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课题稿件设计
一、课程信息
本课程是高中一年级历史课《经济发展史》,属于文化课,美术特色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三部分,分六学期完成,参考学时数每学期60课时。
二、专业分析
本课授课班级为09-8班,该班专业美术特色,是预备参加普通高考的班级,历史是必考科目。该专业对应的几个岗位是:一是升学,参加高考。除对美术专业如素描、色彩等达到与高考同等水平及以上之外,文化课上要求达到高考水平;二是从事美术设计及相关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美术技能,适应相关工作要求。
本课程在该班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依据:一是参加高考的必考课程,二是增强历史素养,增加历史鉴赏力。
三、目标的制定
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并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知识能力方面,提高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经验方面,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国情,继承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理解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高中历史核心课程包括三部分,即政治文明史、经济发展史和文化与科学技术史。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特区在*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能力方面,通过图片、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树立对外开放意义,认可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四、课的思路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采用歌曲和文史材料导入,主要采用设问法、对比法及讲授法,其中采用讲授法时应注意条理,注意引申内容的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
重难点突破上采用讨论、引导、分析来加以突破。
依据本课内容与现实比较贴近,学生基本上都对某些史实有所了解,采用歌曲、图片、文史材料等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教材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得出结论,能够使学生了解对外开放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因而本次授课未对教材内容结构进行调整。
五、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24人,班级学风整体状况良好,其中对历史课感兴趣的5-7人,不愿学的3-5人。学生基本处于15-17岁之间,已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学习能力。但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探求欲望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同时从目标、兴趣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六、评价方法
1、习题评价:准备2-3到典型试题,通过测试评价课效;
2、提问评价: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提问、课堂设问方式进行评价;
3、学生参与课堂程度评价:通过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精神状态来进行评价。
七、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