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德同行演讲稿

李盛

  与道德同行演讲稿1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道德的一个体现。富兰克林说:诚实和勉励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黄金有价,诚信无价!《狼来了》这个简单的故事,曾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烙下了诚信的印记,让我们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与舍友、同学、老师、朋友交往的一个前提就是诚信。相信没有哪个人愿意与一个满口谎话的人来往,也没有那个人想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只有大家都诚信相待,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校园氛围!

  节约是道德的另一个体现。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细节都与节约相关!作为当代大学生,节约粮食、水电之类的都做到了吗?一首《锄禾》大部分人都能谙熟于心,学校食堂里也贴这些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倾倒剩饭剩菜的同学却不在少数,如果每个同学都按需点餐,还会有那么多剩饭剩菜吗?这些节约出来的粮食或许就间接的帮助了那些处于饥饿当中的人。还有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吧!

  现在不道德的事情时有发生。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损坏公物等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不道德的行为坚决不做;其次当我们看到不道德行为时,勇敢站出来,或许我们离道德社会有更近了一步。

  道德,让我们与你同行!

  与道德同行演讲稿2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上课认真听讲,自习时安静地看书,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这都已经成为习惯,这都非常好。但是,也许你还忽略了一种习惯——道德。

  什么是道德?其实道德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中国自古以德育人,以德为美,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到底,道德也是一种习惯。

  举个例子,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菁菁校园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像:雪白的墙壁上被鞋印沾污,洗手间里的水龙头“不辞劳苦”的滴着水,投不中的垃圾被弃于桶外,耳旁时不时飘过几句不太入耳的口头禅……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要给予批评。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做的有很多很多。比如:给老人让座、随手捡一张纸屑、爱护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几句不文明的话、多一点文明礼貌、拭去那些轻蔑与浮燥、献一份诚信与爱心,等等。

  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道德的培养只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它也成为一种习惯,同学们就都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同学们,你们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只有你们将我们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道德同行演讲稿3

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是一个我亲眼所见的事情。

  从前我在地铁上常常遇见提着破旧钱袋的人向周围的.人索要施舍,那天正当地铁又蹿入一个黑洞时,一个老人坐在脏呼呼的地上,一只手撑着地向前划,另一只手却伸向了每一个人的眼皮下。他只有一条腿,另一条腿已经只剩下一手掌宽,长长的裤腿在残腿处打了一个大结,显的很明显,也很刺眼。他的脸黑黄,但黄色还是占了主体,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枯裂着,似乎一触就会流血。面对这样一个老人,那些被所要的人,有的装做没看见,有的故意和同伴讲话,有的眼里充满了怜悯,有的布满了惊奇。地铁渐渐滑出了黑洞,光明射入了车厢,老人的那只手也渐渐离我而近,当他即将要将那只又黑又脏又丑陋的手伸到我眼皮下时,我忽的闭上了眼,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我是多么害怕那只手,就如在午夜遇见一具死尸一般,但我却又实在说不清对老人的感觉,似可悲又恐惧却又实在想帮帮他。我很惊慌的睁开眼,见老人已将身子挪到另一处,我不晓得当我闭上眼时,那只手是麻木的悬在空中,还是像断了的弦一样弹落在地上或是惊恐的缩了回去,老人又将那只手伸到一个中年人眼皮下“可怜可怜吧!”他几乎是呻吟的说出这句话,很微弱,像是一个人临死前的语气,可是他的眼里还是充满一种期待一种渴望。中年人从身上摸出一角钱丢在了老人的怀里,可钱币却又不偏不斜的落在了老人的大腿根下,老人立刻将双手放在背后的地方,身子吃力的向后挪,然后从腿下摸出那一角钱,紧紧的握在手里,仿佛只要一松手,那钱就会永远的消失。老人弯下已经很弯的腰,这时我才看到他的脑后已全是白发,然而不是银白,是暗淡的白,是苍白。老人又向中年人一字一句吞吐着“谢谢好心人,谢谢”依旧那么轻微,如果地铁的杂音再大一点,我一定听不见。

  地铁停了,门开了,又关上了,又渐渐离开车站,蹿入一张黑糊糊的口中,隆隆的做着响。老人继续用手划着向前挪,一点一点挪,带着地上的尘土一起走了,远去了,然后消失了,可能是因为上车的人多了,在茫茫人海中,一个残了一条腿的人也不再引人注目,也并不起眼,也显得格外渺小,似乎任人一踏而过,就像处理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样。

  地铁终于跳出了黑糊糊的大口,停在了一排广告旁边,我透过明亮的窗户看到一则献血的广告,于是我便又想起刚才那位老人,也许真正想帮他的人给他一点点他所想要的,献出一点点“血”,那么他的病一定会有所好转,可是这么多人却似乎无能为力,不是嫌弃他,就是害怕他,要不就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可怜与同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他。我总认为,老人的存活对于生命本身还是一种延续,可是对于生命的意志已经毫无价值了。他竟对着一个中年人把腰弯的那么厉害,我不想同情他,也不想可怜他,因为他已让我有所恐惧,但我却又发出心底的想帮帮他,起码可以让他过的温暖一点,让他活的有尊严,这不是给他多少钱可以解决的!

  现在有那么多残疾人工厂、社团,我们可以送他们去那里,让他们学到,品到人生的美,而不是丢给他们一角钱做为这世界上最肮脏的施舍。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有这样的心愿,可以试着做一做,让他们的脸色变得像你们一样红润,让他们的声音变得像你们一样有力,让他们坐在地铁软软的椅子上,而不是地上,让这些残疾人过上并不残疾的生活,让他们像《千手观音》中的演员们一样,当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不再是可怕,而是美丽!!

  道德是指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规则,它用善恶荣辱等观念,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个人之间的关系之外,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阶级、对民族,以及对婚姻家庭的态度等,都具有道德的意义。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着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有些行为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也有些行为引起了别人的痛苦和不行,更有些行为甚至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动荡和灾难。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引导人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一党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