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和张小娴作品的比较

莉落

亦舒和张小娴作品的比较

  亦舒和张小娴是近现代时期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两位作家,且都是香港女性代表作家,她们的作品大都体现的是现代都市人们对爱情,对生活的态度。

  相比较与亦舒,我是先认识张小娴的,之所以知道她,是因为网络上有很多她的经典语录,貌似很多人都很喜欢她对于女人,对于爱情的箴言似乎很有参悟价值。以至于读完她的作品之后还觉得意犹未尽,之后,亦舒进入我的视线范围之内,其实亦舒比张小娴更早进入这个市场,可能对于我们,相对而言,她比较遥远,读过她作品的人,应该都会不自觉的拿她与张小娴做一番比较,但是,仔细回想萦绕在脑中的那一个个故事,你又会体味到其中的细微差别,毕竟,这是两个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的作家,用她们各自的对生活对爱情的认知而描绘出来的故事,她们各自笔下的人物和主题以及意象都是有不同之处的。因此,我想从与主题有关的角度去比较两位作者的一些异同。

  一、 作品的标题意境不同

  亦舒与张小娴的作品名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唯美,像是一幅画,很有意境,不像内地的一些作家的作品名称,像《桃花灿烂》、《活着》之类的,没有那么地平凡。

  亦舒的标题听起来都很含蓄美,而且还有概括性,像是在叙述主角的人生轨迹,如《开到荼蘼》、《蔷薇泡沫》、《人淡如菊》等,又或者是以发生在主角身上的故事命名,如《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等。亦舒的作品,让读者一看到标题就有很清新的感觉,小资而精致,有超脱世俗的风味。

  而张小娴的标题就比较新奇,充满奇幻的色彩。很多都是以一种物象为线索,赋予一些新奇事物独有的象征意义,让读者能很快记住,并且有好奇心去阅读,如《面包树上的女人》、《雪地里的蜗牛奄列》等,将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放在毫无干系的场景中,让人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故事,正是这种奇特的“混搭”效果,使得作品显得奇异新鲜,但却也贴合作品的内容。

  二、作品题材的侧重点略有区别

  同样都是写爱情,写生活,但是,看着亦舒的小说会比较悲观一点,她的爱情题材,很多都与女主角的阶级相关,描述的是女人们通过某些途径而努力让自己过好,可能不被理解,不被认可,整个过程都是辛酸的。亦舒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矛盾的,她的作品中既有狂热追求爱情的痴情人,也有对爱情很现实的典型。虽然亦舒在感情上很倾向于纯美的爱情,并希望那种爱情可以远离尘嚣,但她却也清醒地知道,那一切不过是自欺欺人,总是要回到现实的。她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往往爱的是一些人,而与之结婚生活在一起的又是另一些人。”爱情,在她笔下是可以理想化的,但是,那仅仅只存在与想象中,每个人最后都要回到现实,接受物质社会的考验,接受生活的磨砺。《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就是一个牺牲在物质社会的最好证明,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往往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男人、女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是那样赤裸裸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而在张小娴的笔下,女主角都是充满生机的,在追求爱情时,总是够疯狂、够投入。她故事中的女主角似乎不需要任何物质保障,只要还拥有爱情,她就不在乎是否沉沦,是否卑微,是否委屈。本是爱情中的普通场景,但在她的笔下,硬是会有一番变化,让他们成为绚丽的,但又那么容易消失的,让人们只能抓住一点点尾巴,穷追不舍,短暂美丽的东西总是那么轻易就让人沉沦,但却依然有甘愿为之沉沦的人前仆后继。《雪地里的蜗牛奄列》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但另一个人错过了,当十几年后恍然大悟时,又是那样戏剧性的永别了,在等与被等中,两个相爱的人耗尽了一生,最终也没能有完美结局,但是,那种单纯的一对一的爱情,却是让两个人值得用一生去回味。

  亦舒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和对生活的警惕,但是张小娴的故事,却告诉我们对爱情该有的态度,或许是对爱的坦诚,对爱的坚持,亦或许是及时行乐。

  三、作品中的意象不同

  亦舒的作品更注重情节的描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总能在平淡中勾勒出传奇的色彩。如《开到荼蘼》、《烈火》中人物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以及凶杀案式的结局,都给读者呈现了一场如同视觉的盛宴。她描述的结局通常是没有结局的结局,或是最后主角看透爱情,放手寻求一个人的快乐。一切的展开都是顺其自然,所用意象的描写都是中规中矩的,没有赋予特殊的含义。

  而张小娴却是颠覆人们的思维,大玩跳跃性的意象。如《三月里的幸福饼》,周蜻蜓有一个镶着昆虫标本的'钟,叫浮尘子钟,因为那个昆虫叫浮尘子,而时光荏苒,就像浮沉,来去匆匆;当然还有一个意象就是“幸福饼”,想用幸福饼来占卜自己的爱情,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幸。

  四、作者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的比较

  亦舒和张小娴都是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写生活写爱情,因此,通过她们笔下的女主角,可以看出她们想通过创作想表达的思想和想要体现的个性。

  亦舒的笔下的女性都是坚忍不拔、敢爱敢恨的精明女人,没有男人,她们一样可以活得风声水起,因为她们懂得生活是要自己去经历的,谁陪在身边那只是一个参数,没有可那个参数值,生活一样要过。所以她笔下的女性都是有知性美的理性女人,她们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相比较之下,张小娴写出的女性是对爱情的依赖:“爱情,是一件令人沉沦的事,所谓理智和决心,不过是可笑的自我安慰的话。”她小说中女性都会为爱冲动,为爱痴狂,哪怕再理性,但她仍然是个女人,仍然需要爱情滋养,聪明的女人为爱愚钝,乐观的女人为爱沉闷,坚强的女人为爱脆弱……

  张小娴的作品无形地织成一张网,柔软容易沉陷,但却也是心灵的栖息地,让人们对爱情拥有希望,对纯美的感情不愿舍弃和充满期待。张小娴说:“爱着一个人的时候,连折磨也是一种幸福。”她所说的那一种女人善于爱,敢于爱,也因此,受伤至深。但不管怎样,那是一种对爱情单纯的心态,没有杂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