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评课稿

秦风学

《翠鸟》评课稿

  陈老师执教的《翠鸟》一课,其教学流程简约但不简单,平实又扎实,对学生而言很实用。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言语发展,关注学生的精彩。对于课堂,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通过课堂中那一个个教学环节,来着力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关注文本本身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性,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课上好,把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提升上去。

  亮点一:课题写得好。

  一个简单的课题,竟也分了三层,而且一层压一层。先是读,读正确。再是记,“翠”的上半部分,不是“羽”字,下面没有长勾。第三步是理解意思,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后,让学生猜一猜“翠”的意思。一个环节,将识字学字的几个步骤完整联系在一起,真是巧妙。我想学生对于“翠”字,肯定也会记忆深刻。

  亮点二:灵活掌握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前,提问:课文写了翠鸟的哪几方面?让学生直接抓住主要事物进行理解,不再笼统地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有了一个十分明晰的思路,突出了教学的有效。因为学生第一次阅读文本,难免说不到位,此时教师提示可以分段落来阅读归纳,使三年级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苹果。

  亮点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

  如果写你喜欢的一样动物,你会抓住什么来写?交流后再来说说课文第一段写了翠鸟的什么?一般情况下,学习翠鸟的`外形特点时,我们总是很直接地让学生找到几个方面,但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如果写小动物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而后在反馈课文中翠鸟的几个方面,学生学得很自然又轻松。这样的设计既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一种提示,又是引导学生如何撰写动物外形进行了习作指导。了解了翠鸟的外形写到了小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后,又问哪部分是重点写?又分了几个方面?学生阅读描写羽毛的句子后教师随即又提问: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一部分在写作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但靠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文本中优美的词句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除了教给学生“写什么”,更多的是要教给学生文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在对于翠鸟羽毛的学习上更多的则是关注写作,谋篇布局,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应该说这样的渗透对三年级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大有裨益。

  另外,陈老师在借助多媒体理解字词、感悟语言方面做得也不错。比如理解翠鸟羽毛的颜色之一橄榄色时,大多数学生根本不认识橄榄,因而也无从理解橄榄绿。此时老师将鼠标轻轻一点,橄榄果出现眼前,橄榄绿自然而然地就明确了。张老师借用网络地力量,选择了一张科学有效的演示文稿,可惜的是没有将它与自己所做的其他内容链接在一起,上课操作课时不方便,又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建议将演示文稿进行修改,再投入使用,让其更好为课堂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