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书中众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四、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
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进步。
通过课堂教学,仔细分析了一下各班级的情况,我发现各班级里的人员构成当对比较复杂,这些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打工工人的孩子,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又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所以这些孩子的习惯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惹是生非的就是这群孩子;还有就是离异家庭的子女,在他们的身心中存在着阴影,对周围的世界存在着敌意与攻击。在学校里则表现为不合群,经常与其他学生发生打架和不必要的摩擦,上课捣乱的也是这个孩子。学生们都对他十分的反感,老师也不是很喜欢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针对这些情况,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用表扬鼓励代替批评。小学生是天真可爱的,他们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一般是当时一天两天管用,而之后就忘了,所以我经常以表扬的形式来鼓励孩子的一点进步,这样下来,我发现比我说教他们更加管用。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太说话,所以每当我发现他们在某一时刻表现特别好,哪怕是上课的时候站得特别端正,我就毫不吝啬的在全班表扬他,这时候,我发现被表扬的同学,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还有一份久违的自豪感,而且我在私下对小班干部也强调说,一旦这个同学有一点在纪律方面的进步,你就把他的名字告诉班主任,放在表扬栏中。这之后,他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总是被表扬的感觉,自然而然的在纪律方面越来越进步了。
其次,以实际行动促进班级融合。我利用室内课和下雨天时间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带有寓意的小故事,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想,不管说得对与错,我都会给予肯定与表扬,由此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还有就是带他们做一些集体游戏,让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存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要要求老师细心的去发现,发扬。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树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老师的关键。就让这些含苞的花蕾在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下尽情开放吧。
当前教师在听课评课方面最感困惑的是只会听不会评。通过今天的省优秀课观摩,以及每名学员都进行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大家评论、老师评论对自己有一下几点启发:
活动方案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一个好的活动方案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条件。目标的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议的依据。在目标的制定上,既要关注到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首先目标定位要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它们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其次,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再者,目标要具有弹性,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上限——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下限——保证学习的基本要求,寻找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程序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程序合理与否是决定教育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幼儿能否在学习中较长时间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因素。最根本的处理方式就是动静交替。如活动导入一般以动机呼唤为主,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动中间部分是活动中心内容,教师要遵循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等原则。活动结束一般在“享受”的境界中帮助幼儿消除身心疲劳。重、难点的处理;教师力求活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因此,我们应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幼儿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有效的策略,帮助幼儿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行为、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都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要认真思考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更要分析教师教育行为后面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学正确。
当今的教育强调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建立互动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建构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如教师是否为孩子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是否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材料,是否给幼儿创造了与同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分享的机会,是否给予幼儿反思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的机会,等等。
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对该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和分析,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幼儿能力的形成程度、幼儿个性的发展程度等。我们可以结合预定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评议。如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活动氛围是否宽松愉悦,幼儿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否促进幼儿的发展,等等。
总之,听课评课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教学活动。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有利于对教学问题准确诊断、正确决策,有利于激励教师优化教学艺术,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幼儿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金秋时节,月桂飘香,在这个充满着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开学季,孩子们一个个都满怀期待和信心来到了美丽的校园,告别了温暖的港湾,回归到了温馨又严格的校园。而我作为一名新上任的小学教师也满怀期待地来到了这个曾经哺育我的土地,延续着这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教书育人。
曾几何时,对于未来我是那么地迷茫;曾几何时,对于亲情我是那么地淡然;曾几何时,对于成绩我的那么地恐慌,幸好,我遇到了生命中最幸运的人儿——教师。是我的老师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是我的老师教会我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是我的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教着我处理那些难题……那多少个日日夜夜,让我梦想着长大后能够成为那样的你。
曾记得在我遇到难题时,您总能细心地察觉到并恰当地告诉我该怎么处理才更好;曾记得在我遇到挫折时,您总能适时地出现并在我的身旁鼓励我“现在辛苦一点,将来一定能幸福一点”;曾记得在我思想上迷路时,您总能指引着我走上知识的光明大道上来……一切的一切如今仍然历历在目,您那深铭肺腑的教诲将用于刻画在我的心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地掌握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总结反思,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的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更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面向所有学生。爱会使得我们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
现在我所任教的是小学六年级四班的语文,兼任六年级四班的其他科任老师,在开学初期的时候还不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及如何教学,后来在老教师的指导下也才慢慢开始走上正轨。
为了保证教学工作在四十分钟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课后的时候我总是会先搜集整理好相关的教学资料,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详案是我们新教师的中心工作,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才能较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况。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为了更好地激励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将设计“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读代讲法”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来让学生在读的乐园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色彩。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范听众,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之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要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既要严格地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也要对学生细心地呵护保护其成人成才。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年底,我来到局办公室一直负责信访工作。期间,受理、转办了不少涉及党风廉政、税政法规、违法举报等等矛盾纠纷案件,获益良多,以下是我对信访工作的一些思考,也有一些感悟: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
从事信访工作三年来,我深深感受到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信访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突出对人民群众讲感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信访问题绝大部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有问题、有困难、有要求,就必然向党和政府来反映,这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和寄予厚望的表现。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起到重要作用,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要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高度,把信访工作放在建设“平安地税”,建立和谐征纳关系,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法制环境的大局中去谋划,进一步推进地税形象建设,推进全市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学习和实践,坚定了我做好信访工作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
刚从事信访工作时,认为做好信访工作,只要了解一些基本信访常识,真诚和热心对待信访人,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随着一件件信访事件的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了做好信访工作,我坚持自我加压,苦练内功,不断学习,勤于思考,用于锻炼,除了加强税收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注册税务师考试外,还努力熟悉和掌握有关信访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湖北省省信访条例》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单位组织开展的各项税收业务学习和市信访办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在学习中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虚心请教;在工作之余,常常利用晚上和双休的时间继续学习涉税类信访类相关知识等等。通过学习,更好的掌握了相关信访和税收业务知识,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长此以往,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三、注重沟通,真诚化解矛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
信访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其归宿和落脚点就是依据政策规定帮助群众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我们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出发,针对来访群众提出的各种诉求,通过分析判断,做到掌握主要矛盾,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尽力多做解疑、释惑、顺气工作,努力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信访工作中,经常面对的都是有怨气不满或其它想法的群众,给我的感觉就是要做好信访工作,确实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付出真诚的心、无私的爱,才能在信访和群众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我不断摸索信访工作的规律,接待上访群众时做到热心,不冷漠处之;听取反映的问题时耐心,不厌其烦;处理问题时细心,不专横武断;碰到棘手问题时有恒心,不半途而废,直到问题解决。注重主动回访,让信访人感到自己得到重视,能够有效化解信访人的不满情绪,赢得理解,促使信访案件圆满解决。
四、爱岗敬业,注重基础工作,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
信访工作很平凡而琐碎。但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践行,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做到决策、谋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做好:
一是加强信访案件办理的检查督办。认真做好交办、转送、协调、督办、督查和通报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信访案件跟踪督办,促进信访案件达到妥善解决。
二是认真做好信访案件规范化办复。按照市信访局和XX市局的要求,规范办理各类信访案件。在办理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汇报办理情况,另一方面认真答复信访人。按规定时间上报信访案件的查处情况,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说明情况。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
三是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制度。根据市信访局要求,修订编撰《XX市地方税务局信访工作制度(试行)》、《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制度》和《党政领导公开接访制度》等制度的修订编撰工作。相关制度的建立,为信访工作的办理、落实提供了制度保证。
四是着力做好网上信访工作。认真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和局长信箱办理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办理完成。
今天,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例,两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二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进入切实的情景,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二位老师的设计都不一样,但都能围绕课文内容突出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课堂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深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各位老师执教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五、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节课我想学生一辈子都忘不了 ,忘不了文中的精彩,忘不了老师的的语言里深深教诲与感动,忘不了课堂的融洽。
学习后我记下了老师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总之,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今天上午,我们锦华小学和古寨小学共同举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有来自两所学校的教师10多人,同时参会的还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负责人。活动中听取了县小学心理健康负责老师,对于目前他们学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的一些情况与做法,并且听取了三节心理辅导课听课之后,与会的代表就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教科所主任还转达了区教育委员会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过学习,感慨颇多,让人感到沉重与责任重大。下面谈几点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体会:
一、我认为,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
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小学数学教学放眼长远是核心 长远是就目标而言。无论一个人长大以后在不在数学领域内学习或工作,通过数学学习习得的解决问题策略、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及运用工具的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小学数学课程虽然与高考、就业一类的目标相距尚远,但却是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当具有立足长远、放眼长远的功能。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挥之不去,以缺少节制的“又对、又快、又准”为标志的评价体系,仍在压抑着学生本应生机勃勃的活力。数学多半只在考试中露峥嵘,生活里看不到,工作中用不上,一旦不用考了便会就此再见。这样的数学谈何长远?
毫无疑问,数学大有用场。但数学教育有没有长远眼光将取决于:我们是不是为孩子提供了培育兴趣、应用、应变、自信、求实、责任、想象和创造的环境。我们是不是摆脱了题型教育、考试教育的束缚,是不是给过孩子自己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去想一想、试一试,而不是完全按照老师的理解,或是书本上的某个模式去照抄照搬。这些都关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数学教育是数学的教育,离不开作为科学的数学。不少前辈一再强调,学数学就要坐得住冷板凳,就要经得起枯燥和抽象的考验。这对专业数学工作者毋庸臵疑,但将这样的主张贯之于小学则基本是谬误。板着面孔、与枯燥寂寞相伴的数学难以走进孩子的心灵。
4平方米的桌面有多大,量量自己有多高,等等。这些看上去没什么“数学味儿”的举动,都是感受和理解单位时不可或缺的尝试。更重要的是,单位本身是规定的结果。公度的必要性和规定性源自人类通过不同途径,长期摸索之后形成的共识,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对学生来说,这里有很大的讨论、活动和探索空间。在教学上下点功夫,能帮助学生认识单位的标准作用和平台作用,懂得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知道如何在估计与精确之间作出选择,逐步认识到数学为什么需要抽象,等等,而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接近和发现数学的本质,都与长效联系在一起。二是“量”,即如何实测的问题。教学的重心应当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从“真刀真枪”的问题开始,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自创的工具和单位,逐步导向规范的工具和单位,引导学生多角度摸索测量的方法,逐步从不那么正规的测量单位和方法一步步接近直至能够达到科学的测量。测量课应当是用一连串的“为什么”串起来的“发现”课,每个结论的得出都应当伴随着学生自己的发现、归纳与整理。学生不仅要知道如何量,还要知道量的方法从哪里来,知道书本上的测量对象和生活中的测量对象的关系,知道测量的意义。
如果小学阶段仅仅把测量处理成照本宣科的技能教学,只是采取多快好省、照抄照搬、纸上谈兵的方式灌输和训练,就可能浪费了这一题材的教育价值。如果因为测量不是考试中的重头戏而在教学上敷衍了事,结果就更可怕。学生对数学越来越明显地敬而远之,学习数学的目的越来越趋于实际,多半与此有关。
小学阶段的测量,不是单纯的技能培养与训练,而是一块为学生探索与发现准备的沃土。它提供给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发现与认识世界的机会,它能自然地沟通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联系,能把学生探索的目光从书本、教室引向生活、社会,能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动手机会,让他们“真刀真枪”地解决几个真正的问题。不仅是测量,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许多技能,多半会随着儿童的成长淡淡隐去,而伴随着一连串“为什么”发现的规律、道理和方法倒有可能长久留存,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本领。
小学数学教学注重长效是关键 小学数学的长远目标能否落实,关键是要为长效提供支撑。
有效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特别热衷的课题。有效教学指教学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匹配程度高。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有长、短之分。简单地说,管长远、能一生受用的效果就是长效;管眼前、管特殊技能形成的就是短效。依时间考量,长效要长期积累,难于一蹴而就;短效可立竿见影,易在一节课内形成。同时,眼前和长远相互依托,缺一不可。
那短效与长效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一方面,没有一次次短效的磨炼和积累,长效难以形成;另一方面,某些需要通过高强度、高密度训练才能记住并掌握的定义、定理、公式、算法,注定在人们心里留存的时间不会太久。白天学过的内容,晚上没带书可能就想不起来。然而,探索、发现这些定义、定理、公式和算法的过程中形成的积淀,运用这些定义、定理、公式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体会倒可能会长远留存。这样的经历多了,积累也就多了,不经意间,往往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与数学有关的见解,或者说是思路。这些都能长久地驻留在学生心中,并能在一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派上用场,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漠视“探索发现那些定义、定理、公式和算法的过程”的数学教学,收获的多半是短效,而得来得快、忘得也快的教学大体上是无效的。
因此,短效虽然易得,但长效更是关键,短效要为长效服务,要以长效为目标。一方面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实在在地纳入有效教学的视野。同时,对以密集型、机械性、速率式、硬指标为特征的教学策略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练就注重长效的“独门功夫”举“测量”为例。当学生认识了角之后,面对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角,比较大小的问题随之浮出水面,测量成为定量认识角的主题,包括单位和实测两层含义。一是“单位”,也就是大家都认可的度量单位。小学阶段“单位”的重心在理解和具体感受单位的实际意义,像掂一掂500克一袋的盐、摸一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