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评课稿集锦7篇

孙小飞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集锦7篇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1

  《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一、亮点

  1、知识衔接紧密,流畅自然。在教学中,庄老师首先从学过的因数、倍数谈话引入,然后让学生回忆因数的特征,接着通过一个找因数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从刚才的同学站立情况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同学站立两次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引入新课。

  2.注重提醒班级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学生在进行练习做题的时候,庄老师及时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注意平时的课堂训练。

  3. 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及知识的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庄老师从已有知识因数出发,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接着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数的求法,最后教师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题目,另一种是特殊的题目。

  二、建议

  1、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的半生不熟,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而部分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会来不及思考,容易导致知识学习上的障碍。因此,还需要新知识的讲解要把节奏放慢一些,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消化过程,明晰求最大公因数的解题步骤。

  2、可以在引入的环节精简一下,把游戏作为开启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知识结合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站立了两次,这是为什么,由此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在例2的教学中,不必要小步子走,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环节调整,可以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2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

  在这节课上,教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2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平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从总体来看是成功的,教师具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再好的课堂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本节课的问题发表一点拙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本节课,学生对找公因数的方法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为了加深理解,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列举因数法和乘法算式法,并对找有特征的一组数的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3

  江老师的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复习题为新课做铺垫,一举两得。由一句学习名言“温故而知新”导入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恰当,教学内容充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巧妙的语言衔接,变化多端的引导,使整个教学环境有序,师生互动和谐。

  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也是整个课堂的亮点。特别是课堂临时应变能力强,表现出了一位资深教师具备的素质。在面对着提出问题无人回答的时候,巧妙的一句“谁来试试”,给予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对问题思考之后回答的信心,重拾课堂的和谐与融洽,更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使孩子在自主学习中沉淀新知识,教学过程中江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了求公因数合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习题设计精简,并很有针对性引入了成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对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本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优秀的。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4

  在晚自习上,我观看了王XX老师讲授的《最大公因数》这堂录像课。王老师这节课,听后给人的感觉是“很扎实”,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很到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到位,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设置合理。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王老师通过地面铺砖的这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疑惑,这样调动了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是如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王老师这节课首先以列举法来引导学生找公因数,随后,又用集合图的方式反映12和16的公因数各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12和16的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通过一系列媒体资源的展示,逐一解决了每个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印象。他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程序中,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王老师这节课通过铺地砖的事例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形成过程,尽可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努力出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2〕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出方法。

  王老师整节课是通过课件演示,采用了列举法,集合法,这两种方式教学12和16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利用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了活力。

  〔3〕练习层次分明,巩固新知

  练习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尤其是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巩固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

  1、导入设计巧妙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本节课王老师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情境之中,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用铺地砖的问题引出的。课堂上,王老师运用多媒体动态呈现王叔叔家用地砖铺贮藏室地面的现实情境,请同学们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学生在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教学概念的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自然揭示了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教师能够“以学论教”,在探索新知中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发现了可以选择边长是1dm、2dm、4dm的正方形地砖。接着,各小组围绕这几种可选择的地砖的边长与长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很快发现:1、2、4是16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在这个基础上,王老师请学生用简洁的话说一说“1、2、4是16和12的什么数”,由学生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然后,返回帮王叔叔选择地砖的问题,进而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在这里的充分放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评课稿四、通过教学,学生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就能为抽象出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的非常好。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从而增强了感知事实、建立概念的效果。学生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5

  聆听了李晶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一课,我颇受感触,现在说说自己粗浅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

  一、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李老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自主探究

  教学新知识时,李老师并没有直接讲授内容,教师抛出问题后而是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及时练习;加深理解

  习题设计精简,并很有针对性引入了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对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本节课是非常成功的。

  总之,通过听这节课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特别是对我以后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更是有借鉴的价值,所以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上的这宝贵的一课。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6

  《最大公约数》这一课,新教材要求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导出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使得学生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亲密关系,同时为后面的约分、通分作铺垫,所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雷老师在本节课中,努力将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个性得到发挥,课堂成了学习的乐园,不乏是一节成功的代表课。

  本节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使学生乐学。

  以帮助王叔叔家解决铺地砖的问题,引入课题,设计巧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去学习新知。

  二、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新知,使学生能学。

  雷老师通过让学生在一张纸上“铺地砖”来让学生尽情摆一摆,画一画,观察、分析、思考,找到规律,必须是两数的共同因数才满足王叔叔的要求,得出公因数概念,选择哪种地砖铺的最快,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充分的动手中获得新知,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新知。

  三、在“探究——发现——总结——再实践——练习”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想学。

  这节课教师能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能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能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以小组合作式学习来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从以往的被迫着要学变为发自内心的想学。

  对于这堂课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中我还有两点自己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还请执教教师谅解。

  1、让课堂因“错误”而更加美丽。

  老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最大公因数的规律时,有一位学生看到“8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差”时,立即总结出“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差”这一结论,教师当时只仓促的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结论不正确。我认为教师当时应关注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背景,进一步通过多个例子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从一个例子中就得出结论往往具有片面性和不正确性,得出结论是需要许多例子作为基础的,这样学生的收获就不仅仅有关最大公因数规律的知识了,同时还明白了在数学上、甚至在生活中总结结论的方法。因为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2、注重呈现有序课堂。

  在总结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时,次序显得有点儿混乱。如果在寻找公因数后就让学生总结出公因数的概念,由公因数的概念再引出寻找最大公因数并总结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可能会使课堂显得更加流畅一些。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7

  《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新教材要求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导出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使得学生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亲密关系,同时为后面的约分、通分作铺垫,所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葛老师在本节课中,努力将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个性得到发挥,课堂成了学习的乐园,不乏是一节成功的代表课。

  本节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去学习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使学生乐学。

  以帮助王叔叔家解决铺地砖的问题,引入课题,设计巧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去学习新知。

  二、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新知,使学生能学。

  葛老师通过让学生在一张纸上“铺地砖”来让学生尽情摆一摆,观察、分析、思考,找到规律,必须是两数的共同因数才满足王叔叔的要求,得出公因数概念,选择哪种地砖铺的最快,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充分的动手中获得新知,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新知。

  总之,教师能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能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能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以小组合作式学习来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参与面广,教学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