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我国古代南宋的诗人,也是南宋的宰相。
南宋末年,元朝军队南侵,腐朽的南宋朝廷无力抵抗,面临亡国的危险。文天祥临危受命,举起了抗元的大旗。可惜寡不敌众,文天祥后来被俘,被送往大都。在路上,已经投降元朝的南宋叛将张弘范对他说:“只要你回心转意,我一定在元朝皇帝面前为你求情。”“无耻之徒,我决不会像你那样,对元人摇尾乞怜。”文天祥怒斥他说。
张弘范听了,恼羞成怒。他指着文天祥说:“你别不识抬举,我念在同朝为官的情分上,再问你一遍,你降还是不降?”文天祥昂首挺胸,大义凛然的说:“国破家亡,我活着也没有意义,要杀要剐,你随便吧。”后来,文天祥被关进了大牢。忽必烈几次来劝降,可是都被坚强不屈的文天祥拒绝了。
文天祥的事迹令我深受感触。心想:文天祥宁死不屈,忠心为国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总有一些志士挺身而出,他们为国尽忠,为民请命,所以能名垂史册。宋元之际,风起云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仁人义士给后人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文天祥精神的真实写照。
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元将张弘范抓住,文天祥不愿投降,吞龙脑自杀却没有成功。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给另一位抗元名臣张世杰劝降,文天祥被逼无奈,说道:“我自己不能保全父母,怎么有脸教别人背叛父母呢?”张弘范不肯罢休,再三逼迫,文天祥作诗一首给他。张弘范读到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时,被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于是不再劝降。第二年,张弘范率领元军与宋军在水上交战,强迫文天祥观战。文天祥在船上观看宋元两军交战,文天祥看着南宋的军队步步溃败,心知国家灭亡已成定局,心中的苦闷胜过死去。
张弘范知道文天祥不会轻易投降,就将文天祥交给元朝皇帝处置。在去燕京的路上,文天祥绝世八天,没有死,于是进食。元朝政府多次劝降,文天祥都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元朝政府担心文天祥的存在会影响江南民心,于是决定将其杀害。在刑场,文天祥面不改色,拒绝了元朝皇帝给他的最后一次求生的机会,只说了一句“我的使命完成了”,便凛然赴死。文天祥死后几十年,朱明代元,人们在文天祥被害的地方建立祠堂,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英雄。
南宋著名宰相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元朝皇帝对他许以高官,但文天祥不为所动,直到死也没有改变心意。人们对文天祥的死感到惋惜,文天祥拒绝降元的史实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公元1276年,元军直指临安,南宋的谢太后抱着5岁的宋恭帝,领着皇亲宗室向元朝投降。与此同时,不愿投降的文天祥等拥立宋恭帝的弟弟为帝,在南方建立行朝,继续抗元斗争达三年。公元1279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捕。抓住文天祥的敌将名叫张弘范,此人就是后来在崖山逼得陆秀夫背负宋末帝跳海的人,他虽然抓住了文天祥,但也知道文天祥在南宋深得人心,因此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张弘范劝降未果,就将文天祥押送至大都。到大都后,元廷对文天祥的劝降仍未停止,元世祖许偌只要文天祥投降就给以丞相之位,但文天祥不为所动。元廷又让已经投降的宋恭帝前去劝降,文天祥对着南方拜下,仍不肯投降,宋恭帝只好回去。元世祖很欣赏文天祥的气节,舍不得杀他,将其关押在柴市,这一关就是三年。三年后,有人以文天祥的的名义反元,元朝官员提议杀了文天祥,元世祖应允,不久被杀。
文天祥半生抗元,在战乱中妻子儿女或死或失踪,可谓家破人亡。及至临安被破,皇室宗亲俯首降元,文天祥依然不降,即使小皇帝亲自劝降也无果而终。可知文天祥所效忠的并非只是赵姓王朝,而是国家民族及心中大义。
南宋末年,宋理宗昏庸无能,宠幸奸相贾似道,致使军国大事步步错漏,最终使大宋江山到了灭亡的边缘。据历史上文天祥的资料显示,文天祥是理宗末年的金科状元,也是贾似道的门生,不过他并不与贾似道同流合污,甚至在起草的制诰中讽刺贾似道,由此被强迫退休,这时的文天祥37岁。
理宗死后,宋度宗没当多久皇帝就死了,垂帘听政的谢太后继续宠幸贾似道,对文天祥等人的正确朕略方针不屑一顾,这就等于掐断了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公元1275年,为讨好元朝政府,谢太后下令封已经降元的吕文德为郡王。吕文德是谁呢?想必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对此人不会陌生,他就是南宋驻守襄阳的大将。虽然历史上的吕文德并不像小说中那般窝囊,但在大军压境之际封一名降将为王,无疑是鼓励投降行为。一时间,投降气氛笼罩着整个临安城。以文天祥为首的主战派积极备战,反对投降,谢太后逃跑不及,最终抱着5岁的孙子宋恭帝降元。
文天祥等主战派不甘为亡国奴,拥立益王为帝,组织军队继续抗元。但此时的南宋大势已去,文天祥最终兵败被俘。被俘后的文天祥始终拒绝元朝的威逼利诱,表示不会“事二主”。南宋的降官王积翁等人是文天祥的故交,想一起上奏皇帝释放文天祥,不过因为有人反对而放弃,所以文天祥最后还是死在了元朝的大刀之下。文天祥死后,留下许多爱国诗篇,这些诗篇是文天祥精神世界的反映,至今广为传颂。
公元1283年初,文天祥被元朝政府杀害。但他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精神却为人所钦佩,时人与后人对文天祥的评价相当高。
在文天祥生前,时人对他的评价就很高。宋理宗曾钦点文天祥为状元,他虽然昏庸,对文天祥的才学倒是很欣赏,评价文天祥“此天之祥,宋之瑞也。”与文天祥同朝为官的王积翁认为,论才干,“南人无如天祥者”。连元世祖忽必烈也曾对左右说道:“(文天祥)真男子也,不能为我所用,诚可惜哉!”
文天祥死后,后世对他也颇多赞词。元朝编修的《宋史》评价道:“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意思是,文天祥死后,世上那些喜欢高谈阔论的人说科举得不到伟人,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这就等于将文天祥评价为“伟人”了。明代负有盛名的士人蒋一葵将文天祥比喻为擎天一柱:“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清代乾隆皇帝也给了文天祥相当高的评价:“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陆以则说:“(范仲淹、诸葛亮、陆贽、文天祥)此四人者,皆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
众所周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抗击元朝的重要人物。那么,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英雄指的是为本民族作出不凡贡献的人,他们或以一项发明使本民族收益,或以一项特长为国争光,如钱学森也是民族英雄。
狭义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族英雄,它指的是在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作出贡献的人物,他们不怕牺牲和宁折不弯的品格足以为民族之楷模。此定论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也不论成败和身份,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算民族英雄。
不过近年来,随着各种思潮的兴起,不仅仅是文天祥,包括岳飞、卫青等历史人物的定位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人坚持传统的说法,认定文天祥等是抵抗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如今56个民族是一家,再将他们归为民族英雄是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但是,后一种说法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应以历史的眼光对待历史人物,如果历史人物的定位可以随意改变,那么历史和任人打扮的孩子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文天祥在宋元之际临危受命,兴义师以勤王,他宁折不弯,给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假设现代中国受到侵略和压迫,文天祥这样的人正是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文天祥都应是民族英雄。
对于历史名人,人们往往对其后代比较感兴趣,南宋文天祥为“宋末三杰”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名人”,那么文天祥后人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文天祥是宋朝江西庐陵人,文姓在当地是大族,而文天祥自小家境优越,娶妻妾共三人,生有六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与许多历史名人不同的是,文天祥虽遭逢乱世,其子女际遇却在史书上有比较明确的记载。文天祥先后育有两子,一子早夭,另一子死于军中瘟疫。《文天祥传》记载,文天祥驻军丽江浦使。军中流行瘟疫,士兵死者数百,而“天祥惟一子,与其母皆死”。文天祥有六个女儿,其第四女监娘和第五女奉娘死于乱军中,寿娘、定娘则在千里寻亲的途中双双病死。剩下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柳娘,一个叫环娘,她俩后来的遭遇更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