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在南安府

王明刚

张九龄在南安府

  张九龄这个名字不简单,是由父母原创、禅宗的祖师爷六祖慧能润色而成。

  唐代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委派,率三千军旅士卒,驻扎在梅岭北麓的南安城的团练守捉使营,开凿梅关,加宽驿道。

  南安城不大,被章江割裂为水城和老城。团练守捉使营处在老城,距离南安府衙有两箭之地,能较好地受知府(刺史)他们调遣委派,方便知府使唤。

  不大的南安城陡然凭空增加了三千人马,粮食和菜类紧张自不待说,光是那饮水就成问题。

  张九龄那一日步出团练守捉使营,刚刚走了两三步远,单凭直觉就感觉到这当儿地势低,地底下该有活水,甘冽清甜之水。就果断下令:“挖井,供士卒引用之水!”

  当即,士卒们开挖水井,土层下挖不到三尺,地下水像清冽的山泉水般不断地“汩汩”上涌。张九龄手掬清水,张口即饮,那甜冽清纯的感觉,直透到心窝里去了。

  为方便多列的士卒能同时汲水,张九龄下令砌井围栏时,要砌成八角形状。原来圆形难以区分位置,三角则汲位太少,四角亦如此。五角则无此砌法。泥水工干和张九龄一商量,就砌成汲位最多也最好排列的八角。“八角井”就此出现。

  八角井的井水清澈甘美,水源汩汩不断,去河不远,水灾河水灌不进,旱灾影响不了井水的水位。

  水井一带的路面都由青石板、麻石板铺就,每个角对位一个方向,东南西北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向。诚若八卦,更是便于汲水者的来路,减少了诸多的拐弯和曲折。直通通来去就行。

  八角井的水源非常不错,来路笔直,井的周围也就林立起了不少的店铺、酒肆、茶楼、旅馆、医馆。

  凿梅岭的闲暇时间,张九龄喜欢走出团练守捉使营,到八角井临近的茶楼喝茶。茶楼的店主秦老猫就和张九龄熟稔起来了。

  秦老猫心灵手巧,到洪都府去学到了泡茶手艺,回来后在南安城里经营起了饮茶的生意,生意之大,南安城只有这一家茶楼。

  张九龄点拨秦老猫,道:“茶楼之外,秦兄呀,你还可经营酒醋。既然你知道用八角井的甘甜之水泡茶沏茶,那么,你也可琢磨一番,用那井水做醋,酿酒。”

  秦老猫于是将茶楼交付弟弟秦二猫打理,立马就择良辰坐船去了虔州府,拜师学习酿酒术。

  拜师学艺三个月,秦老猫就拿捏到了酿酒的所有技艺,回到南安府,立刻就在“老猫茶楼”旁边盘下一个店铺,开张就经营起了水酒生意,酒楼也名之曰“老猫酒楼”。

  半年时间过去,酒楼生意也经营得跟自己的茶楼生意一样热火旺旺的,秦老猫就将此生意交给弟弟秦三猫去打理,自己则收拾行囊,北上中原,到皇帝的祖宗所在地、晋中的太原去学制醋的手艺。

  兄弟道别时,秦老猫说:“此去五六千里,兄弟我多则一载回,少则半年半载即回。若有变故,鸿雁传书,信使传递。”

  谁料到,秦老猫辞别亲友北上后,半年不见书信回,也不见人影子。秦二猫就有些担心,跟秦三猫商量,看看能不能委托北上中原去晋地的'生意人,烦请代找一下。

  张九龄听了这事,走进茶楼,开口即道:“我友朱志猛在太原府做刺史,让我委托他打听一下,可以不可?”

  兄弟俩正愁无法谋算,听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的话,自然感激不尽,连连道:“嗯,多谢恩公主动托人查询!”

  张九龄当即就在茶楼掌柜案桌上修书给太原刺史朱志猛,这功夫,真是无巧不成书,秦老猫就回来了。

  原来,秦老猫一个月走水路就到了太原,马上在太原就找到了愿意带徒的醋铺,跟着就学做醋艺。他立刻修书回家,却连写十封,托付给驿使,却从没接到南安府兄弟的回书。心里着急,学完手艺他就动身回家,一路上紧赶慢赶,二十天就出现在“老猫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