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2、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4、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5、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全文,完成下列自学提纲:
1、给下列词注音:
恶(wù) 箪(dān) 蹴(cù) 乡(xiàng)羹(gēng) 妾(qiè)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分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吗);呼尔而与之(给);与臣而将四矣(和)
(2)而:蹴尔而与之(就);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却)
(3)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行者休于树(在)
(4)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个,这样);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5)舍: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放弃);舍其船(离开);屋舍俨然(房舍)
(6)使: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如果);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出使)
(7)也:鱼,我所欲也(表示判断);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呢)
(8)尔:呼尔而与之(语气词);尔安敢轻吾射(你)
(9)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二者不可兼得(得到)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第二课时
一、作者介绍:
二、资料助读
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同情心)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3、《吕氏春秋》中说“人生有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三、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语气、语气、节奏、顿挫的技巧,并注意以下长句的断句。
(1)不为苟得也(wéi)。(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四、研读,感悟文本。
1、孟子的文章大气磅礴,阐明道理深奥而透彻,这种效果得益于作者写作手法的高妙,初识文章后,你感到通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小结:对比。
2、用对比手法阐明了什么道理?
小结:开头用“鱼”和“熊掌”对比,说明“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接着用“生”和“义”相对比,目的是为了说明“舍生面取义”。这样开篇的目的是阐明了人在选择两种“不可得兼”的东西时要“择优而从”
还有对比吗?
小结;有。“舍鱼而取熊掌”和“舍生面取义”对比,得出了‘义’的价值高于“生“的价值。这叫“类比”。
资料显示: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的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
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读“生亦我所欲……则凡可以得辟患者何不为也?"思考作者是为了说明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小结如下:作者先从正面说明“生”与“有甚于生者”的“义”,“死”与“有甚于死者”的“不义”相对比,论说“义”是“甚于生”的“所欲”,“不义”是“甚于死”的“所恶”。接着从反面论说“义”是“甚于生”的“所欲”,“不义”是“甚于死”的“所恶”。通过对比,道理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义”是人生最高境界。
“义”是存在于世间最好的东西。那么这摸不着、看不到的抽象的“义”存在吗?
小结:存在。作者在后文有两句话就举例论证有些人为了“义”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些人为了舍弃“不义”而“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为也”。这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义”的'存在。
作者通过以上对比道理论证和对比举例论证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结:“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教师小结过渡:行文于此,作者阐明了“义”是“甚于生”的“所欲”;“不义”是“甚于死”的“所恶”。既然世界上有比生更好的“义”存在着,那么,我们在对待“所欲”时理解所当然是“择义而从”!也就是当“所欲”和“义”不可兼得时,要勇于做到“舍欲取义”。这是作者在本文中观点的一部分。下面的一句话如何理解?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者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结:“贤者”与普遍人对比:论述人人都有“是心”,只不过是“贤者”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舍欲取义”之心,而普遍人则是常常丧失“是心”。同时这句话目的也是在激励人们崇尚道义。
这句话印证了课前资料中孟子的那句话?
小结:性善说。“是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舍生取义”之心。
板书如下:
学习第二部分,第二段举了两个例子,证明了什么?
小结:第一个例子“行道之人”、“乞人”不屑接受这“一箪食”,因为他们以接受了这样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为“羞”,所以宁可死也不受之,表现了他们的“羞恶之心”。第二个例子说明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行为是“见利忘义”、丧失“本心”的表现。这里还有两组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生”之大欲与“利”之小欲相比。从资料中可知,“生”是人的六欲之首,通过对比,我们明确了“羞恶之心”就是“义”的内涵。若将“生”之大欲放弃,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
文中三组对比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若得到这“宫室、妻妾、所识穷乏者得我”等身为之物而行“不义”是“舍义取利”,是丧失了“本心”。这“本心”就是“是心”即保持“羞恶之心”。所以人应该不为那些身外之物所累,做到舍弃物欲、情欲、名欲等身外“小欲”;进而做到当“生”与“义”不能兼得时,应该舍“生”之“大欲”。即固守本心,舍欲取义!这就是本文的论点。
总结:固守本心,不为利所动,不为势所屈,在生与义相冲突的时候,能够勇于舍生取义!这就是大义凛然的孟子!让我们重读课去体会它。
品读,走进文本
作者在论证论点过程中,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语言特点如何?
小结:第一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并用类比论证引出论点。提出论点后正反对比论证论点(也是道理论证),接着是假设论证。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语言上:运用了比喻、对比;二段用了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说话人显得义正辞严。
课堂小结:
人,生而有欲。孟子以其超越时空的智慧告诉我们要固守本心 ,舍欲取义,想信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摒弃一已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作业:
搜集”舍生取义“的实例为少于三个;
以“大气孟子”或者“舍欲取义”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
积累:
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3、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