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朱共山董事长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协鑫集团从电力业务起家,电力曾在协鑫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上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集团战略调整,电力发展速度一度放缓,也错失了一些机会。我们看到,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能源结构在调整,竞争环境在变化。一方面,大气减排标准不断提高、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气电价格联动"政策即将实施,电力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革,包括燃机、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太阳能、分布式在内的新能源业态将成为未来电力发展核心。另一方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迅速推进、电网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配售电业务牌照逐步开放,能源互联网、微电网运营模式日益清晰,发电、配电、储能、售电一体化,以及线上线下交互经营将成为未来能源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许多新兴能源互联网企业也迅速加入了竞争,这些"丛林野狼"虎视眈眈,为着能够占据一席之地而倾尽全力。
面对这些变化,协鑫集团作出了快速的反应,对电力板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架构调整,将新能源、清洁能源等电力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这就把我们又一次推向了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相信大家已经嗅到了这种迫在眉睫的气息,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压力。
当前的电力集团,业态结构上仍以火电为主,模式还停留在"发电小时数配额",人才配置集中在电力方向,科技创新更是仅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我们的现状,距离成长为一家具有国有国际视野,具有最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具备在未来与任何一家集团一较高下实力的'企业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说,我们的转型,绝不是从小型、中型,到大型这样的简单变化或次第增长;绝不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表面功夫,而是要反躬自省,来一次彻彻底底的自我诊断,在思想观念上,发展模式上都要有脱胎换骨的转变。这并不是说,我们否定过去的成绩,清零历史的经验,这些已经在协鑫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发过光,发过热,产生过效益,带来了贡献。但我们一定要有向前看的觉悟,一定要有放得下的魄力,如果还是抱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死守着纯粹的发电业务,那一定会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转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会一蹴而就。建电厂、发电、上网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存在,火电也不可能完全被取代。在未来,我们只提倡在绝对的负荷中心,在国家煤电基地,在特高压起始点布局大火电项目。除此以外,我们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要投向新能源、清洁能源,以及新兴能源互联网、能源服务领域。抓紧时间抢位置、争地盘,提前布局与电力相配套的储能、配电、变电所运营建设;致力于电力与燃气、通信、运输等跨行业合作的新服务模式探索;从资本结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等方方面面推动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变革。
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与逐步深化的电力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协鑫集团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宗旨与使命相契合,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相符合。所有经理人都要积极思考面向未来的发展策略:我们的分布式能源、六位一体如何解决成本问题,为用户带去更多利益?我们的电力设计院、技术团队、开发团队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职责,需要重点研究什么课题?我们如何评估、筛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回报价值的项目,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我们如何把每一个现有运营企业打造成区域、开发区的堡垒,在后续的拓展中形成辐射效应和规模效应?我们如何通过"产学研协同"模式,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进"三院合一"进程,为企业后续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力?我们如何围绕"产融协同"的组合制定未来的战略规划,培育金融租赁、基金、保险等业务,实现产融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我们如何推动"产产协同",在产业群之间及产业板块内部建立业务协同互补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如何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落到实处,在前沿科技领域有所作为,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我们如何抢占人才高地,让更多专业领域、综合型的高端人才为企业所用,成为未来竞争的支柱?……这些课题,朱董在讲话中已经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每个人在实践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我相信解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的过程。
第三次战略转型已不只关乎发展、更关乎生存,电力集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有忧患意识,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亲身参与企业经历的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希望每个人都不要辜负这个证明自己价值的机遇。
正如朱董事长所说,"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观众为你们的演出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