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向历史齿轮的宰相张九龄

秦风学

推向历史齿轮的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公元678年,在广东韶关市出生,张家能在韶关落脚,是从他爷爷的爸爸那辈开始的,张九龄的曾祖父叫张君政,是韶关长史,按照职位,属于副市长的级别。

  张君政的长史,在这里做了十几年,因为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错,儿子、孙子都进入了官场,但是官不大,类似县令、参军的位置,直到张九龄的出现。

  经过祖辈三代人的打拼,张家在广东,算是根深蒂固,和官场的大人物,也能联系上,而张九龄从小读书成绩很好,为了孙子能有一个更好的前途,家人们从张九龄的小时候,就开始了铺路。

  能进入官场,名声特别重要,这意味着起点比别人更高。

  唐朝早期的诗人王勃,经过家人的安排,和当朝宰相取得了联系,通过写信,发表自己写的诗篇,为的就是得到宰相的一句好评:此神童也!

  在文人圈,有了这句评语,名气就算打响了。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写的好不好,主观因素太多了,大家觉得你有名,那文章自然是好的,这个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影响非常大。

  诗人陈子昂,上京赶考了两次,都是名落孙山,后来出一千两银子,买了把胡琴,将文章自比胡琴,珍贵却没人赏识,为了引起重视,直接把胡琴砸了个稀巴烂,从而成名,第二年,就得了个进士及第。

  张九龄的家族,打通不了宰相的门路,在广东,还是吃得开的,所以第一封信,他写给了广州刺史王方庆。

  结果就简单了,王方庆给张九龄的评价:此子必能致远。

  当然,张九龄本身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毕竟到了王方庆这种级别的官员,如果对方能力不达标,要开口给个极高的评价,等于砸了自己招牌,钱再多,也是不会干的。

  公元702年,24岁的张九龄考中进士。

  一年后,张九龄写了第二封信,对方是策论排名第一的张说。

  张说是文化圈的名人,看到张九龄的信,也很欣赏,但是能为张九龄说话,除了信的内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张说落魄了。

  因为帮宰相魏元忠说话,被流放到广西,路过韶州,张九龄的父亲就安排,让张说给小家伙一个评语。

  为了这个评语,张家给张说的好处,无非是在他落魄的时候,保证吃饱穿暖,不会受罪。

  这是张九龄和张说的第一次见面,此后两家的关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神龙革命后,回到京城,开启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三次当选宰相,为了当年的一个承诺,把张九龄当成了自己人,因为两人都姓张,结成了本家亲戚。

  对于张九龄来说,投奔张说,是进入仕途的捷径,但不可避免的是,张九龄的职业生涯,和张说捆绑在了一起。

  公元713年,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随后张九龄也被姚崇罢免,回了家。

  为了摆脱张说的影响,张九龄做了一件,当时看来特别无私的事情,向中央上交提案,内容是修建梅岭古道。

  梅岭古道从广东的南雄市,到江西大余县,是条山道,在秦朝,也有一条,主要用于军事,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路也造的不好,通行不便,张九龄便上书朝廷,重建一条。

  朝廷的.批文很快就下来了,但是修路的钱,得自己想办法。

  造路修山,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最能得到民心,也能得到国家的肯定,公元718年,张九龄重返京城,担任礼部员外郎。

  正所谓好事成双,三年后,张说从幽州归来,进入政事堂,担任中书令。

  大靠山回来了,在官场混得不怎么样的张九龄,迎来了最好的机会,在公元723年,升职成为中书舍人。

  照着这个模式,发展下去,等到张说光荣退休,中书令的位置,就是张九龄的,高官厚禄,也是指日可待。

  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无论张说如何推荐,皇帝就是不批,张九龄的官,中书舍人成了尽头,上不去了。

  公元726年,宇文融、崔隐甫和李林甫,三人弹劾张说,张说被免官,回家养老了。

  张九龄呢,中书舍人肯定没了,从中央下来,回家乡,做了桂州都督、岭南按察使。

  公元730年,张说去世。

  中间的这四年,张九龄日子过得倒很轻松,做做官,没事了,回家看看亲人,约三五好友,看看风景,做做诗。

  但是,张说死后,张九龄突然被召回了京,原因是皇帝,要亲自提拔他,升他的官。

  张九龄回到京师的第一份工作,是替皇帝写诏书。

  这是一份类似秘书的工作,皇帝有什么话,要和大臣或者百姓们说,自己不会扯着嗓子喊,而是写下来,让太监们读,皇帝也不会写,他只说一个意思。

  怎么把意思表达出来,还能把文章写出花来,这就是负责写诏书的人,该考虑的问题了。

  张九龄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两年,写了上百篇诏书,中间也想过退休,可惜皇帝不批,两年后,皇帝对55岁的张九龄,完成了考核,在仕途上进了一步,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修撰国史。

  从24岁,考中进士,进入官场,一路坎坷,在55岁时,完成突破,成为宰相,第二年,更是一步登天,坐上了中书省老大的位置,册封为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始兴县伯。

  官做大了,饭票也有了长期的。

  当上中书令后,张九龄开始以CEO的方式,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主张的,是休养生息的策略:少打仗,少征税,扶持农业,整顿吏治,把一些混日子的官员,剔除官场。

  因为张九龄30年的职业生涯,大部分在地方上,所以他的改革,更多是偏向农民,为老百姓做事,得到表扬也多。

  当然,官要做的久,光讨好老百姓是不够的,还要拉拢亲信,方式就是升他们的官。

  张九龄是文人、作家,文章写的好,对他脾胃的年轻人,也都是这方面的人才,比如孟浩然、王维,语文的课本上,还有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

  据说早年,诗圣杜甫,也写过诗集,寄给张九龄,可惜当初张宰相太忙,杜甫呢,太年轻,写作的水平有限,两人就错过了。

  成为宰相,不可避免的,就是需要接触,权力的核心部分,包括太子问题,而张九龄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政治智慧,就不够了,站队太早,从一开始,他就坚定的站在原太子李瑛这边。

  结果,因为一件事,宰相没了。

  公元737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宰相牛仙客,因为太激动,说错话,得罪了皇帝,被打死,而周子谅的幕后老大,就是张九龄,当初正是他推荐了周子谅,作为连带责任,张九龄被罢官。

  宰相没得当了,去荆州,做了大都督府长史,从此告老还乡。

  公元740年,生病去世。

  关于张九龄,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被人说道的最多,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安史之乱的参与者,安禄山。

  张九龄作为读书人,是看不惯安禄山这种武将的,安禄山第一次见宰相,没有留下好印象,当时张九龄对他的评语是: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公元733年到公元736年,安禄山两次讨伐契丹,仗都打败了,上报朝廷,张九龄给的回复,就一个字:杀。

  结果当然没死成。

  安史之乱后,作为安禄山最有名气的反对者,张九龄的传奇,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