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问好。
师:《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已经学过了,现在徐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
屏幕显示:
请解释以下文言词语:
下见小潭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请翻译以下句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下见小潭”的“下”是“向下”的意思。
生:“斗折蛇行”的“斗”是“像北斗星那样”。
生:应该是“像北斗星一样曲折”。
师:好,请坐。
生:“斗折蛇行”,“蛇”,像蛇一样。
师:像蛇一样蜿蜒前行,“犬牙差互”的“犬”呢?
生:像犬牙一样。
生:像狗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师:这四个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都属于“名词作状语”。
师:对,名词作状语。蒲松龄的《狼》,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特殊用法的词语,记得么?
(学生表示不记得)
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有印象吗?“犬”是什么意思?
生:像狗一样。
师:也是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蹲坐。翻译句子,哪位来试试。
生: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林围绕,寂寞,无一人,感到寒气透凉,幽静深远,气氛清凉。
师:请坐,有没有补充的?好,请这位女生。
生:最后一句应该是“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师:谢谢你。这个句子的翻译大家要注意了,“悄怆幽邃”,“幽”就是幽静,“邃”就是深邃。“悄”、“怆”的部首和什么有关?
生:心。
师:是的,与“心”有关。“怆”,“悲怆”、“伤心”。“悄怆幽邃”,就是“幽静深邃,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刚才这位同学在翻译的时候,还缺了一个内容。
生:“我”。
师:对了,翻译的时候要把省略的主语“我”加上去。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自言自语翻译一遍。
(学生自由翻译)
师:好了,同学们第一课时的学习,学得很扎实,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文言欣赏,首先请看课文的题目——《小石潭记》,如果要在中间加一个字,你觉得加哪个好?
生:我认为要加“游”字,“小石潭游记”。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观赏了小石潭的景色,所以是“小石潭游记”。
师:作者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呢?
生:水,鱼,石头。
生:还写了小石潭周围的一些景物,如竹子、树木、藤蔓、溪水。
师:你说得真好,这篇游记,不仅写了小石潭本身,还写了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这些景物,各具情态,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读课文,试着用一个字完成填空。
屏幕显示:
小石潭之景,真乃各具情态。“如鸣珮环”,其声可谓( )矣;“参差披拂”,其姿可谓( )矣;“游鱼细石”,其水可谓( )矣;“与游者相乐”,其状可谓( )矣;“明灭可见”,其源可谓( )矣;“竹树环合”,其境可谓( )矣。
(学生读写)
师:好,你先来。
生:“如鸣珮环”,其声可谓“脆”矣。
师:清脆悦耳的响声,是泉水激石的美妙声响。继续。
生:“游鱼细石”,其水可谓“清”矣。
师:这里明写游鱼细石,实际是为了表现水的清澈。
生:“竹树环合”,其境可谓“凄”矣。
师:“凄清”,很好。
生:“参差披拂”,其姿可谓“动”矣。
师:写的肯定是动态之美,但一个“动”字还不足表现它的姿态。
生:“柔”?
师:“柔”,就是一种姿态,情态。继续来。
生:“与游者相乐”,其状可谓“活”矣。
师:非常好。活泼,除了“活”,还可以填什么字?
生:“灵”。
师:为什么用“灵”字呢?
生:灵气,这里的鱼儿好像有灵气,通人性。
师:灵气,多好。子非鱼,但知鱼之乐。还有一个空格,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明灭可见”,其源可谓“远”矣。
师:为什么用“远”?
生:作者说,“不可知其源”,就是说“源头在很远的地方”。
师: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可知”的原因除了“远”,还可能有其他因素。
生:“明灭可见”,是说“有的地方看得见,有的地方看不见,模糊”。
师:是朦胧的,隐约的。徐老师想到的一个字是“幽”,幽径的“幽”,幽远的“幽”。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填空的话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小石潭景物的美。
(学生读)
师:作者到小石潭来观赏了这里的景色,写成了文章,所以叫“游记”。之所以说这是一篇游记,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生:因为是游玩的,所以是“游记”。
生:我认为他不仅游玩了,而且观赏了小石潭以及周边的景色,所以是“小石潭游记”。
生:最后一段写了“同游者”。
师:那不写“同游者”就不是游记了?
生:我认为是第一段第一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这是他的行踪,交代行踪,所以是“游记”。
师:行踪,很好啊,除了第一段第一句,文中还有哪些表示作者行踪的词句?
生:我认为“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也是。
生:我认为还有“潭西南而望”和“坐潭上”也是。
师:好。
生:还有“近岸”。
师:不错,由远及近。
生:还有“潭中”。
师:是潭中的鱼,作者可没有涉水到潭中去。
生:还有“记之而去”。
师:“去”是什么意思?
生:离开。
师:对,写了“到”,也写了“离”。游记,离不开行踪的,根据行踪来写景,叫“移步换景”。(板书)行踪变了,看景物的视角要不要变化呢?
生:要。
师:譬如说“下见小潭”,这个“下”是什么意思呢?
生:向下。
师:“向下”是怎么看?
生:俯视。
师:俯视,也叫?
生:俯瞰。
师:对,从高处往下看。“鸟瞰”,是不是“鸟在看”?
生:不是,是形容像鸟一样在看。
师:对,这个“鸟”字也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现在,我们来看看随着行踪的`变化,作者写景的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近岸”是看潭面,“潭中”是看潭的内部,“潭西南而望”是看潭的源头,“坐潭上”是看环绕小石潭的内容。
师:基本说到点子上了。“潭西南而望”,是怎样的视角?
生:我认为是“眺望”。
师:既然是“眺望”,那“近岸”是什么视角?
生:近看。
师:靠近了细细地看。
生:细望。
师:可以,细望,细视,有个词语叫“定目细视”。“竹树环合”是什么视角?这位女同学来说。
生:向四周看。
师:换用一个雅致的词语,叫什么?
生:环视。
师:换个常用的词,叫什么?
生:环顾。
师:“环顾四周”。好,有鸟瞰,有近望,有远望,还有环顾。其实还有一个视角没有写,“乃记之而去”。作者离开了之后还会怎样看?
生:还会“回望”。
师:对,回望。我们在写游记时要根据行踪的变化改变不同的视角,这样,景物的特征就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来了。有了景物,写了行踪,选择了视角,,是不是就是一篇很优秀的游记了呢?还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大家猜猜是什么?
生:应该是抒情。
师:为什么?
生:作者写这里的景色,说明他喜欢,说明他有一种对景物的感情。
师:说到了一个关键词——“感情”。如果不带有感情,景就是死的;有了感情,在眼睛里看到的景就是活的。所以,游记的生命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生:一个“乐”字。
师:请坐,同意的举手。(部分学生举手)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我认为是“凄神寒骨”的“凄”,很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