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角的概念》评课稿
陈老师的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自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对于角的概念,首先结合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学习角的概念的实际必要性,并引入角的定义,并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去认识角,并在图形中认识角、熟悉角的表示方法,并会使用了解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我认为本节课三大亮点:
一、情境创设自然,气氛营造和谐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发现、体验数学学习,课堂上,陈老师没有多少讲解,也没有多少集中点拨,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营造了师生互相交流、展示学生个性的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所提出的'建议及讨论的问题,也是深刻的。师生是朋友、是合作者;学生们能够互相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改善了课堂提问的局限性,课堂上一直充满着和谐融洽的气围。
二、教材处理灵活,教法学法运用得当
在教材处理时,陈老师并没有照搬教材上,而是充分得估计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体现了“用教材”的新教材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看上去是一节很简单的概念课,但是学生学习时往往就是不能准确地掌握好所学概念,他们不能很好地自己参于到概念的形成和分析中,当然是用不好概念。陈老师在这里先设计让学生“画角”到“拆角”到“组角”逐步形成角的概念.而在给出了角的概念之后,在黑板引导学生一同分析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各个组成部分。配上文字判断题,图形判断题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剖析概念做的很实在。本节一共给学生介绍了三种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表示是今后学习几何常用到的知识。陈老师让学生自己学习后再集体学习,边题问边指导,体现了精讲导学的环节。通过变式题,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发展的乐趣,使数学学习过程变的主动、活泼和有趣,把学习变成是一种快乐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领会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最终达到“会做数学”的重要性,很好地体现了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三、切入恰到好处,数学思想渗透合理
几何图形是几何学的研究对象,对它的一般描述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程序进行的。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物,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重视这个过程,注意了“符号—文字—图形”的转化,通过练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较快适应,能够把几何图形与文字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的联系起来。角的动态定义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旋转得到的角的概念的掌握,对学生来说用语言不好描述,这里陈老师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角的形成,从而说出角的旋转的概念。这里分析的很清楚,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也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