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评课稿

孙小飞

失物招领评课稿

失物招领评课稿1

  本课的第一课时是以生字教学为主,因此,亚玲采用了长久没有用的集中出示生字的方法,可能是长久没有用这个方法教学,学生对这种方式教学很有积极性,能很踊跃的发言,为了能让学生在上课时候积极参与进来,采用回忆的方式回忆之前所有学过的识字方法总结一下:如加一加,减一减,想象,画一画等,再通过引导,认识新的方法。

  老师范读之后,发现在后阶段的教学当中,学生都是模仿老师读的方式进行朗读,不怎么读,却能大体上读的很整齐,总结:教师的范读是课文学习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三四段的教学时,亚玲采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严肃”让学生表演一下,指名请几位“唐老师”来读一读,接着齐读;“唐老师,你们严肃的跟你们的学生说吧!”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唐老师的角色之中,在朗读时能比较好的读出感觉来,当然教师的范读也是很关键。第五段采用的是表演的方式完成教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为什么呢?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学习,睁得大大的是因为唐老师说的话很惊讶,摸口袋是干么呢?是因为想要找找唐老师说的丢东西自己是不是丢了,结果怎么样呢?(都没有丢掉)。同学们是怎么回答唐老师的呢,一起喊:“唐老师,我没有丢东西!”通过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我结合两个自然段的特点,采用合作朗读的形式,请了三位同学当同学,请一位当唐老师,还有一个读旁白的,总共请了两组,第一组效果不明显,第二组相对比较好。再是师生一起合作的方式,男生同学,女生唐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致比较高,效果相对应该是不错的,参与到学习是高兴。最后进入写字环节。一节课时间35分钟,教的内容也是很有限。

失物招领评课稿2

  听了林树妹老师执教的《失物招领》一课,感觉张老师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课中关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体会如下:

  一、直奔主题,及时解疑。

  《失物招领》,本身题目含有“失物”和“招领”两个词,是一年级孩子难以理解的。张老师一上课,就抓住了生字“失”,理解“失物”,再延伸到“失物招领”,一步步地帮助孩子解决疑惑。

  二、随文识字,分散难点。

  一年级一课有14课生字,学习的时候,孩子既要读准字音,还要记住字形,又要学会运用,任务很重,特别是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会难以消化,随文识字,就是在课文出现的时候,把生字的字形字义融合在课文的教学中,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吸收内化的过程。

  三、识字方法,重点突出。

  尽管孩子们有了上学期的识字基础,但还不够熟练,因此张老师在鼓励孩子们自主识字的基础上,以形近字识字为主,帮助孩子区分字形相近,容易混淆的汉字,帮助孩子记住字形的'同时,也为今后生字的运用做好铺垫。

失物招领评课稿3

  一、注重创设情境,进行训练。

  在导入新课时张老师说:“我们班的值日生在教室里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老师这儿来认领。”然后揭示课题,刚才老师说的就叫“失物招领”,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从学生日常的班级生活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二、重视识字教学,不同的文段的识字用不同的方法。

  张老师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重在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识字的方法,并提倡方法多样化,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这时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比如说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生字教学实施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失物招领评课稿4

  《失物招领》是一篇很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张老师的这堂课中有许多的亮点,我就最突出的三点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情境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张老师利用“失”字先组词,然后出示课件,(认领的失物的方式),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及题目“失物招领”。将学生们悄悄地带入课堂学习中,不着笔墨,毫不做作,自然流畅。

  二、识字教学,本课识字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认读,然后再随文识字,最后还以表扬信的形式再次认读。在集中识字时又从字音和字形上进行分辨:字音紧扣前后鼻韵进行分辨,字形上进行形近字的辨析(如,围和同)。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最要紧的就是让学生记住字音和字形。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固,多次重复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多次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重复中必须有所变化。多层次教学就是为了实现重复中的变化,这种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张老师的这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三、语言点的训练,在引导孩子感受植物园的美丽时,张老师让学生用“很——很——”说短语,说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感悟偏正式形容词短语重叠后的表达效果,既表示强调,又增强了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