赋流形záránfùliúxíng。

  下则为河岳xiàzwihyu,上则为日星shàngzwirìxīng。

  于人曰浩然yúrnyuēhàorán,沛乎塞苍冥pihūsāicāngmíng。

  皇路当清夷huánglùdāngqīngyí,含和吐明庭hánhtǔmíngtíng。

  时shí穷qing节ji乃nǎi见xiàn,一一垂丹青yīyīchuídānqīng:

  在齐太史简zàiqítàishǐjiǎn,在晋董狐笔zàijìndǒnghúbǐ.

  在秦张良椎zàiqínzhāngliángzhuī,在汉苏武节zàihànsūwǔji

  为严将军头wiyǎnjiāngjūntu,为嵇wijī侍中血shìzhōngxu,

  为张睢wizhāngsuī阳齿yángchǐ,为颜常山舌wiyánchángshānsh;

  或为辽东帽huwiliáodōngmào,清操厉冰雪qīngcāolìbīngxuě

  huwichūshībiǎo,鬼神泣壮烈guǐshnqìzhuàngli。

  或为渡江楫huwidùjiāngjí,慷慨吞胡羯kāngkǎitūnhúji,

  或为击贼笏huwijīzihù,逆竖头破裂nìshùtupli。

  是气所磅礴shìqìsuǒpángb,凛然万古存lǐnránwàngǔcún。

  当其贯日月dāngqíguànrìyu,生死安足论shēngsǐānzúlùn!

  地维赖以立dìwilàiyǐlì,天柱赖以尊tiānzhùlàiyǐzūn。

  三纲实系命sāngāngshíxìmìng,道义为之根dàoyìwizhīgēn。

  磋余遘cuōyúgu阳九yángjiǔ,隶也实不力lìyěshíbúlì。

  楚囚缨其冠chǔqiúyīngqíguàn,传车送穷北chuánchēsngqingběi。

  鼎镬dǐnghu甘如馅gānrúxiàn,求之不可得qiúzhībùkěd。

  阴房冥鬼火yīnfángmíngguǐhuǒ,春院閟天黑chūnyuànbìtiānhēi。

  niújì同一皂tngyīzào,鸡栖凤凰食jīqīfnghuángshí。

  一朝蒙雾露yìzhāomngwùlù,分作沟中瘠fēnzugōuzhōngjí。

  如此再寒暑rúcǐzàihánshǔ,百沴bǎilì自辟易zìpìyì。

  哀哉沮āizāijǔ洳rù场chǎng,为我安乐国wiwǒānlgu。

  岂有他谬巧qǐyǒutāmiùqiǎo,阴阳不能贼yīnyángbùnngzi!

  顾此耿耿在gùcǐgěnggěngzài,仰视浮云白yǎngshìfúyúnbái。

  悠悠我心忧yōuyōuwǒxīnyōu,苍天曷cāngtiānh有极yǒují!

  哲人日已远zhrnrìyǐyuǎn,典刑在夙diǎnxíngzàisù昔xī。

  风fēng檐yán展zhǎn书shū读dú,古gǔ道dào照zhào颜yán色s

  鉴赏

  “养气”之说原于孟子。他所说的“气”,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正气。“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在宋代理学中,更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张载便以“气”作为宇宙的本体,主张“气一元论”。朱熹以“理”为世界本原,但又强调“气”化育万物的作用,在他看来,气是理与万物的媒介。文天祥在这首五言古诗中关于正气的铺写,与上述思想有一定关系。

  这首诗的序为散文。有骈句,有散句,参差出之,疏密相间。在序里,作者先以排句铺陈,以骈散穿插描写了牢狱之中的“七气”,极力渲染出监牢环境的恶浊之至。而诗人又说自己身体本来孱弱,但在“七气”的夹攻之下,竟然安好无恙,那就是因为靠着胸中的浩然正气,有了正气在胸,便能抵御所有的邪气、浊气,这些说明了写《正气歌》的原因,接着便引出下面对“正气”的咏叹。因此,序和诗在构思上是有连属的,在技巧上是前后照应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从“天地有正气”到“一一垂丹青”为第一部分。这部分是对浩然之气的热情礼赞。“正气”与天地并生,与宇宙同在,诗人首先写出“正气”的这种伟大性质,使“正气”的描写,有了一种充塞乎天地之间的崇高美。天地万物,均受“正气”之禀赋。下至大地山河,上至日月星辰,都是气的化育生成。下面诗人将笔一转,便将“正气”转到人的身上,人的浩然正气,充塞于苍冥,可见正气的力量。“皇路”二句,写清平之时,禀受正气之人雍容和雅,为朝廷的清明政治尽力。这两句不是重心所在,而是下面的陪衬。下面,诗人笔锋又转,写在危难之际,禀受正气之人便表现出了凛凛气节,他们为了正义而不避祸难,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彪炳于青史。“一一垂丹青”,又是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之笔,显的十分自然。

  从“在齐太史简”到“道义为之根”为第二部分。在这部分里,诗人历数了史册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来写浩然正气的体现。诗人连用四个“在”字,形成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显得气势极为充沛。正因为“正气”的赋予,才有了这些志士的壮举。诗人为避免单调,将“为严将军头”等四句换成了“为”字的排比句。之后,诗人稍作舒缓,以“或为”为排比句,每两句写一人。诗人通过以上三组排比句,歌颂了中华历史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这其中,有的是不畏权奸、秉笔直书的史官;有的是誓在驱敌的将相;有的是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义士,他们有共同之处就是忠烈。辨证来看,“忠”是要作具体分析的,但这些人物的“烈”却是极为感人的。“是气所磅礴”到“道义为之根”,由上述人物的忠勇壮烈,概括“正气”。“正气”所钟,可以不论生死。“地维”、“天柱”,实际是说封建王朝的社稷得以保持的精神支柱。“三纲”句,有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道义”也是如此。就是说,“正气“是以封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作为基础的。“正气“作为激励爱国志士的精神力量,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的封建伦理性质也应该指出。

  从“嗟余遘阳九”到“古道照颜色”为第三部分。前面是说正义赋予历史上那些忠义之士以忠烈之绩,从“嗟余”开始则转向诗人自己。“遘阳九”是说自己遭逢恶运,“隶也”句是说自己对国家危亡也无力回天。“楚囚”两句,一方面写自己被押到北方囚禁,另一方面,借楚囚南冠的典故,表达自己忠于宋室、矢志向南的心情。用典极为恰当贴切,在叙述中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鼎镬”两句,抒写诗人视死如归的壮烈之志。“阴房”六句,写环境的幽暗恶浊。“如此”两句,则是写自己正气在胸,百沴辟易的情形。“哀哉”六句,说自己耿耿丹心、浩浩正气是抵御“百沴”的法宝,任何邪恶之气,都不能使自己受到戕害。“哲人”四句,是全诗的结语,揭示出作歌的主旨。先哲已逝,但正气赋予他们的壮烈事迹,在史册上永远是炳炳烺烺,千古不灭。诗人从这些忠烈之士身上,得到正气的沾濡。古来忠臣义士的烈举,是诗人乐于学习的典范。“风檐”两句,显得十分从容不迫。

  全篇的结构核心是“时穷节乃见”。作者先以“天地有正气”发端,然后层层陪衬,突出“时穷节乃见”。之后再历举“哲人”事迹证明“时穷节乃见”;又以自己囚于土牢而坚贞不屈来表明“时穷节乃见”。全诗篇幅宏大而主旨突出、脉络分明。浩然正气直贯全篇,故历述古人事迹和己身遭遇而无堆砌之感。先写古人而后写自身,并表明“时穷节乃见”的古人正是自己的楷模,表现出他的.浩然正气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壤之中。正由于继承、光大了优秀文化传统,才使作者文天祥成为一位民族英雄,让他发扬了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也使他的这篇古诗成为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作。

  这首诗很长,又是五言之体,容易写得平板拖沓,但这首诗却以其慷慨悲壮拨人心弦,使读者倍受感染。这主要是诗人充塞胸中的浩然正气流溢其闻,使诗作元气淋漓,毫无干涩之感,且词气滂沛,笔力道劲,格凋沉雄。全诗以平和稳健的散文化语言,紧紧环绕对浩然正气的礼赞,于夹叙夹议中层层深入推进展开。首言浩然之气之源与形,简括干炼。中间一通史诗性的列举,虽繁富而不累赘,十二位忠臣义士的烈举,一气呵成,俨然大河奔流,滔滔东去,且诗人三易排比句组的语言,使诗富于变化。这种表现形式上的雄浑与浩然正气意蕴上的雄威极为一致,充分而美妙地体现出全诗的底蕴:“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同时,也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作者那襟怀正气,柱天维地的高大形象。《正气歌》凡六十句,隔句一韵,通篇四韵,平仄间押,以此将诗之情韵导而逶迤,又寓激荡于从容。既浑灏苍古,又顿挫扬抑,回肠荡气。

  这首诗用古体诗的语调来写,而不取近体的排偶整饬,显得高古悲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在歌赞先烈的同时,展现了作者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位正气凛然的民族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