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评课稿(5篇)
谢老师执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但于此同时存在的是他们的基础还非常薄弱,还不会说很多的英语句子。这一节课上的是pep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关于五种颜色的词汇课。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并略显简单。在本课中,谢老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实践,把重点放在单词的运用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活动的设计有趣味性
谢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如:本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游戏:simon says操练:touch your nose,show me your pencil ……既起到复习热身作用,也为后面的运用做好铺垫。在新课导入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呈现4个天线宝宝,还有一个机器人Nu Nu,自然引出五种颜色,通过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人物自然过度到今天的单词教学。在练习巩固的时候,谢老师用what‘s missing?Let’s chant等的游戏的活动,进行操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的设计有层次性
本课中,谢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学说表示颜色的单词,如:red让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型、意。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用简单的句型进行表达,如:I have a red pen/bag等等,。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拓展性练习,挖掘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能力,从教师的语言输入转为学生的语言输出,符合语言的习得规律。能遵循语言教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注重活动设计的生活性。
三、活动的设计有生活性
谢老师在课堂一直在进行英语语言的渗透,如:think it over,let me see,here you are,you‘re welcome,what colout is it ……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英语,这样几年下来,
需探讨的地方:
1、整堂课缺少一个大的语言情景,各个知识点之间出现一定的块面。如果能够一条线索贯穿起来就更加好了。
2、对学生的小组活动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习惯。整堂课中小组活动比较少,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的学语言并且运用语言。
总得来说谢老师的这堂课是非常成功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和鉴戒。以上是我对谢老师整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的批评指正。
刘主任的这节课主要是学习on ,under, in ,behind几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学习生词的`时候,刘主任并没有用传统的授课方法领读,自读,抽读,而是通过看视频,唱儿歌,用教具和手势表演等直观的手段,引导孩子们来学习,而且每个单词的学习都列举了大量的例词,比如在学习“box”一词时,利用以前学过的表示颜色和大小的单词来加强记忆,“red box/yellow box/blue box/green box/big box/small box”。学习句型”It’s in/on/under/behind...”时,通过视频引导孩子学习体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品,进而学习方位介词的用法。除了刘主任大方得体自然的教态,流利的口语,掌控课堂的能力外,这节课应当说是一堂丰富、多姿多彩的课。可是,我却感觉孩子们的表现不佳!从他们的神态,上课接受能力来看,这些孩子底子很差!私下一打听,才得知那儿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周边的村子,很多孩子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外地跟随父母来这打工的。原来如此。我不禁想起了我们这的孩子,我们这的生源和那儿的差不多。
生源质量决定教学质量,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从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来说,名师择名校,优生择名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那些名校已经形成良性循环!譬如,上北大、清华无疑让莘莘学子实现与世界学术对接。以后,他们深造、就业、发展,空间巨大。我从教近二十年,感慨生源质量的因素取决于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学校文化氛围,这三辆马车,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跑得快”。试想想,一个年幼的孩子回到家,有的帮父母干活而没时间学习;有的甚至父母没在家,孩子自己很难管束自己,随心所欲;甚至有的父母给孩子传播读书无用的言论影响孩子的心理......作为一个老师,面对如此的问题,情何以堪?但作为一个老师,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所能做的就是针对实际情况,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姜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TPR活动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一堂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比如开头的big,small的游戏引出,比如又由学生猜老师手中的物品,实物引出了long,short .由老师与学生比高矮引出了他tall,short.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多媒体,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
姜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姜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比如每学一个形容词,就让学生说说,身边的事物,
金老师为我们英语课题组成员上了一节研讨课,内容是3A Unit 5第一教时,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四种学习用品,以及How are you?的问法及其两种不同的回答。老师带着童心,心里装着学生、装着教材走进了课堂,整节课活泼,到处闪现思维的灵动,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和技能在这节课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以下几个地方表现得尤其突出:
1.早渗透。其一,How are you?的问法及其两种不同的回答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也是平时上课时师生互相问好的常用语,虽然学生接触英语才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可老师在这方面以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于这些句子已是烂熟于心,所以表达起来也是驾轻就熟。其二,在学习新单词时,能给学生词组的渗透。如在学习pencil时,让学生组词时,就有学生学生说出three green pencils和thirteen pencils,学生得到老师的认可,也会非常高兴,同时听课老师也有为之一震的感觉。
2.不断构建学生头脑的知识。在本学期的学习中,Mr,Mrs,Miss这三个单词一直是三年级孩子学习的难点,经常说错,在学习了几个新单词后,老师拿出孩子预先做的各种头饰,分别称之为Mr Pen或者Miss Pencil,然后再练习今天的对话,既有童趣,又巩固了语言点。
商讨:
1.教师在语音、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还需加功夫。特别是清辅音结尾的词,尤其要注意。还有this is的读音,听起来觉得不舒服。
2.在对话时要注意层次感。如A: Hello, B. How are you?
B: Hello,A. Fine ,thank you.这样听起来有点乱。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三下Unit8 We’re twins!的Story time。为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以双胞胎学生的图片,直切课题We’re twins,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教学中,教师始终注意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多进行语言的交流。所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Try to say交流机会是介绍朋友,这一活动,不仅延续了上一单元的知识,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渗透了He’s / She’s…这一句型的操练,为本课的介绍家人做好了铺垫。接下来直接出示课文主题图open day,试听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让学生在卡通的真实情境中去整体感知课文。为了突破句型和单词教学重难点,教师让学生观图,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既操练了Who’s this/that girl?She’s…(Su Hai/Su Yang).句型,又正确辨别了双胞姐妹,再设计任务,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He’s / She’s…回答问题,同时新授单词,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对话,我在朗读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结合一定的朗读方法,以听音模仿、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操练,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表演效果不错。而在表演环节,教师给出了评价方式,让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纵观本教时的教学,我觉得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两点。一是重视朗读。 “语言教学要归其本真”,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要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教学。二是落实评价。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做出判断和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演环节我运用了形成性评价,给出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表演中自评,结合其他同学的互评以及老师的评价形成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