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范文一:《生活在民主国家》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树立热爱*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逐步形成民主习惯。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我国*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明确*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解*民主的形式和制度。
二、教材分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3.4“增强公民意识”。
本框由“民主的足音”和“新型的民主”两目组成,通过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曲折历程,说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以此为基础,阐述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制度保障。本框是从国家层面阐述*民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受年龄所限,参与民主实践的机会较少;受知识所限,对民主政治生活了解较少。虽然学生民主意识有所觉醒但缺乏完整的认知。故此,九年级学生需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了解*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相关制度,帮助学生树立热爱*民主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任务1:什么是民主
指导反馈:
[镜头回放]:九年级(1)班要推出五名品德之星,同学们热情地议论起来。
甲:班主任直接指定多省事啊!
乙:让咱们班五个小组长各推荐一名就行了。
丙:这得经过全班投票选举、民主产生。
[学生思考、交流]: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公平、最被大家认可?说说理由。
[小结]:丙同学提出的民主投票评选方式最公平,体现的是一种民主思想。
任务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是怎样的?
反馈指导:
[阅读教材]p31、32、33页的内容
[小组交流、讨论]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探索?
(2)这些探索的结果如何?
(3)中国人民探索民主的道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结]: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艰难探索,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任务3:如何认识新型的民主
反馈指导:
[阅读材料]3则
材料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据统计,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980名,他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障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材料2:人大代表依法提出议案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议案325件、建议7100多件。代表建议关注较多的话题主要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医疗、教育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材料3: 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要对国家重大问题依法决策,而在决策之前需要听取各界意见。政治协商会议进行充分协商,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十二届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国家发展提出议案。经审查,立案23975件。截至2018年2月20日,99%的提案已经办复,大多数提案的建议得到采纳或正在落实。
[小组讨论]
(1)材料1、材料2说明了什么?
(2)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班选出一名小记者采访各组,就小组讨论的问题交流,小记者简单总结。
[小结]
(1)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可以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充分协商,使决策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3)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等。
五、板书设计
生活在民主国家
1.民主的足音
(1)什么是民主
(2)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
(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新型的民主
(1)*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范文二:《走向共同富裕》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经济新常态的相关政策;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
知识目标:知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4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整体围绕“富强”展开学习,“富强”为*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首位、基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因此在了解改革开放进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离不开*制度的坚实保障。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情分析
本框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
但深化改革原因中“经济新常态”“区域协调发展”两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尺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对联,猜横批
上联: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
下联: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横批:共同富裕,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分析材料,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主要矛盾变化啦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做出全新判断:进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思考:(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析主要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变化体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2)为了更好解决新主要矛盾,我们该如何做?
将改革进行到底,推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事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即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材料二:绿色时代靠什么
阅读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分组交流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教师讲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材料三:农村发展变化大
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回答:
(1)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哪些巨大变化?
(2)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发展机遇?
师生共同梳理:
(1)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村民收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社会保障措施到位,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得到发展,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等。
(2)目前我国还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梳理归纳:对待改革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教学环节2:从现实中来,列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共享发展”的原因
活动方式: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并汇报
师生共同归纳:
从决策中看,“共享发展结果”的措施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飞跃,人民的物质生活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创造了世界历的发展奇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措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时,明白我们应该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立志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五、板书设计
二、走向共同富裕
1.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对待改革的态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范文三:《创新改变生活》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立志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知识目标: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围绕“创新”展开学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激励人人皆可创新。
本框《创新改变生活》主要强调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生活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创造着人们的生活,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创新改变生活”十分认可;具有较强烈的表现欲,通过参与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为本框学习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
但是,学生享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对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对于技术创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其他领域的创新,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缺乏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很难把创新与责任及国家发展相联系,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培养创新精神动力不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场小调查:你有过丢失家门钥匙的经历吗?
你有过因忘带钥匙而徘徊在家门口的经历吗?
播放广告:《开启智慧生活第一步》—智能锁
补充播放:《智能生活的一天》
想一想:“智慧生活”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已经悄然进入到我们每个家庭,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创新
教学环节1:材料分析,创新理念来源于哪?
材料: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学生归纳:这些创新理念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环节2:回顾你的创新经历,分享你的创新乐趣
阅读P15探究与分享,思考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师生共同归纳: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教学环节3:手机APP的强大功能,让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生活
活动形式:分组列举并推荐:5个好用到哭的APP
师生共同归纳:手机APP可以让出行的人更快更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可以让无钱医治的病人短时间内抽到善款;可以让需要练习口语的人通过网络与远在异地的外教对话学习;可以让爱美的人修出自己满意的照片……
讨论:“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你认同此说法吗?(结合手机APP功能一例进行分析)
教师归纳:创新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很多创新改变了社会生活,为大众带来福利,让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创新引擎
教学环节4:呼唤创新。
小组展示3次科技革命成果,并讨论
请学生用图片、故事或影像回望人类历的3次科技革命,讨论科技、创新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归纳:(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教学环节5:创新发展
通过以下两组数据,试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数据一: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发布:中国排名第22位,向创新性国家行列稳步迈进
数据二:2017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在国内市场规模、知识型员工、本国专利申请、高技术出口、创意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排名靠前,8个指标居于全球首位。同时,中国创新效率表现突出,位列全球第3位。
师生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教学环节5: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提示:反方辩题是正确的。
(三)思维拓展:创新责任
有人说,我们年纪小、知识能力不够,搞科研小发明,只能玩儿玩罢了,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创新,参加这种活动意义不大,对科技强国梦的实现起不到什么作用。你认同此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养与国家科教兴国梦休戚相关;我们应树立科技创新需要我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