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评课稿

孙小飞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1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陈老师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统计一年级、二年级的体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整节课,陈老师语言和蔼可亲,有亲和力,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导入:虽然学生在一年级时初步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了,复习导入做的不够,为后面的探究新知留下了隐患。

  2、数据记录: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轮流起来报自己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其他学生记录,其实二年级的学生统计能力还达不到如此熟练,这就造成了数据记录混乱,一年级时的体重就没记清楚,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的就更混乱,后面的复式统计表就没法完成。老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失误,是造成本节课不够成功的关键。时间拖沓,后面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

  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学生说体重时,老师要求放慢速度,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记录,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统计两遍,还不准确的局面。

  3、统计表:陈老师在统计表的表头问题处理上做的特别好,能够让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透彻。

  4、板书:整节课,黑板上除了板书课题外,没有任何板书。 每一节课,黑板上都应该呈现出这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即使在课件中已经出示过了也不能代替板书。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2

  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教学中五山小学的季老师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事例,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教学。

  首先搜集参加各种乐器的男女生人数,制成的四张单式统计表,通过分层次的几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产生需求:有些问题不能从单个的表中直接找到所需的信息。因此,很自然的,学生产生了将几张表格叠加在一起的认知,在课中,学生们慢慢一步步完善着自己的设计,简化自己的统计表,根据需求设计出了表头,成功从单式统计表组合成复式统计表。活动中,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成为有效知识,教师的“教”变为“引”,学生的“学”变为“探”,学生们经过讨论并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这一步骤。

  在整节课,季老师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从这样设计统计表,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还有什么问题?怎样能使表格变短,而又统计全面?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发展了思维。教学中,在学生体会了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后,季老师还分组合作,让学生统计小组内每位学生参加兴趣班的情况,学生在经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作统计表、分析表格的一系列过程中,真切体会到学有所用。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课堂上老师可不可以放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创造复式统计表,在每次展示学生作品之后,让学生自己比较体会别人的设计优处,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的修改、创造,最终完成复式统计表。这样的放手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学生是否可以获得更多书本以外的收获。

  以上是我听课之后的粗浅想法,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

  《复式统计表》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沈老师为了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在课中设计了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某些同学的失败,为什么会慢呢?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式还是竖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填写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的每格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并让学生自己详细的说说合计和总计是如何得来的,加深学生对于统计表数据的认识。之后利用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复式统计表。

  从学生的反馈看,教学效果还不错。但从学会学习和生本课堂的角度上来考虑,显然本课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较少,参与的面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