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评课稿

王明刚

小括号评课稿

小括号评课稿1

  这节课贯彻了新课标精神,能根据教学新理念设计课堂教学,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主要突出几点:

  1、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钟老师创设了一个儿童喜爱的喜洋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经验;使乏味的计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情境图的影响下,会提出问题、会列式计算,复习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的计算方法

  2、在合作交流中探索知识,老师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钟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说一说,感悟出10-(3+2)的列式方法,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意义,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列式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3、善于组织教学。课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与课堂的教学组织有关,课堂纪律越好课堂效率越高。天真活泼的孩子当然好动,钟老师一开始先进行了了一个常规的课堂组织,把学生精神集中于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与学生早已统一的训练口语提醒学生注意,老师念1。2。3。学生就会手、脑、口都醒悟过来。好像看出老师一念经就把学生的灵魂收回来课堂。老师把这些学生早已训练得心中有数。老师那种从容娴熟,功底深厚是值得赞叹的老师。

  4、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在课堂评价方面,老师力图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引导他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评价,老师对学生评价发挥了其引导激励的功能。

  建议:老师在课堂上作了有效性的启发后,不要再讲得太多了;最后写带有小括号式子的比赛活动,老师把学生作品收上来后,应该面全面学生展示以及从中继续选一些题目让学生一起计算,加深提高学生对带有小括号算式的计算能力。

小括号评课稿2

  邬老师执教的《小括号》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思路清晰,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

  下面谈谈本人听课后的几点思考:

  一、本课属解决问题课型,还是计算课型,还是概念课型?

  课堂片段回放:邬老师通过10元钱买酱油和盐的具体情境,先让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接着教学两种不同的算法。一是连减方法的教学,先让学生列式,再让学生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也就是先算买完酱油剩下的钱,再求最后剩下的钱。二是加减方法教学,也非常强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即先算买酱油和盐一共需要的钱,再求还剩下的钱。然后比较两种解决方法的不同。整个课堂给人的感觉是一节解决问题课。

  我的想法:具体的问题情境对本节课来说,只是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与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小括号的作用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到小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能力即可。所以本科的重心应该在于小括号的教学上。

  二、、小括号是不是要让学生创造?

  课堂片段回放:学生列出算式10-2+3=5时发现运算顺序的问题,引发思考要先算加法怎么办?教师给予学生时间让他们“创造”符号,最后统一用小括号。实际教学中只有极个别学生创造出小括号外,其他学生没有创造出其他符号。

  我的想法:小括号的使用是人为规定的,因此在运算顺序有冲突时,如何才能先算加法,教师不妨直接引入小括号,重点要让学生感悟到小括号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小括号评课稿3

  今天听了蔡老师教学的一节有关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对本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做一点评:

  小括号的运算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根据教材编排,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即可。

  1.在混合运算中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清运算的顺序,在这一方面,蔡老师做的非常到位,从刚开始的复习旧知时,教师就让学生说说要先算什么,运算的顺序如何,明确顺序后再进行计算,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教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时,老师在每做一道题之前,都要让学生先说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去算,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好的培养,今后相信老师即使不说,他也会先观察顺序然后再去计算的。

  2.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些认识包括:要用递等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从左向右计算。蔡老师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接着全班观察学生的列式计算,让他们对比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列式错误可计算过程正确,也有的学生想到了要加小括号。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在对比中感受到运用以前的知识已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于是就很自然的引出了小括号,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整个例题的教学老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之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3.在课堂上蔡老师注重了对学生方法上的引导,每次遇到计算时,都要问大家,先算什么,尤其是遇到小括号时,总是要问大家:为什么要先算他呢?这样就会使本节课的重难点时时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就会时刻提高注意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练习,而且蔡老师注重了知识的总结,及时给大家总结算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大家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有必要时都用小括号吗?

  4.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及方法,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课堂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训练,练习。在交流中重点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同时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加强了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运算技能。

  建议:1.练习的形式单一,可以丰富一点,比一比,解决问题,难度应该有梯度。2.学生可能知道怎样写算式,但是不知道括号在算式里该怎样读,教师应该有示范过程。

小括号评课稿4

  今天听了冯老师教学的一节有关小括号的运算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对本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做一点评:

  1、在混合运算中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清运算的顺序,在这一方面,冯老师做的非常到位,从刚开始的复习旧知时,教师就让学生说说要先算什么,运算的顺序如何,明确顺序后再进行计算,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教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时,老师在每做一道题之前,都要让学生先说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去算,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好的培养,今后相信老师即使不说,他也会先观察顺序然后再去计算的。

  2、本节课的重难点有所突破。在课堂上冯老师注重了对学生方法上的引导,每次遇到计算时,都要问大家,先算什么,尤其是遇到小括号时,总是要问大家:为什么要先算他呢?这样就会使本节课的重难点时时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就会时刻提高注意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练习,而且冯老师注重了知识的总结,及时给大家总结算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大家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有必要时时都用小括号吗?

  3、练习形式多样,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比如有:比一比,算一算;给小树苗治病;火眼金睛;动物找车厢;找朋友;小猴摘桃等等,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既有指明口答的,也有共同交流解决的,还有指明板演的,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目的还是让大家都学会如何计算,本节课相信教学效果一定很好。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就是上面的字设计的太小了点,学生很难迅速的看清,可以适当的大一些。

  建议:

  1、在开课时引入小括号时用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例题,当老师出示信息之后,我觉得他们不可能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吧?可以让他们再多说几个,也许有人就会提出加法的问题,可以为后面的第二种方法做一个铺垫。

  2、在练习中可以设计一道实际应用的题型,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去试一试,也可以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