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倪德明校董,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五届复旦大学校长奖颁奖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向资助设立校长奖的倪德明校董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校长奖设立于XX年,是目前我校规格最高的奖项,在广大师生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荣获校长奖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校长奖的设立对于升华大学氛围,褒奖奉献、支持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中,一大批专家学者埋首学术,潜心科研,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以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和突出的业绩,向我们展示了复旦的学术厚度和精神高度,他们是复旦加快发展、创建一流的坚强柱石。
在科研领域,我们的专家学者潜心钻研,努力创新,勇攀高峰。比如,中山医院汤钊猷院士,长期致力于肝癌的研究,为提高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他又投入“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他主持的课题荣获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化学系赵东元教授领衔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在介孔材料合成与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课题组发表论文数和引用率排在国内第一名,国际前十名。物理系资剑教授,在光子晶体研究等领域所作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被(自然)、(physics today)、(physics world)等多家国际著名杂志登载或报道。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方面长期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为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与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全国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语言学一等奖。历史系朱维铮教授,因为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为中西文化学术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汉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这是自季羡林先生之后,德国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我们的专家学者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比如,哲学学院俞吾金、孙承叔、王德峰、陈学明、刘放桐等教授组成的“课程体系改革”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哲学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荣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成果一等奖。历史系资料室主任傅德华,25年来全身心投入资料室的工作,他爱书如命,以资料室为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努力实践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
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责。我们的很多同志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我们的附属医院多次组织援外医疗队,服从国家的需要,到艰苦的环境从事医疗援助任务。这次受到表彰的复旦大学援助摩洛哥医疗队就是他们的代表。医疗队的八位医生克服了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语言不通等种种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实践着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他们以行动竖起了一座中非友谊的丰碑。
除了教职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广大学生也专心学业、刻苦自砺,投身实践、全面成才,他们以自己求知的渴望、不竭的探究精神和一颗年轻的心,给复旦园带来了青春的芬芳。这里我要提到的是,数学学院04级本科生谢子雨同学,他响应祖国的召唤,于XX年底参军入伍。他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牢记母校的嘱托,在部队建功立业,被表彰为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标兵,荣立三等功。中文系05级博士生郑璇,是我校第一个手语语言学博士生。虽然她幼年失聪,但她身残志坚,顽强地通过康复训练学会说话。她不但克服各种困难勤奋学习,还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投入残疾人事业,努力为他人服务。
校友作出的成绩是母校声誉的延伸。校长奖每年会还授予为国家、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校友。今年,我们把校长奖授予了方永刚校友。从复旦园走出的方永刚,带着在学校打下的扎实理论根基,带着对真理信念的执着追求,投身绿色军营,立足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二十多年如一日,即使身患绝症也未曾有丝毫松懈,被誉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传播者”。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复旦人的气质和风采,他是复旦的骄傲。
老师们,同学们,复旦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为复旦争得的每一份荣誉都能够得到肯定,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为复旦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能够受到关注。校长奖的设立,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不仅奖励那些为复旦争得极高荣誉的个人和团队,而且奖励那些勤勤恳恳在教学、管理和实验岗位上尽心尽责,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奖励那些在国家和集体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奖励那些关心百姓疾苦、勇于献身的人,奖励那些为学校争得荣誉的优秀校友,奖励在方方面面体现和丰富复旦精神的人。
校长奖设立五年来,一大批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师生受到了表彰,他们是全校师生的优秀代表。正是有他们作出的成绩,才有复旦今天的荣耀。复旦因他们而精彩,复旦为他们而骄傲。
我热切地希望,我们全体复旦人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抓住机遇,勤奋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共同走向复旦大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