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莲 花
【唐】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本诗咏莲,从所处环境,姿态上赞美莲花。
更漏子·玉炉香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上阕写画堂中人所见,下阕从室内转到室外,写人的所闻。看似直率,纵笔而下,但须顿挫深厚,跌宕而有情致,似直而实纡也,而整夜不眠却仍用暗示,始终未曾点破,这就是直致中有含蓄之处。
清明日
【唐】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温庭筠的诗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唐】 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这首词写的很精练,紧抓采莲女月夜伫立凝思这一意象,用简洁凝练的笔法,层层递进,把少女那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境展露无遗。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与一体,可见其卓绝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唐】 温庭筠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
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
肠断,水风凉。
水风凉,当然也是实的,其实也是心境的感受。绿满逼人,水风浸骨,是爱情的,其实也是社会的。使爱情遭受如此折磨的,当然是由于社会的逼迫,正是只有他俩却要离开这一点相似之处,又可以引导人着眼于社会的逼迫。而如果抽去了或者隐去了本来是隐射或借喻的爱情之说,则就只剩下社会的逼迫了。这就是诗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伎。
拓展阅读:风流才子温庭筠
他才高八斗,文名颇盛,甚至得到皇上的赏识,却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他相貌奇丑无比,却一生风流,命犯桃花,其诗词也绮丽香艳,多描写深闺春情。
不少人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个人就是晚唐词人温庭筠,“花间词派”的创始人。
说起温庭筠,其实应该算是“官N代”,他的先世温彦博位居宰相,不过到了温庭筠这代,家世已经衰落。
也许是生性放浪不羁,对仕途也不大感兴趣,温庭筠快40岁才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却几次都没有考中。据分析温庭筠是受政治斗争所累,在步入科场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鄠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在家,便不得而知。
过了几年,温庭筠又去应试,这次却得了一个“救数人”的称号。原来科举考试对于“学霸”温庭筠来说算是小CASE,他早早便答完考题。却也不愿意闲着,“助人为乐”的温庭筠开始帮助身边的其他考生打小抄。主考官沈询见状,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其于帘前试之”。恃才傲物的温庭筠不高兴了,大闹起来,扰乱了科场。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
遥想笔者当年高考,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顾得上旁人。所以说温庭筠确非凡才。他到底有多有才?温庭筠别号“温八叉”,为何叫温八叉?孙光宪《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也就是说温庭筠叉八次手就能做成八句诗。三国时有曹植七步成诗,唐代又出了个“温八叉”。这让我们这些拼死读书才混上个大学文凭的苦逼青年还能不能笑看人生了?
别看温庭筠是个落魄的“官N代”,他在官场还是有一定人脉的。他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是好友,经常出入于相府,待遇甚厚。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献给皇上,并嘱咐他千万不要泄漏出去。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绹大为不满。
还有一次,唐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别人都对不出来,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绹不知“玉条脱”的出处,问温庭筠。温庭筠告诉他出自《南华经》,还讽刺令狐绹说:“《南华经》并不是十分生僻的书。相国在工作之余,还是应该多看点书啊!”温庭筠还曾经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绹无学。令狐绹更加恨他,对皇上说,温庭筠这个人啊,品行不好,不应该让他考试通过。这也是温庭筠一直未能中举的原因之一。
后来温庭筠又在地方做了几年小官,咸通六年,出任国子助教,第二年又当了主考官。曾在考场遭到压制的温庭筠这回算是扬眉吐气了。他严格以文判等,又公开挂出了30篇文章“以振公道”。这下温庭筠又得罪人了。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所榜诗文中又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更为权贵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遭受此次打击,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66年)冬抑郁而死。享年50多岁。
温庭筠和李商隐并称“温李”,两个人的命运也及其相似,都是才高八斗而抑郁不得志。只不过一个是积极进取而天不遂人愿,另一个则纯粹属于太过恃才傲物,情商过低。不过对于一向放浪形骸、不将权贵放在眼中的温庭筠来说,官场生活可能对他来说更加痛苦,倒是这种游戏花丛、醉生梦死的生活更加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