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圆明园的毁灭》后的启示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窦桂梅老师带着她的“圆明园”,在两节课的时间里,让我们有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课程新理念绽放异彩。我禁不住从心底里呼唤:语文课,就该这样上!
一、在主题性阅读中整体建构
过去,我们的语文往往着力于一篇篇课文独立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经历着初读感知,精读理解,复读升华的过程,老师意在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提供的信息准确、深刻、全面地加以领会,将文章的全部精华加以解读、运用。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师生均关注信息的整合,但往往是一些相关知识的拓展。抿心自问: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片断”的知识不是被学生遗忘就是孤立地存在,学生除了掌握一些字词之外,似乎什么都没有了。今天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我不禁豁然开朗。窦老师的课最惊人之处,是她在课中实施了主题教学,即以“圆明园”为主题进行建构,用《圆明园的毁灭》带动多篇,有文章(雨果的《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有李大钊的诗,有文章的主要片断。通过这些内容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的阅读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不同的侧面解读了“圆明园”这一主题。
教学中,窦老师紧紧围绕“圆明园”这一主题,以“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的教学思路引领全文。她先从“圆明园”入手,在学生通读《圆明园的毁灭》和《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后,引导学生结合其中的任意一篇交流自己对“圆明园”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走近圆明园。然后以一首小诗:
“……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把学生带进圆明园,通过图片展示、更换词语、数字计算等方式,重点讲述了“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让骄傲、自豪之情溢于学生心中,继而拓展到雨果的文章,学习雨果写圆明园的精彩之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座语言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从中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圆明园的辉煌。接着,窦老师用沉重而高昂的两个“然而,然而”把学生带进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当中结合李大钊写圆明园的诗:“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发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和雨果的评价:“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作为补充资料,使学生的情感由自豪升华到痛恨,使学生的认识由走近圆明园到走进圆明园。最后,窦老师还原历史,出示一些写圆明园文章的片段,其中有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许多当地的中国老百姓又进入园内抢劫;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带的路……并让学生讨论:“这时再看圆明园,它是什么?”此时此刻,圆明园的毁灭留给学生的已是一种耻辱,一种思考。这样,窦老师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多角度地组合在一起,学生对“圆明园”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得以一次次提升, “圆明园”所体现的真挚情感一次次激荡学生的心灵。
这样的主题建构教学区别于以往一篇带多篇无主题的大量阅读,而是使多篇文章汇聚于一个焦点,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内涵,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学习的过程正是学生知识积累、情感熏陶、心灵震撼的过程。
二、在个性化阅读中主动感悟
阅读的过程是“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假若欠缺学生个体对文本的作用,文本无异于普通纸张上的有序的铅字排列。窦老师的这两节课就是师生“在人家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趟,从而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感悟的过程。
窦老师出色的个性化教学充分体现在朗读指导上。
师:读了英法联军任意毁坏圆明园这段文字,你的心情怎样?
生:愤怒
师:请你用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出示抢的镜头,毁的镜头),有感受吗?请通过你的声音,把感受送到课文里去。
生读出各自的感受。
师:把你们读书的感受表述出来。
生:心疼。
师:任意的毁掉,你心疼呀,请你读。
师:实在运不动的就用火烧,那是在抢你的心,揪你的心呀,你再读。
师:还有哪些不同的滋味?
生:悲哀。
师:请你悲哀地读。
师:你有什么滋味?
生:悲愤。
师:请你读出心头的悲愤。
可以看出,窦老师的朗读指导完全摒弃了技术化的痕迹,而是着眼于开掘人物的`内在心理,引导学生在跟人物形象作跨越时空的对话后,进行恰当的个性化的朗读外化。学生似乎觉察自己幻化成了心中的人物,文本的语言成了自己内心的发抒。
三、在自省延伸中孕育人格
在课后结束的讲座中,窦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发人深省的事:有一次,她到日本作学术交流,她应邀到一个体育场馆观看中国对日本的足球比赛。当中国队大比分落后时,场下的中国球迷怒气冲冲,摩拳擦掌,厉声责骂中国足球队员是笨蛋是乌龟,更甚者竟报以震耳欲聋般的“喝倒彩”。旁边的日本球迷见此情景便不动声色地说:“中国人最让人瞧不起的就是素质太差,虽然他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但是人的思想觉悟依然是最落后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窦老师的心,她为中国球迷的行径感到痛心,更觉肩负的担子是如此的重,因为她认为小学阶段对一个人品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她的课堂,她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让学生自省,就是通过文本把思考留给学生,让学生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走上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丰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窦老师就引用了罗曼?罗兰的话:“在读书时,我们应该边读边思,从中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获得情感上的收获。”并提出了三个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圆明园毁灭了,被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这样,在课始就让学生把情感沉淀成思考。课中紧紧围绕“圆明园”这一主题,重点讲述了“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和被毁灭的情景,使学生的情感从自豪上升到憎恨,但窦老师并不仅仅让学生的情感停留在一个 “恨”字上,而是引导学生从“恨”当中去思考问题,去酝酿情感,去寻找力量,且看她巧妙的指引:
师:我们这一代要理智地走出圆明园,难过之中要坚强地走出来,没有对错,重回历史,假设可以回到144年前,你是皇帝,大臣,或者你是士兵、百姓,你会怎么做?
生1:我是士兵,连圆明园都保护不好,我这个士兵怎样当啊!
生2:我是百姓,气死我啦,当今的皇帝太腐败了,我们老百姓会组织义和团,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生3:我是皇帝,圆明园的毁灭葬送了两代人的心血,是中国巨大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损失,我这个皇帝真的要好好检讨一下呀!
生4:我是大臣,昏君腐败,他撒手不管,我就用身体挡住英法联军,不让他们进去圆明园。
师:问问亲爱的同学们,回头看看课题,面对圆明园,你的愤怒,你的恨仅仅停留在毁灭上吗?“圆明园”这三个字仅仅停留在课前的三个画面吗?在你脑子里,圆明园成了什么?
生1:成了落后。
生2:成了耻辱。
生3:成了中国人前进的动力。
生4:成了压在我们心上的石头。
生5:成了我心中的偶像,我心中的一个向往。
师:我们再次回到圆明园,光停留在一个口号上,光停留在一个情感上,还不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怎样自信地活着,我们还要好好思考这三个问题:“圆明园毁灭了,被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
师:课结束了,老师送你们三句话:“只要活得好,只要人活得好,只要人活得有尊严。”
下课后,有两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向窦老师表述自己的见解:圆明园不能重建,因为它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只有记住这个“痛”,才能使国人警醒,落后就要被挨打。可见,学生已自省了,已把对圆明园的那份“痛恨”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开掘自己的智慧。关于“圆明园是耻辱”的感悟,关于如何从这“耻辱”中吸取教训乃至关于诸多人生的思考,都将伴随着他们一道慢慢走远。———这就是自省的力量!
新课程理念观照下的语文课程如何实施,窦老师的这两节课留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立体的———追求情感的课堂:心灵交汇,情感交流,让书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追求感悟的课堂:整体感悟,细处摄神,以人文性统领工具性;追求自省的课堂:教师、学生、文本乃至环境(听课教师)都成为了课程资源而被充分利用,思想在共同期待的话题中流动,资源得到了互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