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竟是这般寂寞与无奈。--余秋雨《千年一叹》
2、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余秋雨《文化苦旅》
3、思念中的一切都比现实美丽。--余秋雨《行者无疆》
4、冰岛的魅力和恐怖,都在严冬。--余秋雨《行者无疆》
5、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的。--余秋雨《文化苦旅》
6、修善,总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损坏。--余秋雨《文化苦旅》
7、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泪。--余秋雨《千年一叹》
8、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余秋雨《文化苦旅》
9、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余秋雨《文化苦旅》
10、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余秋雨《霜冷长河》
11、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余秋雨《北大授课》
12、流浪者的本性:不在乎脚下,只在乎远方。--余秋雨《行者无疆》
13、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余秋雨《文化苦旅》
14、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许,身后正是沉默的缘由。--余秋雨《文化苦旅》
15、人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余秋雨《霜冷长河》
16、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住日月。--余秋雨《行者无疆》
17、青春的力量无可压抑,即便是地狱也能变成天堂。--余秋雨《行者无疆》
18、放纵的结果只能是收敛,挥洒的结果只能是服从。--余秋雨《行者无疆》
19、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定埋藏着最深刻的逻辑。--余秋雨《行者无疆》
20、一个人最值得珍视的是仁慈的天性,这远比聪明重要。--余秋雨《君子之道》
21、一八九九,深秋,离二十世纪只隔着三阵风、一场雪。--余秋雨《中国文脉》
22、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
23、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余秋雨《行者无疆》
24、圣洁总会遇到卑微,而卑劣又总是振振有词,千古皆是。--余秋雨《千年一叹》
25、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躯,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余秋雨《行者无疆》
26、不关顾别人的存在,其实恰恰是对别人存在状态的尊重。--余秋雨《欧洲之旅》
27、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余秋雨《借我一生》
28、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余秋雨《文化苦旅》
29、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余秋雨《霜冷长河》
30、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余秋雨《千年一叹》
31、人生如戏,角色早就定了,有人永远是打手,有人永远挨打。--余秋雨《吾家小史》
32、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辉煌,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余秋雨《行者无疆》
33、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透露了永久是什么。--余秋雨《千年一叹》
34、历史感受和现实感受很难分开,因为文明本身就有上下的'粘连性。--余秋雨《千年一叹》
35、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余秋雨《北大授课》
36、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余秋雨《文化苦旅》
37、如果忘记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与别人争夺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余秋雨《霜冷长河》
38、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余秋雨《千年一叹》
39、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余秋雨《千年一叹》
40、不是急流险滩,不是崇山峻岭,而是夜雨,使无数旅行者顿生反悔,半途而归。--余秋雨《夜雨诗意》
41、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余秋雨《行者无疆》
42、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余秋雨《山居笔记》
43、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余秋雨《文化苦旅》
44、再矮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余秋雨《文化苦旅》
45、该庆幸的是年岁还轻,时光未老。怕只怕杜鹃过早鸣叫,使百花应声而凋,使荃蕙化而为芽。--余秋雨《译离骚》
46、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是让别人受了苦。--余秋雨《文化苦旅》
47、人世间总有一些不管时节、不识时务的人,正是他们对时间的漠视,留下了时间的一份尊严。--余秋雨《借我一生》
48、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停停走走,不停的自我耗损,又不断的为自我耗损而再耗损。--余秋雨《文化苦旅》
49、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类磨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余秋雨《千年一叹》
50、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余秋雨《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