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论如何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阿林

有关论如何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一片荒凉之地,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语文教师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却因对于其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有限甚至有误,还有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师生还是只把眼睛紧盯在它的词语和语法上,更多时候沉陷在反复操练和追求考分的泥淖之中,致使板块教学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低层次化发展”的不良态势。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简要阐述。

  一、要让高中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素

  经过数年来的学习和积累,高中生逐步拥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良好的翻译技巧,也就是说,让高中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要素是相当必要的。首先,要教会学生文言文翻译“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就是翻译时要忠实于原文;译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力求简明、优美和生动。其次,应充分体现“直译为主”的特点。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不随意增删词语,不贸然改变结构。只有在直译手段无法达意的`情况下,才能动用“意译”来辅助翻译。再次,要教会学生相应的能力和技巧。(1)对于各类名称、官职名和年号之类的,还有如“门庭若市”“席卷天下”“气象万千”之类的成语和习惯用语等,要能“留”则“留”。(2)根据实际需要,该“补”则“补”。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把文言文直接地“换”成现代汉语。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换成“谁”)能无过?”(4)把宾语前置以及状语、定语后置等倒装句式“调”整过来,使之能够更加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死中带活”的翻译能力

  所谓“死”,就是对字词句式中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问题要概念化、条理化。比如最为基础的“文字翻译”,除了掌握其基本字形和字音外,还要反复强调“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概念。以通假字翻译为例,这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在翻译中无需引经据典或者过多地分析其由来,只要直接地把之翻译成现代用字并理顺句意即可。“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显现之意)”,“约从离衡”中的“衡”通“横(连横之意)”,“赢粮而景从”中的“景”通“影(影子之意)”,“倔其阡陌之中”里面的“倔”通“崛(毅然举事之意)”……再如“一词多义”,就是指同一文言文词语往往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具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的区别:“畔”——本义是“田边”;引申为“旁边(如桥畔、河畔)”;因与“叛”同音,又可假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之意。而所谓“活”,就是教师要善于通过积极性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和生动灵活的翻译能力。

  三、要引导学生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应的文言背景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言文篇目有许多是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它们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息息相关,作品虽然极具文学性,史实性特征却都很强,而且人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也很紧密。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寡人之于国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都与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比较严密的因果关系。有鉴于此,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或者相对孤立地讲授文言文,不注重引导学生把文本知识与相关历史事件渗透、融合和延伸,不仅难以激发学习情趣,变相加大文言文学习的难度,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必将是事倍功半而非事半功倍。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教师既要以身立教,对学生潜移默化,又要激励并推动他们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多读一些相关的史书资料,多了解一点与文本相关的人物事件,对于提升学习感悟和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四、要激励学生在厚积薄发中不断提升翻译能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凡是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是历经沧桑而不朽的精品之作,凡是选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集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璀璨精品。由于历史穿越的时空太过遥远,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特别是当今许多的青少年对于历史文化已经逐步产生了一种茫然甚至陌生之感,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翻译能力形成了相当的挑战性。毫不夸张地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并非短期速成之功,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学习教材中那有限的篇目就能达成心愿,而是要在长期的日积月累和厚积薄发中才能逐步积淀而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既要带领学生对指定的文言文教学任务进行不断地打磨和锤炼,努力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破”的境界和效果,又要“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广泛涉猎名篇、名段和名句,沉下心来进行赏析,努力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妙天地。只有这样,才能在“腹有诗书”和“熟能生巧”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实践性课题。我们应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努力为之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