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乘法》评课稿合集十五篇)

秦风学

《认识乘法》评课稿合集15篇

《认识乘法》评课稿1

各位老师,同行们:

  首先要谢谢钟老师和杨老师。这次我第三次听陈老师《乘法的初步认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乘法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也是后续学习的知识基础,甚至在初中、高中要学的很多知识都与乘法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节课陈老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乘法算式的简便,在认知过程中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陈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简洁但不简单,亲和而富有情意”的课堂,充分突显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陈老师安排了“抱团打天下”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如“帮喜羊羊们算钱”“游乐场解决问题”“摆小棒”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了运用“观察→问题→列式”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二、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在课堂中陈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分三次体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第一次在“暖羊羊一共有多少钱”中学生算出4个10相加后,老师提问:如果再增加一张10元,是几个10相加呢?第二次在计算“村长一共有多少钱?”时,陈老师通过“我都听不清了,慢一点儿,我都不知道我该写多少个5了?”“这到底要加多少5啊?”“我现在写得够吗?”“还差几个5?”等语言来引导,这两个环节的明线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几个几”,暗线就是让学生感知了连加计算的麻烦。这时少数学生想到了用乘法表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后,全体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在练习环节“摆一摆”中,问学生“摆10个3”一共用多少根小棒?请用算式表示的时候,学生都选择乘法算式,当老师展示“10个3连加”的时候,发出了“实在太麻烦了”的感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节课“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藏在暗线里完成也是相当成功的。

  三、凸显乘法意义的教学,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本节课陈老师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做得很透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是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同数连加的情境。本节课陈老师从学生非常喜欢的“美羊羊、暖羊羊、喜羊羊”图片导入,让学生帮忙算钱,让学生数一数、圈一圈,体会每张人民币相同,再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一共有多少元?并通过“说、写”等形式列出加法算式,促使学生概括这种加法算式的特征是几个几相加,以此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为理解乘法意义打下基础

  二是突出强调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个人觉得这是陈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所在,我们一起来详细回顾一下)

  首先,在算“美羊羊3张5元一共有多少钱?”学生说出算式,教师先板书5+5,陈老师追问:我写得对吗?那要写几个5?然后在板书上再+5。又追问:为什么要写3个5?

  其次,在解决暖羊羊的问题时,在学生练习纸上完成,集体交流时,陈老师板书10+10+10+10=40后,陈老师问学生“加数都是几?为什么都是加10?那是几个10相加啊?”算出4个10相加后,老师接着又提问:如果再增加一张10元,是几个10相加呢?接着让学生说出5个10、6个10、7个10等。

  然后,在计算“村长一共有多少钱”学生汇报时,陈老师通过“你们说5+5+5,我都听不清楚到底该加几个5了。”学生自然会选择用11个5来表述,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总之也是做得很出彩的。

  陈老师通过反复追问,引导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能概括地认识同数连加问题的特征,以此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为乘法算式改写做好准备,同时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此外,还通过喜羊羊“5元、5元、5元、2元”非同数相加情况的对照,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

  三是通过多次对照、转换,明确乘法的意义。教学中,陈老师多次将同数连加的算式、实物图与“几个几”进行对照、转换,让学生能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或情境,用更抽象、更概括地“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认识了乘法之后,陈老师指着11×5=55,问:这里的5表示什么?11表示什么?11是从哪里找到的?在图中可以找到11吗?在加法算式能找到11吗?请学生上台指一指11在哪里?……这样一方面架构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另一方面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

  四、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注意对问题的提升

  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但陈老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各位老师,同行们: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丰满起来,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指正。

《认识乘法》评课稿2

  今天的两节课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反思的地方。以下我就陈**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发表自己几点浅薄的看法。如果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陈老师很成功的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3、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写法和读法。其次,陈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童趣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数学小精灵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同时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二、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数学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陈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在课的伊始,教师创设游乐园里“飞机图”的情境,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加法算式的书写,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教师提出“观察这个加法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三、让学生在需要中学数学

  从过山车的7个2相加,到8个2,9个2,10个2,再到,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通过写连加算式让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繁琐,促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这时陈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同时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四、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环节,陈老师也颇费苦心,她以挑战的形式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通过写一写、分一分、改一改的练习,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陈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在此我也想提几点自己觉得疑惑的地方:

  1、如何能更好体现乘法的简便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数相同)太繁琐时产生的一种简便运算,因此这节课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陈老师在这节课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够深刻,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够在这里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再引出乘法算式,学生或许能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更加透彻。

  2、在3+3+3+2=11与前面算式的比较环节,学生感受还不是很强烈。

  3、关注学生还不是很到位。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丰满起来,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指正。

《认识乘法》评课稿3

  9月30日,全体数学组成员听了于xx老师和王xx老师两位刚转入数学学科的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和《9的乘法口诀》两节课,两位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教学效果很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简练、又有亲和力,能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学生,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从游戏导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于老师在自主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练习形式多样有趣,由易到难,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而且潜移默化培养了了学生的观察、交流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王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在这节课的教学伊始,王老师用让学生欣赏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并提出在这首歌曲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字?当学生说到72和81时,张老师又提问:这两个数字相差多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出示情景图引出本课的教学。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应该说学生对于9的口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这里王老师也是让生自主编口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王老师是因为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认识乘法》评课稿4

  本学期第七周,我们学校安排了数学组二年级同课异构活动。作为听课者,我认为这五位老师讲的各有特色,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反思的地方。

  首先,我说一下刘**老师的课,他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问同学们都到那些地方去玩过?用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孩子们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耿**老师采用“抱团游戏”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充分的动起来,整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金芳妮老师采用复习旧知的形式导入新课。刘春妮老师从生活场景出发,让同学们观察教室里面的窗户,并指出教室的后墙上有三个窗户,每个窗户上安装了6片玻璃,问一共有多少片玻璃?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孩子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数学问题。

  总之,我认为每位老师讲的都有特色,很成功。因为每位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以及为什么要用乘法;第二,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可以用乘法表示?第三,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第四,个别老师还对乘号的来历做了简单的介绍。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指正!

《认识乘法》评课稿5

  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王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帮助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王老师让学生学习用双手记忆9的乘法口诀,生动形象,学生学得愉快、扎实。

《认识乘法》评课稿6

  王老师的课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那儿童般的语言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环节设计。本节课的亮点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导入阶段,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一个平台。

  2、在新知的教学中能突出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乘法的来历,在教学时,刘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当学生列出了几个加法算式后,教师出示了2+2+2+2…+2=?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然后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乘法的来历就很明了了。

  3、在练习中突破难点。

  刘老师设计的练习都很典型,涉及了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尤其是后面的第4题,每竖行合作写算式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活跃的去做题。而老师在学生的反馈中也引导学生注意先想想是几个几,然后再列式,第六小题,涉及到了有加数不同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了不同的加数是不能用乘法计算的,只是时间关系,要是再让学生说一说就更好了。

  建议:

  1、在乘法的引入环节上。刘老师引导大家列出了很多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算式,然后又出示了几个算式去观察是几个几,最后由2+2+2+…+2=?引出了可以写成一个比较短的算式,从而介绍乘法。我觉得可以列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后,直接就介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再说说这是几个几,可以写成几乘几,这样会节省出后面练习的时间。

  2、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体现的不太明显。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体现。

  3、在语言上要多强调是几个几相加,不要光说是几个几。

《认识乘法》评课稿7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要落实到让学生理解这样几个问题上:

  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样用乘法表示。纵观这节课,我认为李老师在课堂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一、 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老师在出示了5个3用加法计算后,怎么办?然后教师适时介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炼数学模型,并能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在师生互动中提炼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运算可以用乘法表示”。在课的最后教师让学生看图,列乘法算式,然后出示乘法算式5×3。平时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的练习,往往比较关注学生会不会列乘法算式,而李老师把练习反过来,让学生逆向思考,这样的练习比重复机械地列乘法算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三、 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

  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一闪而过,但李老师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学习了7个2的乘法算式后,教师提出:黑板上哪些算式和它很像。学生回答:3+3+3+3+3。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是直白朴实的:因为都有许多一样的数字。这时李老师及时用数学语言加以提炼:是啊!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加数相同。“加数相同”这几个字并不一定非要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学生只要理解就可以了。教师这句简单的评价,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肯定,又提升了学生的回答,恰到好处。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精彩起来。

《认识乘法》评课稿8

  今天听了林老师这节课,首先我认为很成功的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3、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写法和读法。其次,林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童趣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林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数学小精灵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同时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二、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数学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林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在课的伊始,教师创设游乐园里“飞机图”的情境,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加法算式的书写,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教师提出“观察这个加法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三、让学生在需要中学数学

  从过山车的7个2相加,到8个2,9个2,10个2,再到,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通过写连加算式让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繁琐,促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这时林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同时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四、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环节,林老师也颇费苦心,她以挑战的形式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通过写一写、分一分、改一改的练习,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林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在此我也想提一点自己觉得疑惑的`地方:

  如何能更好体现乘法的简便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数相同)太繁琐时产生的一种简便运算,因此这节课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林老师在这节课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够深刻,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够在这里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再引出乘法算式,学生或许能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更加透彻。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丰满起来,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指正。

《认识乘法》评课稿9

  老师这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我探究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从俞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布局上来看,我认为是比较完整的。上课一开始,俞老师让学生们动手,用小棒摆一摆,摆成几堆,并用加法算式表示出一共用了几根小棒,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摆放若干小棒,捕捉生活中常见的摆设问题,体味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求知的情境中,这说明只有数学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紧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这里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观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相同加数相加的实际问题很普遍。同时引导学生从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不同等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几个几相加”的表达方式。

  在引出乘法的时候,教师用一双手有10个指头,同桌共有多少个手指?就要把2个10相加,接着如果一小组同学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就要把5个10相加,最后引出“如果要把全班小朋友的手指都加起来,要加多少个10,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样呢?”这个问题。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非常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愿望,创造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但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有些心急,没有当学生体会到加法算式的麻烦就已经迫不急待地介绍乘法,我认为这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交流,创造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课堂教学最后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室,举出能用乘法算式计算的例子,这一环节本应该是本堂课的升华及亮点,但由于教师没有引导好,导至学生不能很好地发现教室里存在着的数学信息。其实如果教师能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那么相信学生能发现更多的信息,创造出课堂上的亮点。

《认识乘法》评课稿10

  王老师的课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那儿童般的语言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环节设计。本节课的亮点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导入阶段,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一个平台。

  2、在新知的教学中能突出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乘法的来历,在教学时,王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当学生列出了几个加法算式后,教师出示了2+2+2+2…+2=?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然后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乘法的来历就很明了了。

  3、在练习中突破难点。

  王老师设计的练习都很典型,涉及了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尤其是后面的第4题,每竖行合作写算式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活跃的去做题。而老师在学生的反馈中也引导学生注意先想想是几个几,然后再列式,第六小题,涉及到了有加数不同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了不同的加数是不能用乘法计算的,只是时间关系,要是再让学生说一说就更好了。

  建议:1、在乘法的引入环节上。王老师引导大家列出了很多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算式,然后又出示了几个算式去观察是几个几,最后由2+2+2+…+2=?引出了可以写成一个比较短的算式,从而介绍乘法。我觉得可以列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后,直接就介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再说说这是几个几,可以写成几乘几,这样会节省出后面练习的时间。

  2、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体现的不太明显。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体现。

  3、在语言上要多强调是几个几相加,不要光说是几个几。

《认识乘法》评课稿11

  今天赏析了戍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不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还练习的方式,都给我了较好的启示。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用心引导,促进学生参与求知的有效性。

  一、以我的认识水平审视一下教材。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此节课的教学是搭建同数连加与乘法之间桥梁的一节重要概念理解课,是建立在加法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它与加法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同数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来简便计算,由此可知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它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这就是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当然,反过来,假若知道一个乘法算式,它表示的意义应该如何去理解呢?我认为,两种说法都可以,如6×3,可以说6个3相加,也可以说3个6相加,因为6×3也可以写成3×6,早已不再讲究乘和乘以的区别了。那就是说本节课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的乘法初步认识,而不是让学生说已知乘法算式让学生去纠缠几个几相加的意义。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会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读乘法算式。难点是由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的方法。目标至少有这三条比较重要:一是什么样的计算才能写成乘法的简便计算形式(大概知道乘法是对加法的一种简便计算形式)。二是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到底有什么联系?即如何去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初步领会乘法的意义--A个B相加可写成A×B或B×A);三是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深入领会乘法的意义--只有相同的数连加才能写成加法的简便计算形式,即乘法算式)。

  二、整节课中有效教学的做法。

  1、引导学生经历了乘法认识的构建过程。从开课到结尾,老师努力提供了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体验性。整节课设计了操作引发-观察思考-讲授新知-自主尝试-巩固拓展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的设计体现学生逐层深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规律。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各环节开展数学活动,暂不谈获得体验的多与少,但毕竟不同的人还是获得了不同的活动体验,而且这些体验也体现了螺旋上升,由此及彼,不断排除不清楚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的特点。这样做远远比老师讲学生听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2、注重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数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怎样发展其思维?在哪里发展思维?在哪里培养思维能力?课中给了我们很多答案。老师在提问后,比较关注学生的答问,如一个学生答到了3+3还可以写成2×3,老师赶紧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6个3相加学生说可以写成6×3,老师认真问到了:“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可以写成这个样子?”等等。我认为,只有学生将自己对新知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了,才说明他是真正的对所不知识理解透了,否则就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就是不知不解。老师对这个细节的重视,也是关注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愿望之一。

  3、想到了以训练为主线。数学知识的构建就是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片面到全面、由单一到综合、由基础知识到基本技能的层次性练习中形成的。老师在整节课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些练习:开课时的动手练习,动手后的计算练习,计算后的思维练习,获得乘法初步认识后的尝试练习,形成系统认识后的拓展练习等,均对学生构建乘法的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基地,实践出真知,真知显实效。老师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基本意识。

  三、使本节课更有效的思考。

  1、动手操作更应重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课中教师虽讲明了要求后再做,这是对动手有效性的关注,值得我们去借鉴。但你的要求中唯一缺少就是“摆后想一想怎样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这一数学问题。好像使操作活动显得有些多余,价值有些欠佳。

  2、“相同数连加”这一重要条件在改写成乘法算式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得不够,也就是加法算式到底与乘法算式之间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尚不明确。教师刚好做了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你不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怎样由这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再加上乘号来写成一个乘法算式,而由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它表示的意义,一下子将课的进程卡壳,虽然此时你在关注学生的发言,将自己绞进了一个乘和乘以意义区别的选旋涡里,甚至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上一组算式与下一组算式的不同之处了,其实是一样的。由于此时的失误,导致后面练习中学生不能准确地列出乘法算式。使学生对乘法认识的实效性略显逊色。

  3、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当学生说到了2*3的来历后,老师没有允许,没有引导学生自己亲自爬过3×3,3×4,3×5等思维的楼梯,一下子就来到了3×6算式的理解,由于没有前面的铺垫,学生毫无准备,做起来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二年级学生思维水平来讲,老师的这种做法乃一种“信天游”行为。使思维的训练失去了实效性。

  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真正的体验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此节课中有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算式才能列成乘法算式,教学中教师是用设问的方式来处理的。我认为,让学生经历了不同的算式如2+3+4,4+4+3+2,2×2×2×2等能否改写成乘法算式的体验后,再去问什么样的算式才能列成乘法算式,可能实效性要强得多。

  5、判断题的广泛应用也中提升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好办法之一。这节课中,老师虽设计了根据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看图列乘法算式、根据叙述写出乘法算式、用加算式表示乘法算式等题型的训练,可谓形式丰富,内容全面,针对性较强。是不是再加上写出几道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由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的题目让学生去判断,可能会增强学生辨析正误的能力,也是澄清乘法初步认识的一种方法。所以,我认为,虽然判断题是练习的最浅层次,但对思维的训练确实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认识乘法》评课稿12

  刘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通过学生特感兴趣的游乐园情景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比较、发现算式共同特点,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写一写的过程中体会有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时还用加法算式特别麻烦,从而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最后巩固练习。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零碎,每个大环节设计意图都很好,如果能把每个大环节整合一下,把问题集中在一个问题,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完成,就不要老师领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了,比如情境图可以综合成一个情境图,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肯定会说出其中一种游乐活动,“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有5架小飞机”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小飞机上共做了几个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其他的问题就可以直接放给学生,“你还能发现其他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这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或者直接回答(放给学生并不一定是小组合作),学生应该能模仿刚才的例子提出其他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应该就是乘法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有加法算式简单的变成了乘法算式,要提升到----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就可以用乘法算式,在这个环节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说一说,加深印象,比如,7×4表示什么,为什么用5×4?提出类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及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说,在引导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时,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然后分别说一说其他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的和。如果学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应该紧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的解释也可以引出乘法算式及意义,然后紧接着让其他学生也来说一说,最后再比较乘法算式和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发现,意图是通过比较观察体会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要比用加法简便,在学生能想到乘法算式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再回到100节小火车能乘多少人,什么悬念。

  刘老师一直在强调“几个几相加的和,几是这个相同加数,有几个就乘几。”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新课标要求不再区分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前后位置。只要学生会分析是几个几相加了,那么没必要非得强调是“5×3”中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最后应该提升到,有几个几就用乘法,不需要再结合加法算式,在具体情境中就能体现,比如,有三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能做6人,一共能做几人?就可以直接列式:3×6=18(架)。刘老师的板书设计特别好,字写得好,而且清晰能够很明确的表示出这节课的重难点。

  刘老师的语言特别丰富,教态自然大方,值得学习,如果讲课时能走到学生中间那就更有亲和力了,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认识乘法》评课稿13

  《认识乘法》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式得乘法的积。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一些看法。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左老师先创设了动画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件也制作得栩栩如生。在课件中都是展示一些学生喜爱的东西,最后的游戏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置,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并且注意联系生活,从而引出乘法。总结全课时老师也提出了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用乘法解决。这些都是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二、精心设计活动,学生探索新知。

  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这一点在这节课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老师的精心设计,引导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比如: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小兔和小鸡的只数,可以一只一只数,也可以两只两只,甚至一堆一堆地数,然后老师又让学生自己观察黑板上的连加算式,找出特点,等学生都说完以后再进行了归纳。在这之中老师起到了一个很好地引导作用,让学生找出规律,自己发现,让学生觉得是自己地成果。

  三、合作学习,培养交流意识。

  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数学老师,要做到严格规范,语言精练。左老师上课抑扬顿挫,身形并貌,用自己的语言感染了学生和周围的听课老师,同时也十分规范精练。比如:有学生把“乘”读成了“乘以”,老师及时纠正了,并指导学生一起再读几遍。在遇到学生已经会乘法,并说出口诀的时候,他并没有展开说,只是表扬了学生,并说呆会儿会提问,这一点很重要,往往学生在学习已经会的知识时都是马马虎虎,不认真听讲,老师这样一说,让学生整节课都在认真听讲,随时准备回答问题。在巩固新知这一环节虽然魏老师准备的问题不多,但都很精练,非常典型。比如算算苹果和面包的个数,让学生先用加法,再用乘法改写。接着要求又进一步提高了,必须先摆学具,再列算式。然后一个游戏直接让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对乘法算式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总之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也很好地认识了乘法,整节课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地好课。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个人意见,如有不对或欠缺的地方敬请周老师进行批评和指点。

《认识乘法》评课稿14

  俞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切身感受相同加数这种特殊的加法算式来引出乘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加深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将这个新出现的计算形式合理的融入到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具体操作上,让学生从不同的加法算式中挑出那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分类环节)作到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形象的数学,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利用算全班小朋友的手指数目,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算式——乘法算式。由一般的加法算式中提炼特殊的加法算式,既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再把这样的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已为这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接下去的核心内容基本都是为这个“改写”服务的。包括认识乘法的基本读写方法,巩固“改写”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刚刚认识的这个乘法的时候,一般很容易将其意义与加法混淆,比如课堂上就出现了4×4=8的回答。这是对乘法意义的不理解。巩固和练习是可以熟练“改写”,但是对于一些对意义还有存疑惑的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在加强和巩固。俞老师在课堂上的运用了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了乘法的意义以及与加法的区别,只是在具体练习上有所欠缺。

  数学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很一般化的,能够普及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能够通用。乘法的出现就直接囊括了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将这个思想贯彻到学生知识体系中就是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俞老师尽量多的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加法算式改写到乘法算式,其实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最后一个学生自己发掘并改写的环节由于时间问题草草收场实在可惜。

《认识乘法》评课稿15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要落实到让学生理解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3、怎样用乘法表示。纵观这节课,我认为杨老师在课堂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一、 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老师在出示了10个6用加法计算后,怎么办?然后教师适时介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炼数学模型,并能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师生互动中提炼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运算可以用乘法表示”。在课的最后教师让学生看图,列乘法算式,然后出示乘法算式5×4。平时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的练习,往往比较关注学生会不会列乘法算式,而杨老师把练习反过来,让学生逆向思考,这样的练习比重复机械地列乘法算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三、 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

  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一闪而过,但林老师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学习了10个6的乘法算式后,教师提出:黑板上哪些算式和它很像。学生回答:3+3+3+3+3。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是直白朴实的:因为都有许多一样的数字。这时林老师及时用数学语言加以提炼:是啊!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加数相同。“加数相同”这几个字并不一定非要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学生只要理解就可以了。教师这句简单的评价,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肯定,又提升了学生的回答,恰到好处。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