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堂教学断片剪辑
我一直以为读解现代诗歌,在扣紧文本的语言层的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穿插、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要利用互文性阅读的观念,指导学生学会参读、印证,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诗歌鉴赏教学中,阅读对话与教学对话是彼此交融的。比方说今天在高一(2)班讲《再别康桥》一课,我说:诗歌往往是多解的,比较多的人是从社会学角度来解读《再别康桥》的,将这首诗歌看作是作者政治理想幻灭的象征。诗歌中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物象构筑的意境,其实是诗人“康桥理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象征)和诗人自我理想(所谓“单纯的信仰”,即胡适所言的“爱”“自由”“美”)的投影。首尾两次重现告别的场景,“轻轻”“悄悄”的反复咏叹,以及“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轻声告白,其实是诗人在与“康桥理想”作无奈的诀别。这是一个绚丽的隐喻,他在美欧的游学所秉持的理想“善用其所学,以利导国家”最终还是落空了。在此意义上讲,《再别康桥》折射出一个进步的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完美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心灵的苦闷与彷徨。倘若从爱情婚姻角度(这算不算是社会学?)看,这首诗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
正讲到这里,有一个女生脱口而出这是写给林徽因的。于是我在简要归结了这首诗歌主题的三个常见观点(惜别美丽康桥、热爱美丽自然、折射心灵苦闷)之外,加了一句“独自重温的甜蜜旧梦”),我对学生的旁逸斜出的.发难,欣喜而兴奋,于是就请她给同学们介绍她所知道的林徽因的故事,她侃侃而谈,她还提到徐志摩的飞机罹难,正是因为为了从国外赶回北平亲自聆听林徽因的一个讲演会。同学们都被这一段经历给吸引住了。然后我顺势补充介绍了关于徐、林二人在英国康桥的浪漫经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式的爱恋是甜蜜忧伤而永恒的。他之重游康桥,写成此诗,其实也正是他对那段甜蜜恋情的凭悼。在这一环节的对话互动中,学生的视界和教师的视界尽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二者却在一个点上融合了。教师的引介和补充,使对话逐层展开,使学生深入文本。我一直以为,解读诗歌不能“只见文字不见人”,而要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的语言层,去窥探作者的心灵世界。一个诗歌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一个读者其实就是一个创作者,阅读诗歌其实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在高一(2)班讲此诗中的绘画美时,我还顺便介绍了诗人所受到的罗素哲学的影响,如“人是自然的产儿,就好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我所知道的康桥》)这一观念是源自罗素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东西”(《我的信仰》),这样就帮助学生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再别康桥》一诗中,第二至五节中写康桥风光景物的清新自然宁静安谧的画面,正是诗人与自然相亲相融的表现。“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见诗人对康桥的沉醉与自失。
在高一(1)讲《再别康桥》,曾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诗人本意是再别康桥,但是诗人却在诗歌的首尾反复说“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为什么的?有一个同学回答说:“这是因为云彩五彩斑斓、美丽多姿,把康桥风景、康桥理想比做西天的云彩,那明艳夺目的晚霞,表明诗人对康桥美景的热爱,对自己毕生所求的‘爱、自由、美’的‘康桥式理想’的珍惜。”为什么用云彩作喻而不用别的什么呢?我将问题引向更深一层,有一个男同学说:“因为云彩多变,可望而不可即,常常是转瞬即逝,这象征了诗人理想的幻灭,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失落。”在这样的对话中,诗人现代诗创作艺术的追求“美”就渐渐地浮现出来了,还有一个同学讲,这样写,更显出轻盈与空灵,我补充到:“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离不开互文参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促成文本深度解读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