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的是一年级《怎么都快乐》的第一课时。
1、识字方法多样;教师能采用分析字形(“忘”是“心”字底,用心记住就不会忘记)、找反义词、说一句话、旧字带新字和联系学生实际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字义教学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减少教师的分析和较长的讲解。
2.在导入新课之后,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生字的音和义。为确保字音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安排学生认读不注音的含生字的新词。在字音教学上,有齐读,也有指名个别读,通过个别读适时进行字音的指导,并起到复习汉语拼音知识、巩固拼读音节能力的目的(如,前、后鼻韵母,平、翘舌音等)。
建议:课文教学“以读为主”。
一、二年级阅读课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能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可以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因此,要突出朗读和背诵。低年级课文教学,大体经历初读——熟读——理解的读几个阶段。初读,要把课文读正确,要关注生字新词、多音字、轻声音节词和长句子。一要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二要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表中的字和课文读一读,教师不要一开始就领读。三要让学生多读几遍(不能只读一遍)。四要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要少用齐读,关注学困生),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如长句子教师可以范读、领读。熟读,要把课文读流利。教师要设计读的活动,如开火车读、分组读、轮读、接读,限时读(在规定的时间内,多读几遍),给课文中的句子填空等方法。通过多读,使学生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比较熟练。理解的读,要求学生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教师一要鼓励学生提出多次读课文之后仍不知晓的问题,通过生生、师生合作,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怎么都快乐》是以快乐为主题的一篇儿童诗歌,整篇文章充满着童真童趣,是一篇让孩子很喜欢的儿童诗歌。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情感乐观积极。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王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王老师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王老师很智慧,她在备课时已经发现了这首诗歌的生字词大多是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例如:“折纸船”“丢手绢”“踢毽子”等,动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词,而这首诗歌如果解决了这些形式的词语就基本上能读通读顺课文了,课堂中王老师很巧妙地运用课后的读一读和说一说,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类似的词组,这样不但让学生积累了词语,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快乐,可谓是一举两得。这让我明白了,有些课文你只要找准了一些关键词句,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其次,传统的生字教学,大多是读字音、认字形、写好字,其方法简单传统,比较枯燥。学生不了解字的起源,因此常常会出现错别字。在这节课中,王老师通过“篮”字的演变过程,从字理上分析字形和字义,这个字的样子也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激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其次,在这样的教学中,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一个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积淀着汉字里中国文化的结晶。
再次,王老师在导入新课时以课间十分钟为话题和学生交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师生对话,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
一点建议:教学中,我们应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应让学生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书写难点。如果能有充足的书写指导时间 ,课堂将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