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本节课教材通过一幅旅游窗口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能准确表达几和第几的意思。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有了“第几”这个概念,在学校无论是站队,还是自己的学号,以及在课表中学生们都会接触到“第几”这个知识。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1、本堂课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1—5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3、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事物的数量顺序,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在深化对“第几”的认识时,老师可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学生对“几个”和“第几”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实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服务意思。
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在讲述排队问题时,能否渗透一些思想教育呢?首先请学生看各种排队图片,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排队是文明的行为,然后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排队,总结得出:如果不排队,大家挤来挤去会很乱,容易出危险。使学生明白: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这样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最后揭示学习主题:排队中的数学知识“几和第几”,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了新课。
上周三听了杨老师的《十几减9》的一节课。我认为杨老师教态自然、富有激情,课的设计自然流畅,条理清晰,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充分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在课的开始,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复习相关的原有知识,设计了数的分成、合成、9加几和加减混合的口算,为孩子们搭建了学习新知的桥梁,同时让孩子们做好心理的准备和学习新知的准备。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提倡的算法多样化在杨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让学生完成“13-9”计算后在同桌间或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可以怎样算?”“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有几点想法。课中杨老师出示主题图后,问学生:“图上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一年级学生可能还不懂“数学信息”的意思,所以,这里是不是可以直接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或许孩子能懂得老师提问的意图。另外,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应该适当提出算法最优化,在学生没有意识到哪种算法比较方便时,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其实在课中有一学生在说16-9的算法时就说到了他是想的加法,这时,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发现利用以前学过的加法做减法比较方便。
《统计》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课标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大纲提到,使学生具备一些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知识,具备一定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断,并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小学阶段统计的主要目标。这节《统计》课作为一年级的第一册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关于统计的内容。今天听了徐惠娟老师的这节《统计》课,我感慨良多,下面谈谈我的见解:
一、本节课有几个亮点:
1、情境创设紧贴学生生活。教师从大象伯伯过生日开始,到生活中你最爱吃的水果,然后到你喜欢的动漫形象有哪些,无不从小孩感知的身边形象开始,活泼生动。课堂有个性。教师从本身的特长开始,充分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使生生与师生互动起来。
2、教学流程合理,衔接自然,从情景的创设到引入新课,到新授,最后到练习,步步进行,井然有序。
二、本人的一些浅见:
1、统计方法的感悟不够充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统计方法摆出象形图统计,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而本节课中这个方法老师说的比较多,学生缺乏充分观察、思考、感悟,缺乏思维的碰撞,新知的传授也缺乏层次,所以,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行我素,以前怎么摆,学完方法后还怎么摆。究竟这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呢?目标不鲜明,教到新知时,教师只是肤浅拉过,连最重要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没有训练。
2、老师要求不明确,学生操作起来心存迷茫。
3、有了需求,才会产生统计欲望,而本节课学生没有统计的欲望,所以所以不知从何入手。
邵老师上的《数的顺序》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內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通过让学生填写、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清数的顺序,巩固认数知识,发展学生的数感。邵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出发用好教材,抓实细节。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本课亮点有:
1、关注已有知识,重视数数经验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邵老师在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忆100以内数的知识有哪些,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对之前知识进行有效回顾。再问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知识?很自然的引入今天的新课。
2、注重数感培养,发展想象推理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邵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建构百数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自己的发现。邵老师很注重教学细节,在百数表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还框起来看,通过不同形状的“魔力框”分别在百数表里给出一个数,说出框里其他的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此同时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和策略,又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和合理推理能力。活动中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是现实性的,有趣的,对数的感觉也在活动逐步培养。
3、善用童趣语言、提升学生注意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维持度不高,邵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她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带领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建议: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邵老师的这节课准备充分,重难点把握精准,教态恰当,教学内容环环相扣,难度由浅入深,孩子们的表现也很积极、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值得我学习。
张老师上的是一年级上册《比高矮》的内容。比一比是一个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活动,从中体会比较的方法,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张老师是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可以看出,张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从整体看,好的方面有:
1、组织教学、课堂调控能力强。
对于刚入学还不到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张老师这点做的很好,课一开始张老师就通过“夺红旗”活动、想不想和老师玩游戏等话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节课下来,老师能很好地调控好课堂纪律,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可以说,课的整体设计很好,从情境的创设到观察生活中的图片,再到列举生活中什么比什么高、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知、体验高、矮,因为高矮的判断对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的方法,和比较中要注意的问题,如老师说:比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他们?这句话就问得好,让学生的思维有了碰撞,这样,不仅知道比较的方法,还知道比较的条件。教学中,教师组织了学生小组活动、交流,让学生全员参与了讨论和表达的机会。
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会比较高矮、长短、厚薄,体验比较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教师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小组活动等,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拿了一本厚的、比较小的字典和一本薄的比较大的笔记本,让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如何比较厚薄,指出比较的地方,并用手摸一摸。还有就是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时,教师用直观的教具演示,把弯曲的绳子拉直,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比较要按一定的标准。
4、渗透德育教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利用课本主题图,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所看到的,如: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等,说到两位小朋友送老爷爷过马路,及时地教育学生应尊老爱幼,帮助有困难的人,有机地渗透了德育教育,同时也锻炼了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拓展学生思维。
在课的结束时,老师还很有用心的举了个例子,如:外国的一条河和中国的长江比,谁长?湖南的一座山和广东的一座山,谁高?怎么比较呢?这样的问题,很好地延伸了课本身,把思维延伸,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值得探讨的方面有:
1、小组活动时很多时候会出现混乱,或是学生不明白要做什么,主要原因是学生活动目标不明确,老师交代不清楚。张老师在这节课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特别是把目标要求交代清楚外,还安排好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活动,这样的小组活动才会有效、有序而不乱。
2、教学中教师叫4个学生演示排队比高矮时,学生想到了很多方法,但老师没很好地利用到学生提供的资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不够全面。说到这里,让我想到很多时候老师们在教学中放不开,不敢让学生去多想多说,只是点到即止,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思维的拓展。
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
在导入阶段,潘老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会是什么颜色,十分亲切自然,使学生对新学习课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逐一用自己的话表述规律,发现规律,板书: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看起来更加一目了然。学生在观察、猜测中发现规律。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合教材,精心设计。
学生对规律并不陌生,教师先是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观察旗帜、彩花、灯笼是怎样摆放的。在呈现学生围成一圈的情景时,许多学生说出的是(男生到女生)的站立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这两种都是可以的,但由于是围成一圈,不便观察。课件呈现学生圈一圈的画面,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呈现的图形都是两个为一组的,有安排三个为一组。通过圈一圈的画面是学生更直接形象对规律知识的了解。,教师适时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猜一猜、水果这组图形后面的几个是什么,让学生探索水果排列的规律,对于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但教材中的主题图涉及的规律比较单一,如彩旗、、男女从的排列都呈现了两个为一组的颜色变化规律,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多样性?练习猜一猜,后面的图形是什么?潘老师设计体现了物体形状和颜色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获取新的知识,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练习的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紧扣。
潘老师的练习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认识规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到创造规律、最后在生活中找规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学生设计开放的学习活动。如在创造规律上,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形状设计出有规律的图形,在创造规律的时候,体现了创造的开放性,就是让每个学生用一两种彩色笔,自己设计有规律的图形。除了让学生用颜色来创造,还鼓励学生用声音或动作来创造规律,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让学生创造规律,设计规律,感受规律的美,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在巩固知识的活动中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选材不同,方式不同,丰富多彩。教师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项学习活动当中人身思考,动口说,动手做,实实在在的在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这节课值得商榷的问题是:一节课下来,学生都会找规律了。问题是:当学生找到规律后,是否要求他们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将找到的规律表示出来,又该要求学生的表述达到怎样的程度?还是只要学生感悟到规律,会摆,会画就行了?
高老师上的这节《10的分与合》,他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在新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了玩魔术游戏。把10根彩棒放在盒子里,教师通过学生拿出的彩棒的个数猜盒子里剩下的彩棒有几个。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在新授部分,分为四个部分。一、涂珠子;二、根据涂色的结果得到5道10的分成式;三、根据已有的5道分成式推出另外5道;四、试背10的分成。这四个部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并注意了细节的处理。如第一部分涂珠子,教师先扶再放,先引导学生观察已涂好的一串珠子,推理出第二串珠子应该涂几个,从哪边开始涂,再让学生独立将下面的珠子按规律涂好;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也都是先举出一个例子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背数的分成之前,为了使板书更清晰明了,还巧妙地用箭头将所有的10的分成式串联了起来。在引导学生背10的分成式时,先擦去一个数让学生背,再擦去两个数让学生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背的过程中还通过男女生比赛背,指名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整个新授的过程中,注重了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构件知识结构,教师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练习巩固的这部分,教师运用了多种方式,如开火车,做“找朋友”的游戏等等。在最后,还设计了两道开放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从这节的听课情况看,高老师在教学上有了较大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课前要检查学生在教学时需要用的设备是否完善。2、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时速度要快一些,观望时间不宜过长。3、学生独立练习时,教师要行间巡视指导。4、教师语言还要再精炼些。另外,就本节课的设计,还有一些改进的地方,如整节课出现的.都是教学分成式,是否可增加新的合成式。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见解,还请大家更正和指教。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猜小棒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在综合应用中创设“小小运动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看这些运动员上场,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4.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通过在看尺子提问题时,生生之间的抢答,在“小小运动员”时,运动员介绍自己,然后下面裁判的评价、提问题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表现之一。学生在互动中,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情感在交流中体验。
总之,整节课中,教师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和闯关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前后”的关系,并能动手操作。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领略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Vz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圆片、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闯关题目卡、练习跳远、复习拼音
教学过程:
一、挑战开篇、揭示“前后”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呀,与往常不同,我们要举办一个“挑战趣无限”的数学竞赛活动。
生:表现地非常兴奋。
师:我们竞赛的主题是 “前后” 就是说我们竞赛的内容都和“前后”这个数学知识有关.
师:我们将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比赛 。课前我们已经划分好了各种水果小队,有苹果小队、有香蕉小队,你们好!还有西瓜小队和草莓小队,大家好!
生:全班同学都被分配成为各种水果小队的成员,胸前佩带着水果标志牌,他们高兴的与老师打招呼。
师:你们各个小队有信心在今天的比赛中获得胜利吗?
同学们胸有成竹的大声地喊——有。
师:好,现在我就是“挑战趣无限”的主持人了。(师自己佩带上“主持人”字样的胸牌)我宣布:“挑战趣无限”数学竞赛活动正式开始(老师带头鼓掌)
生:热烈鼓掌,被教师带入到创设的比赛情境中。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所以我结合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爱玩、爱动的心理,设计了有趣的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思,在赛中比,在比中做。自主感知“前后”。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二、挑战四关、体验“前后”
(一)挑战第一关:运动关
1、男生组进行跳远比赛
师:首先,让我们进入趣味挑战第一关:运动关(课前指定学生参赛)
请听题:请每个小队课前选好的一名男队员到前面来,代表你们小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听好规则:请同学们站到起跳线后进行立定跳远,跳完之后要原地不动,否则就算是犯规。
生:四个水果小队的男生学生代表依次跳远。
师:谁跳到了最前面? 他的后面有几个人?
生:A跳到了最前面,他的后面有三个人。
师:谁跳到了最后面? 他的前面有几个人?
生:B跳到了最后面,他的前面有三个人。
师:谁还能像我这样提有关“前后”的问题?
生1:C的前面是谁?
生2:D的后面是谁?
生3:D的前面有几个人?
生4:C站在谁的后面?
……
师:给A所在的小队———苹果小队加4分,B所在的小队——西瓜小队加1分,
C所在的小队———香蕉小队加3分,D所在的小队———草莓小队加2分。
2、女生组进行跳远比赛
师:下面请每个小队的一名女队员代表你们小队进行第二轮跳远比赛。
生:四个水果小队的女生学生代表依次跳远。
师:他们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生1:G在H的前面,H在G的后面。
生2:J的前面有H、G。
生3:K在G、H、J的后面
……
师:该给谁加上4分呢? 为什么呀?
生:该给G加上4分,因为她跳到了最前面。
师:该给谁加上1分呢? 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1:该给K加上1分,因为她跳到了最后面。
生2:H和J分别加上3分、2分,因为她们是第二名、第三名。
3、给各个小队加分
师:刚才同学们用有关“前后”的语言描述了同学们所站的位置,看看在下一个环节中同学们还会不会用“前后”来解决问题。
评析:闯关的游戏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本环节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挑战第二关:知识关
师:让我们抓紧时间,赶快进入趣味挑战第二关:知识关
师:同学们,现在我的手里有一些题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题卡:1、() () ()4
2、 6 () () ()
3、( ) ( ) ( ) r ( ) ( ) ( )
4、( ) ( ) ( )ong
师: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应该怎么填呢?它们前后之间是有规律的,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找到窍门。
师:请四个小队最前面的女生代表你们小队答题;其他同学打开练习本,也在座位上做出你们小队队员的那道问题的答案。
生:四个小队的女生代表到前面来答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题,请你讲讲你为什么这么填?你是怎么想的?
草莓小队的女生代表:( 1 ) ( 2 ) (3)4 ,我是按照数数的顺序从前往后填的
师:谁和他们填的不一样?
生1:( 7) (6 ) (5 ) 4我是按照数数的顺序从后往前填的
生2:(10) (8) (6 ) 4我是隔着一个数填的。
师:我们来看第二题。
苹果小队的女生代表:6 (8 ) ( 10) (12 )
师:谁和他们填的不一样?
生3:6 ( 5) (4 ) (3 )
生4:6 ( 4) (2 ) (0 )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填法!
师:我们来看第三、四题
生:西瓜小队的女生代表解答第3题:(zh) (ch ) (sh) r (z) ( c) (s ),我是按声母顺序表从前往后填的。
生:香蕉小队的女生代表解答第4题: (ang ) ( eng) (ing )ong,我是按照韵母顺序表从前往后填的。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虽然想法不同,但是同样是正确的。
师:根据各个水果小队的表现,依据如下标准:
书写正确(1分)、工整(1分)、表述清楚(1分)
为各个小队加分。
评析:数学课上融入体育与语文知识,既锻炼了身体,又复习了拼音,体现了数学学习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两关之后,可以看到*小队的分数最多,暂时排在了最前面,其它小队可不能落后呀!
(三)、挑战第三关:操作关
师:让我们继续投入激烈的比赛,进入挑战第三关:操作关
师:请各个小队最后面的男生到前面来,代表你们小队进行操作比赛。其他同学也把准备好的学具(三角形、圆形、五角星、正方形)拿出来,在座位上摆。
师:请按老师的要求摆 :把三角形放在最前面,圆形放在三角形的后面,五角星在正方形的前面,而在圆形的后面。
生:全体学生都摆。
师:评价各个小队代表摆的对与错、加分。
师:请各个小队的代表同学走到不同的小队后面,由后向前检查每个小队队员的作品,看看他们摆的是否正确?
师:判断加分与否。(全小队都对,就再加一分)
师:这一关的比赛就到此为止。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又是哪个小队的分数最多,排在了最前面呢?
评析:将观察与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理解“前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挑战第四关:游戏关
师:接下来紧张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进入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关,挑战第四关游戏关
师:我们先来玩个“口令游戏”
师: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以横排为准)这里是各个小队的第一排,第二排……
师:听我的口令:第二排前面的同学指鼻子;第三排后面的同学站起来。
生:高兴的参与活动。快速反应,做出动作
师:下面我们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游戏活动,适当给予加分。
师:香蕉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前面的第2个同学摸耳朵。
师:草莓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前面的第3个同学摸脑袋。
师:西瓜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后面的第4个同学张嘴巴。
师:苹果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后面的第5个同学摆摆手。
各个小队的学生都准确的做出了动作。
2、站队活动
师:我们再来玩第二个游戏:请各个小队从前数第三名男同学站到我的前面站成一竖排;教师向后转后又说:请各个小队从后数第三名女同学站到我的前面站成一竖排
生:各个小队的男生走出来站到了老师的前面,各个小队的女同学与男同学的位置相反,也站到了老师的前面。与老师站成了一排。
师:都是前面,为什么他们两次站的地方不一样?
生:因为老师第二次转过身去了,女生就得调换位置了。
师:因为老师改变了方向,无论怎样站,请记住:面朝的是前面;背朝的是后面。
师:给各个小队加分。
3、找朋友活动
师:同学们,入学这么长的时间了,在班级里你一定结交了比较要好的朋友,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能运用有关“前后”的语言描述出你好朋友的位置,让我们大家猜一猜吗?
生1:我的好朋友在W的后面。
同学们一起大声的说是Q。
生2:我的好朋友在P的前面。
同学们一下就猜到了是U。
生3:我的好朋友在L的前面,R的后面。
同学们站起来向T看去,齐声说是T。
4站排活动
师:你上间操时,谁在你的前面?谁在你的后面?出来站一站。向后转。
生1:I在我的前面,K在我的后面。
师:请你们三个人站到前面来。
生:三个男生站到了前面。
师:I的前面又是谁呢?K的后面又是谁呢?请站到前面来。
生:I和K也出来,与前面的同学站成了一排。
评析:好玩的游戏突显数学学习的“活动化”,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三维目标的实现蕴涵在数学活动之中。
数学新课程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现实中的数学,本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知“前后”的意义,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建构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使原本枯燥的“前后”教学变得富有情趣。与此同时,学生在真实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了“前后”位置的相对性。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总结活动、体验成功
1、计算各个小队的分数。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的通过了挑战四关,让我们看看各个小队的得分情况。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苹果小队¥分,祝贺苹果小队!
西瓜小队¥分,祝贺西瓜小队!
……
2、奖励各个小队,颁发“合作奖章”
师:这些分数是你们每个小队队员亲密合作的结果。所以每个小队都理所当然的赢得了一枚“合作奖章”
师:现在我为苹果小队颁发兰色奖章、为西瓜小队颁发红色奖章
……
各个小队的队员都非常高兴。
师:我们要给获得第一名的小队颁发一枚奖杯、
3、寻找“金杯”活动
师:这枚金杯在哪儿呢?它在苹果小队的一个男同学的书桌里。这名男同学前面有2个人,后面也有2个人。你们能找到它吗?
生:全班同学都一起站起来往苹果小队这边看,先找到的喊了起来,在S的书桌里。
S同学欣喜的从书桌里拿出了金杯。
4、为第一名的小队颁发金杯。
师:有请获得第一名小队的队长到前面来,代表你们小队接受这枚闪闪发光的奖杯。祝贺你们!
评析:这样的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有始有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就更有吸引力,排名次其实也是对“前后”的再次理解。奖杯不直接出现,而是让学生利用“前后”的知识自己去寻找,应用数学的同时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挑战趣无限”活动,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用“前后”说出我好朋友的位置。
生2:我学会了“前后”这个知识。
师:你认为你今天表现怎么样?为你们小组的比赛做了什么?
生1:我们小队今天赢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
生2:我们小队今天虽然没有获得第一名,可是我为我们小队赢得了3分,我还是很高兴,我想下次比赛我们小队一定会赢的。
……
师:同学们,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今天的比赛活动愉快的结束了,我们不但在活动中学会了用“前后”描述方位,并用“前后”这个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看到同学们玩的十分开心,我也很高兴,希望有机会我们还能一起来 “挑战”。
评析: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收获,进行反思,总结之中既找到学习的知识点,又发现不足。促进学生早日形成合作观念,增强集体凝聚力。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课:《认识图形》。
一、说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认识图形》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开始,是在前一课时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四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及周长、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要求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结合一年级学生的 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感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注
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各种图形的美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从以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学会准确辨认。
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难点: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体,在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学习探究过程中,我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都获得全面发展。
五、教具:
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纸片是我这节课要使用的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流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图形王国”这一情境:
师:在“图形王国”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都在小牧童的身上,请大家找一找,然后再分分类。从而介绍“平面图形”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通过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摸、看、画、折这4个环节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摸一摸):我们要认识的平面图形都藏在桌面上的物体中,请你找一找、摸一摸并说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它是什么形状,使学生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活动二(看一看):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画一画):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把自己喜欢的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看看谁的办法最多。经过交流,学生可能会使用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无论学生用的什么方法,都是一种体验,这种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我想是我们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对 “面”在“体”上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活动四(折一折)你能把长方形折成今天认识的图形朋友吗?通过折一折,剪一剪今天学过的图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并在班级里交流,让学生从动中感悟这些图形的特点。
通过一系列“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体会面在体上,突破本课的难点。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三)综合实践 学以致用
1、连一连:
(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
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这些图形。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地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数一数:
这一设计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学生不仅要快速地辨认出图形,也要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1、图片欣赏
首先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美,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2、拼组图形
用学具袋里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小组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展示。 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活动,在相互参观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在自己的房子里找一找这些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
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并回家后再找找这些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次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束语: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认识,谢谢大家!
王**老师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用“多些”“多得多”“少些”“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从整节课设计上,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现象,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初步感知和体验,在教学中王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比较直观,王老师就安排非常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乐趣,同时也在学习知识。在这节课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轻轻松松学习。
二、体现了知识层次的梯度性。
从整节课的教学环节看,十分清晰。一共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两个学生进行摆花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个环节是分析“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引领学生在相关情景图中感受这几个感念。第三个环节是综合运用,培养数感,调动学生运用语言描述两个数大小关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
三、教学实用性高,易于平时教学的开展。
这节课,王老师无论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从教具的使用上,都十分新颖。整节课的几个环节目的十分明确,,看得出学生玩得非常开心,非常有利于平时教学的推广。
这节课上王老师和学生的交融是十分自然恰当的,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她带着孩子学习,让学生感受非常亲近。总之,这节课从设计上,还是实施上也好,我觉得很新颖、独特。
听完这节课后,我也有想与王老师共同探究的地方:
淡化了相近概念之间的相互比较。 比如说“少一些”与“少得多”两个之间的比较,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举例20与80,在100范围内比较的话,20比100是“少得多”,但是在1000范围内,就是“少一些”),在这部分教学中,王老师处理得比较淡化,这也就使学生在下面具体情景图中的练习产生了困惑:比较不清,多少为“少一些”,多少又为“少。 得多”,学生心中没有一把衡量的尺子。我认为如果能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以适当的形式分析一下这类关系,会给学生下面的学习作下很好的铺垫。
怀着兴奋的心情听了谢老师和徐老师分别执教的《解决问题》,受益匪浅。特别是沈百军老师的讲座,让我对解决问题如何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首先谈谈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闪光点。谢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课堂教学中,谢老师始终贯彻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其次谢老师的课堂练习注重层次性,一层层的深入,学生的知识随着老师的练习不断提升,真正体现了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二堂徐宾老师的课,从学生的旧知入手,先让学生猜测两张纸条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即巩固了学生的旧知,又为后面学生的新知学习埋下了铺垫。学生的兴趣也在猜测中提升,以较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而后,在徐老师的练习中,徐老师的练习始终从细小处关心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徐老师让学生每次做题目前读题;当有多个数学信息时,让学生学会有选择地选取自己需要的数学知识等等。不仅如此,徐宾老师的练习也是层层深入,从基础知识到拔高练习,学习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提升,有效地实现了人人学有效的数学。
其次谈谈我对这两堂课的一些粗浅的,不成熟的想法。我觉得在谢老师的课堂中谢老师对于比多比少两者的联系讲得还可以再深入些,是否可以在导入情节中让学生明了A比B多2个,也就是B比A少2个,也即一个比多比少的数量关系可以有两种表述方式。再讲解完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小练习以加强巩固这个知识点。其次再教学比多比少的知识时,让学生明确求A比B多多少?就是A里面去掉与B相同的部分,即从A里面减去与B一样的数据就是A比B多多少?也即让学生明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用大数减小数这个数学模型。再根据第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顺气自然得明白求B比A少多少就是求A比B多多少?也即用大数减去小数。
而徐宾老师的课堂上,我觉得在教学新知,让学生明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这个数去乘几分之几后,先不出现去掉一个单位“1”,让学生猜测什么时候第一张纸币比第二张纸长,什么时候第一张纸币比第二张纸短,什么时候第一张纸币和第二张纸一样长。而是在这个环节后直接让学生观察,你觉得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应该怎么做?学生应该很快得回答用一个数去乘几分之几,此后教师把这个模型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有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我想这样可能在后来徐宾老师在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时学生会顺其自然得讲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学模型,而不会像在徐宾老师的课堂中学生提到的就是计算时的注意点而已。其次在教学用线段图理解时,我觉得在这里徐宾老师应该一步一步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会自己用画线段图来解决数学问题,而不是直接把完整形式展示给学生。
在听完了沈百军老师的讲座后,让我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一直都知道建立数学模型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但是有时也感觉这与算法多样化有冲突,把学生的思维定在了一个方面。可是从数学的本质角度讲就是为了让学生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模型的学习是有效的。但是数学模型的建立是需要不断的数学学习为基础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多渗透或者是教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与思维,让学生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中学会建立模型。
听了冯老师的这节课后,我总结了一下几个亮点:
一、以故事为线索,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冯老师首先出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从而引入了两个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验证大家的猜测,引出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而且在后面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以这个故事为主线来衔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在探讨长方形周长公式时,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想出了“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长×2+宽× 2”,“长方形周长=(长+宽)×2”三种策略。冯老师在组织大家进行小组活动中,每一次都有明确的操作要求,更利于大家在操作时能节省时间,而且在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后能及时总结。
三、练习设计操作性强。
在练习中,冯老师把侧重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的训练上,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图形的拼接能力,
建议:
1、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读法要规范,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法。
2、练习设计可以在题型多样一些,加入实际应用的环节。
《认识钟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过一小时是几时,让学生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总体来说杨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相当清晰。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兴奋,也容易分散。教学中杨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学习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杨老师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是很好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利用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杨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突出知识点。例如:在欣赏各种各样的钟面时,杨老师用课件准备很多漂亮、形状不一的钟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难怪全班学生都想和这些钟面交朋友。再如: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在他们的汇报交流中认识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分针后,又通过课件把时针、分针分别进行闪烁,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学钟面上有12大格时都把一大格一大格做了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2.创设教学情节吸引学生。
课中注意创设了很多轻松愉悦的情节。如:一开始,杨老师创设了“老师是早上7时起床,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情景,展开教学,学生兴趣很浓。在认识了钟面以后,杨老师又以乘动车为主线,让学生拨一拨: 8时出发、9时到达宁波、11时到达上海,在钟面上怎么拨?因为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学生注意力很集中,一下子就拨出了这些时刻,正确率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3.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杨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上的钟面,说说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杨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认识钟表的,再出示3个钟面:7时、8时、3时,互相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们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并且比较三个钟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经过比较,学生完全理解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之后还设计了师说时间让学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4.精心设计练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练习的设计上,王老师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巩固练习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吃的饱,吃的好。如认整时,拨整时,认识大约几时,全体学生都会;根据时刻画时针或分钟,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本画的很好。这些对于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5.美中不足的是:①杨老师的问语要适合一年级小朋友,如:在教学7时时,老师问学生怎么表示,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表示,那只有老师自己回答了。②关于课堂常规,在订正学生课堂上做的练习时,要先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停下来之后再订正,这样才有效率。③碰到课堂中学生回答错误而其他学生帮忙改正后,要让说错的学生再回答一遍,给他以鼓励,帮他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听了连**老师和陈**老师《找规律》的课,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产生的不同效果。从她们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学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从而产生如果我来上应该怎样上的共识。两节课上的都很成功。其共同的亮点有:
1、两节课在教学中都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两位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经历找规律的整个学习过程;
3、都采用了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人合作获得更多的知识;
4、教学中都体现了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索、小结中获的新知。
两节课的结构大同小异,在细节上又有所不同。第一节课导入以复习一年级学过的规律和主题图导入,第二节课以四个小动物的出场顺序情景为本节的循环规律做了铺垫;找规律环节中,第一节课更重视用语言来表述规律,第二节课重点通过横看总结规律,提炼简洁语言;动手实践练习中,两节课都包含了巩固、提高、延伸的含义,特别第一节课“手帕花边的设计”,第二节课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建议:地板砖设计这一环节教材的意图应该是要体现循环规律的“循环不断、四面延伸”以及“规律美”,这两节课都没能真正体现出来。
听完这两节课,对《找规律》这一课题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