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随堂练习与答案
《小石潭记》语言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生动,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下面是课文的随堂练习与答案,希望你能喜欢。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篁( )竹 清洌( )佁( )然 为坻( ) 翕( )忽 怆( )
为屿( ) 为堪( ) 幽邃( ) 俶( )尔 差 ( )互
二、解释加点字
①下见( )小潭 ②隔篁竹( ) ③如鸣佩环( )
④心乐之( ) ⑤水尤( )清冽( ) ⑥近岸( )
⑦青树翠蔓( ),蒙( )络( )摇( )缀( )
⑧参差( )披拂 ( ) ⑨潭中鱼可( )百许( )头。
⑩无所依( )⑾日光下( )彻( ),影布( )石上
⑿佁然( )不动;俶尔( )远逝 ⒀往来翕忽( )
⒁斗( )折蛇( )行,明灭( )可见
⒂犬牙( )差互( )⒃凄( )神寒( )骨
⒄悄怆( )幽邃( ) (18)其境过清( )
(19)不可久居( ),乃( )记之而去( )(20)隶( )而从( )者
三、一词多义
(1)环 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2)清 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4)以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5)而 潭西南而望 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6)其 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7)为 为坻 全石以为底
(8)之 心乐之 全石以为底
(9)差 参差 犬牙差互
(10)从 从小丘 隶而从者
(11)乐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四、词类活用
1. 心乐之 2.从小丘西行 3.日光下彻
4.斗折蛇行 5.犬牙差互
五、判断句式
1.心乐之 ( ) 2.斗折蛇行 ( )
3日光下彻 ( ). 4.坐潭上 ( )
5.如鸣佩环( )6.全石以为底( )7.卷石底以出( )
六、翻译下列句子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0、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七、填空
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因为他生于河东,又称 。
本文的体裁是 。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
2、 本文按 顺序写: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3、 小石潭的特点是
4、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 的写法,“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5、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是发现小石潭的句子
(2) 描写小石潭的全貌的句子
(3) 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4) 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5)描写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句子
(6)溪水曲折蜿蜒的句子
(7)岸势参差不齐的句子
(8)侧面写水清的句子
(9)表现潭上凄凉寂静气氛的句子
(10)离去的原因的句子
八、问答题
1.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2.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九、比较阅读
(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