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人物形象的解析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分析人物形象;
2.挖掘人物形象背后词人想表达的深层意蕴;
3.学会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来描述人物形象。
三.教学时长: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学生收集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一)新课导入:以画入诗,明确画是用线条和色彩来塑造形象,而我们诗词是以文字来塑造形象。
幻灯片展示图画:柳宗元《江雪》
师:欣赏这幅画,同学们有没有联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诗呢?
生:……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应该能抓住画中的人物)
师:同学们很聪明,画是用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而我们的诗词是以文字来塑造形象。二者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呢?这个问题咱们暂时搁置,今天我们新学一首温庭筠的《菩萨蛮》,看看这首词中又塑造了什么形象。
(二)初读课文,析形象
师:咱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词。
生:诵读课文,进入诗词境界
师:读完这首词,说说这首词写什么呀?
生:(各抒己见,七嘴八舌)女人、美女、女人起床梳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回文本抓字词)
师:噢……原来这首词是刻画了一个人物形象,而且还是个女子形象,同学们还知道了词中写到这个女子起床梳妆打扮的全过程。那这个女子有什么特征呢?来,咱们再来读一读,同学们再关注得深入一点。
生:齐读课文。
师:再读课文之后,说说该女子形象有什么典型特征?
生:美、慵懒……
师:何以见得?(指导学生回到词中去找一些刻画人物最具表现力的词。)
生:……
师:(幻灯片展示关键字词)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明灭: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引入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用“颦”字来加深对“重叠”和“明灭”的理解。)
度:飞越,这里是纷披、散落之意。(这里形容头发蓬乱,丝丝袅袅,
半掩着面容,呈飞飘之状。)
懒:慵懒。
迟:动作迟缓。
师: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用得精妙的字词在词性上都有规律可循。比如他们大都是些什么词?
生:动词、形容词。
师:很好!刚才品读的经验告诉我们,分析诗词的形象、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要重点关注诗句中的那些能够传情达意的动词和形容词。
换而言之,把握住诗句中的精妙的动词和形容词,将有助于更为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
(三)三读课文,悟情感
师:比如,三、四句写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同学们带着词中主人公的情感,反复的诵读三、四句,找出最能体现主人公情感的两个字。
生:大声诵读,应该较容易的寻找到。
“懒”字和“迟”字,其词人虽无一字写情,却句句含情,言有尽却意无穷,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能够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竭力去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蕴。同学们试想想,自古女子都爱美,词中主人公却懒得打扮,这“懒”和“迟”透露了她怎样的心情呢?(该形象传递出怎样的情感?)
生:(惆怅、郁闷、抑郁)
师:如此绝世美人为何惆怅?
①深闺孤独。“女为悦己者容”
②青春易逝。“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本句化用唐五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的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有道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跟花儿一样,易开易落啊!
③盛年独处。“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词人没有精工刻画女子穿衣的动作,而是把视角停留在了女子身上“罗襦”的图案上,为何?有道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师:由此可见,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诗词来说,那些能够传情达意的关键词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它们才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师:同学们刚刚分析得很深入,很到位。那请诸位不妨再想想,温庭筠一大老爷们,怎就如此了解女儿心思呢?而且刻画的还是个极美却极惆怅的女子?
生:……
师:同学们鉴赏诗词不要忘了其根本——“诗言志”,所有的诗词无论塑造什么形象,最终都是借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志向。我们分析诗歌的形象,不仅要分析词人刻画的主人公形象,更要深入理解词人自己这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始终记住言为心声,诗山词海,声声传情。那么刚刚那个问题,同学们可否结合诗人生平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来谈谈你的认识呢?
生:……
师:词人表达了:对这种女性慵懒之美的赞赏,对青春年华虚度的感伤和惋惜,对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别忘了“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四)朗诵全词,练表达:
经过刚才一番探讨,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词又有了新的理解。下面,回到上课初搁置的那个问题。画是用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而诗词是以文字塑造形象,二者之间有无关联呢?后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每一首诗都应该是一幅画,读者读诗时,浮现在脑海中的那副画。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用心里最美的语言,描写这幅情景交融的人物画面,尤其要注意重点将刚才我们分析过的最精妙的字词突显出来。
生:创作,选取两三个同学来展示。
师:评价(对学生创作中,表现出重点字词,突出主题情感的地方要重点评)。
(五)课外拓展:
赏析温庭筠的《望江南》,并分析词中哪些词用得精妙?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花间才子荒唐事
领助学金,全用来寻花问柳
温庭筠和歌楼妓馆的关系之瓷实,几乎是他的一大成就,除了宋朝的柳永,很少有人能达到他这样的专业高度。喜欢拈花惹草仿佛是温庭筠与生俱来的天性,基本上是基因决定的遗传品质,因此简直不好意思轻易断言他是行为放荡。
和所有大才子一样,温庭筠少年时就名声在外。他到江淮一带游历,当地的一位官员姚勖很看重温庭筠的才华,给了他不少钱,也算是鼓励后辈发奋科举上进的意思。不承想温庭筠年纪轻轻就不学好,钱一到手,全都拿来花在小姐身上了。姚勖知道了气得不轻,拿板子打了温庭筠一顿后把他赶走了,给的钱就只好算喂狗了。
以后这家伙一直进士考试落榜,以至于他的姐姐固执地认为,这皆因为姚勖当年打了他。考试落第和多年前屁股上挨一顿揍之间的必然联系,按照通常逻辑是不容易被演绎出来的。温庭筠的姐姐居然能够把这两件事情扯在一块,固然是因为心疼弟弟,不过思路也着实够天马行空。有这样的宝贝弟弟,才会有那样的邪门姐姐,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姚勖后来去拜访这位好姐姐的老公,好姐姐问佣人,来的是什么人?佣人照实回答。温庭筠的姐姐一听火冒三丈,马上冲到客厅,一把拽住姚勖衣袖连哭带闹。姚勖没想到那么一笔拐弯抹角的陈年旧账会飞到自己的头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时就傻眼了。
温庭筠的姐姐这才说,我弟弟年轻风流,叫两回也是人之常情,至于被你暴揍一顿吗?现在闹得他一直没有混上个官职,全是你的.错!越说哭得越伤心,旁人好一通劝,她才算放了姚勖的衣服。姚勖被这飞来横祸吓蒙了,回去回过味来后越想越添堵,就此气出一场病来,直至把老命给气没了。
看来,这家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一场考试,连帮八考生答卷
可能个人生活作风是不那么严谨,不过温庭筠的才气真不是闹着玩的。
温庭筠刚到首都长安的时候,社会各界人士对他都极其推崇。温庭筠也不是浪得虚名,他不但文思敏捷得吓人,音乐方面也是大拿,号称只要是有弦的就能弹,只要是有孔的就能吹。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温庭筠从来不打草稿,两只手笼在袖子里靠着桌子,一会儿就万事大吉了。
这么大能耐却屡屡中不了进士,就是因为温庭筠考试作弊上了瘾,死活管不住自己。温庭筠作弊不是为了自己,那点题目对他来说跟玩儿一样,他自愿无偿帮助其他考生答卷,完全是大公无私型的。
每次进士考试,温庭筠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做完,然后顺便把周围考生的卷子全都给答了。而且通常帮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由此“救数人”的外号不胫而走。这种行为得到了广大考生的热烈拥护和爱戴,但主考官肯定不欢迎具有这样奉献精神的人,所以温庭筠文章作得虽好,但要拿有效成绩可就难了。
温庭筠考试作弊的名头实在太响,沈侍郎主考的时候,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座位,就像小学老师“优待”特别淘气的学生一样,让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卷。这样温庭筠就不能帮别人捣鬼,既维护了考场纪律,而且温庭筠的进士也能到手了,本来也是好意。
然而温庭筠却因为不能作弊,觉得非常不爽,到了晚上很不高兴地交卷走人了。事后主考官一问,温庭筠洋洋得意地吹嘘,虽然被严密监视,不能亲自代替别人答卷,但还是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近乎作弊狂了,主考官只能再次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醉酒夜游,被虞侯一顿暴打
温庭筠在长安和裴诚、令狐滈等人臭味相投,一起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但因为他确实本事不小,温庭筠也得以出入宰相令狐绹的门庭,令狐绹也很把他当回事。
当时皇帝老子喜欢《菩萨蛮》的曲调,令狐绹为了拍马屁,投其所好把温庭筠最新原创的《菩萨蛮》词假充自己的作品送给皇帝,并且一再叮嘱温庭筠不要说出去。以温庭筠的轻浮油滑劲,他哪里管得住自己的嘴?令狐绹前脚刚嘱咐完,温庭筠后脚就到处宣传给皇帝的《菩萨蛮》是自己的最新词作,恨不能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弄得令狐绹很是下不来台。
一次,令狐绹问温庭筠“玉条脱”的出处,温庭筠告诉他出自《南华经》,然后又忍不住老气横秋地挤对令狐绹:《南华经》也不是什么生僻的书,丞相公务之余,没事也该多看看古书。私下里温庭筠还编派令狐绹是“中书省内坐将军”,意思是令狐绹虽然在中书省做宰相,学问却不过是武将的水平,气得令狐绹七窍生烟。
令狐绹待温庭筠不薄,温庭筠也不是不想弄个一官半职威风威风,要不就不会没事老参加进士考试玩了。所以从哪方面讲,温庭筠这么耍弄令狐绹都说不过去。后来温庭筠自己混得不好,却抱怨是因为令狐绹不够哥们儿,不照应兄弟。要是温庭筠这么张狂,令狐绹还提拔他,堂堂宰相不就太犯贱了吗?
后来温庭筠混得不如意,就又去江苏一带闲逛。到了那里还是那副臭德行,快60岁的老头子了,还和一帮不良少年一起喝酒狎妓。一天晚上,温庭筠又喝高了,犯了宵禁的法令,不巧正遇到巡夜的虞侯。估摸温庭筠又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那个劲头,犯了错误还比谁都横,结果他被揍得满地找牙。
恰好此时令狐绹被平调到江苏负责军政,温庭筠就不长记性地跑到令狐绹那儿去哭诉。令狐绹还是够讲交情的,抓了那个虞侯准备收拾一顿给温庭筠出气。虞侯一肚子不服气,把温庭筠当晚的丑态全抖了出来。令狐绹一听没错,这哥们儿就这熊样,不能怪人家严格执法,只能把虞侯放了了事。古人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温庭筠好赖是个士人,大概自己也觉得这事有点丢人,还特意跑到长安各处找高官请求伸冤。温庭筠本来名声就不好,这下更臭了。
没啥见识,错把皇帝当小官
就凭这么个脾气,不论搁在哪朝哪代,温庭筠想往上爬都是痴人说梦。何况他还用他一贯的温氏派头,直接把皇帝老子给得罪了。
据说皇帝曾一时兴起微服私访,在客栈遇到了温庭筠。可怜温庭筠一辈子官职低微,压根没机会见到皇帝爷爷,所以不认识。不认识就算了,谁知他还神气活现、居高临下地摆老资格说,你是司马、长史那类小官吧?皇帝说不是。他还接着问,那是参军、主簿那个档次的吧?把九五之尊当作不入流的混饭吃的小干部,实在太没眼力了,还给了皇帝一个傲慢轻狂的印象,这相当于给自己的仕途判了一个死刑。
65岁的时候,温庭筠弄了一个国子助教干,由此得到了他人生当中最后一次得罪人的机会—温某人是从来不浪费这种大好时机的。
第二年,温庭筠多年媳妇熬成婆,当了一回主考官。这次换了位置,温庭筠就改了玩法,考试结束,他别出心裁地把自己认为出色的30多篇文章给张榜贴了出来。偏偏这些文章不少都是讽刺官场仕途的,这下把宰相惹火了。这位宰相就没有令狐绹那么好相处了,他直接把温庭筠贬到了河南。好在温庭筠这次干的还不算是坏事,考生们为他大鸣不平,多少算是一个安慰。临卷铺盖从京城滚蛋的时候,考生们齐齐来送温庭筠上路,争相赋诗为他送行。这大约也是温庭筠平生最得人缘的一次吧。
离开长安不到一个月,这位奇才就在郁闷中死去了。
温庭筠虽轻佻放荡,但在他活跃的时期,他的诗词曾给人强烈的冲击。在他身后,他的浅吟低唱深远地影响了历代才子名家。他所创作的那些动人的作品,足以使人忘记他的那些放荡不羁,对他的荒唐狂悖不过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