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纠缠一一长恨歌-演讲稿800字

孙小飞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诗作《长恨歌》。

  九重城阙里,霓裳羽衣飞华;马嵬驿坡下,佳人香消玉殒。这恸绝千古的悲剧,由唐明皇和杨玉环出演,最后交织于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

  悲恨!他既是悲剧的创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他在行宫月色下的宠爱,终只化成了一捧黄土;她在兵变被杀中的凄婉,终只化成了几捧花饰。他因荒淫而误国,只为了他的贵妃,却又因此引发了悲剧,致使贵妃被缢杀于马嵬坡下。这场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是明皇与大唐子民的.悲剧,是杨玉环的悲剧,最终也是千古两难全的一开始的批判荒淫,逐渐变成了同情与哀婉。他同情的仅是唐玄宗吗?我想并不是悲剧

  白居易也看到这纠缠绵绵之恨了。行文越后,似乎其中的讽喻之气也就越弱,从

  他虽为爱情所感,但却无法回避唐玄宗所酿成的爱情苦果。在战争中,唐朝由盛转衰。

  如此,那四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穷时,此恨绵绵无绝期”,似乎又带上了更高层次的同情。他同情的可能是在饥荒中失去双亲的孩子,也可能是流落无依的少年,更可能是在战乱中同样失去挚爱的征夫思妇。这边是皇帝佳人的爱情故事,可那些沉没于历史中的平民百姓,那些不曾被传唱的平素人间,他们的恨又在何处流淌?这千古来积淀的陈年旧情,似乎在这整首长恨歌中,由唐玄宗的爱情之悲所引发,又流向历史的无尽深处。

  是的,整首长恨歌就像一首矛盾的纠结体一一个人与大局,私情与国事,悲情与共情。唐玄宗在自己长恨时,却也有无数人在长恨。玄宗之悲愈盛,那百千民生之多艰便愈盛。感伤私情愈烈,那江山国事便愈厚重。《长恨歌》把私与公,个人与时代,现在与过去、将来有机结合起来,让无数人的悲与一个人的悲同一而对立,使人更感悲怆。

  长恨歌之所以为人称颂,也在于它就像一本未评定的史书。他没有严辞厉色的批评玄宗的荒淫,也没有高风雅颂的赞颂不渝的爱情。他让读者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又进一步在矛盾中深化它。倘若总是心怀广大天下,他便更能在长恨歌中感到私情的隽永。倘若总是沉溺一己之心,他便更能在长恨歌中感到共情的广厚。联系存在于万物之间,或许只有这样兼顾考虑,才更能体会他人的悲喜,更有无数人的不易。

  长恨一曲天动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